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479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科目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单项选择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科目 水利工程造价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 )。A1200m3 B2200m3 C2000m3 D3200m32南水北调工程最新建设目标:南水北调( )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水。A中线一期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C东线一期工程 D东线、西线和中线一期工程3当前,我国水利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 )。A洪涝及台风灾害 B水工程老化病危C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 D水资源短缺及优化配置419581976年是我国历史上概预算管理制度的( )。A建立时期 B恢复重建时期 C削弱时期 D改革与

2、发展时期51992年以来,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它的主要特点是(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逐步建立B计价依据统一化 C管理手段信息化 D完全与国际接轨6对工程造价的前期预控主要在( )通过控制工程规模、范围、标准等方法进行。A项目建议书阶段 B可行性研究阶段C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 D施工阶段7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管理 B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C工程造价编制依据的制定 D工程造价的编制与审查8工程造价两种含义的主要区别是( )。A第一种含义属于价格管理范畴,第二种含义属于投资管理范畴B第一种含义对于投资者是追求投资决策

3、的正确性,第二种含义对于承包商是追求较高的工程造价C第一种含义是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第二种含义是”购买”项目付出的价格D第一种含义通常任定为工程工程发包价格,第二种含义是工程投资费用9总投资与总造价的关系是( )。A总投资总造价 B总投资总造价C总投资总造价 D总投资总造价10承发包工程的承发包价格,即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的( ),它包括生产成本、利润和税金三个部分。A合同价 B投标价 C标底价 D工程预算价11建设工程造价中不含( )。A土地使用费 B设备保管费 C生产性流通费用 D贷款利息12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中,各个步骤( )。A次序可以颠倒,但不能进

4、行交叉 B次序不能颠倒,但可以进行合理交叉C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进行交叉 D次序可以颠倒,同时也可以进行合理交叉13在国内建设程序中,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建设方案的阶段是( )。A项目建议书阶段 B可行性研究阶段C初步设计阶段 D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阶段14总投资在2亿元以下的中央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 )。A经国家计委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 B报行业归口主管部门审批C报国家计委审批 D报国家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审批15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属于( )阶段的工作。A项目建议书阶段 B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C建设准备阶段 D建设实施阶段1

5、6建设项目实际造价是( )。A承包合同价 B竣工决算价 C总承包价 D竣工结算价17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需分别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及竣工决算等,这体现了工程造价的( )计价特征。A复杂性 B多次性 C组合性 D多样性18( )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工程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A建设规模 B环境影响评价 C投资估算 D项目经济评价19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总投资估算的( )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需要变更时,要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A10% B15% C20% D25% 20项目开工时间是指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任何一项( )第一次破土、正式打桩的时间。A建

6、设征地 B三通一平 C土方工程 D永久性工程 21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 )个阶段。A3 B4 C5 D6 22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产生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23以下关于全生命周期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侧重于从工程项目开始到项目实施结束这一全过程B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侧重于从工程评价、设计、实施、使用与维护各个阶段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C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时间跨度和指导思想上的不同D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没有区别24下列关于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7、工程项目的造价B要缩短工期将减少贷款利息的支出,将降低工程造价C工程建设中延长工期会使建设项目间接费用增加,投资效益差D工程项目的功能越多,规模越大,效益越好251881年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RICS)成立,它标志着( )的正式诞生。A工程经济专业 B技术经济专业 C工程造价管理专业 D工程管理专业26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手段是( )。A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B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控制C以施工阶段为重点进行控制 D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27建筑产品价值构成的变化取决于( )。A价值生产和价值实现两个过程 B价格构成的变化C供求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D成本的变化28商品的价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

8、。其中:C物质消耗支出;V劳动报酬(工资)支出;m盈利。AC+V BV+m CC+V+m DV29建筑产品的价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A建筑产品=社会平均成本+税金+利润 B建筑产品=直接成本+税金+利润C建筑产品=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D建筑产品=社会平均成本+利润30建筑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由( )表示。其中:C物质消耗支出;V劳动报酬(工资)支出;m盈利。AC BC+V CC+V+m DV+m 31企业对商品定价的基本依据是( )。A正常成本 B非正常成本C个别成本 D社会平均成本32下列关于成本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成本是价格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 B成本是价格最低的经济界限C成本的变动在

9、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 D价格形成中的成本包括正常成本和非正常成本3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是( )。A现场经费 B施工企业管理费C青苗补偿费 D税金34建筑产品的差价形式主要有( )。A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 B地区差价、质量差价、工期差价C购销差价、季节差价、地区差价 D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35绝大多数情况下,工期提前或推迟引起建筑产品成本的变化是( )。A工期提前或推迟都会增加成本 B工期提前会减少成本,工期推迟会增加成本C工期提前或推迟都会减少成本 D工期提前会增加成本,工期推迟会减少成本36建筑产品的利润总额等于( )。A法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法

10、定利润+经营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C经营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D法定利润+经营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税金37在经济萧条阶段,由于投资需求的变动对建筑市场供求均衡的影响,会使建筑产品的均衡价格( )。A向较高水平方向变动 B向较低水平方向变动C不变 D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8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需要量,则商品的价格就会( )。A提高 B降低C不发生变化 D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39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 )。A定额管理实现量价分离 B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系统C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建立工程造价的监督和检查制度40建筑市场的区域性体现在( )。A建筑产品

11、的规模越小、技术越简单,建筑市场的区域性就越弱B建筑产品的规模越大、技术越简单,建筑市场的区域性就越强C建筑产品的规模越小、技术越复杂,建筑市场的区域性就越强D建筑产品的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建筑市场的区域性就越弱41我国建筑产品供求关系的特点为( )。A供给弹性很大、需求弹性很小,供给决定需求B供给弹性很小、需求弹性很大,需求决定供给C供给弹性很小、需求弹性很大,供给决定需求D供给弹性很大、需求弹性很小,需求决定供给42经济学的需求规律反映了价格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关系 D无法确定43经济学的供给规律反映了价格水平与供给量之间的(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12、 C无关系 D无法确定44边际成本(MC)用公式表示为( )。A边际成本=总成本增值/产量增值B边际成本=总成本/产量 C边际成本=固定成本/产量D边际成本=可变成本/产量4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当平均成本(AC)达到最小时,边际成本(MC)与平均成本(AC)的关系为( )。AMCAC BMCAC CMCAC DMCAC46边际收益(MR)用公式表示为( )。A边际收益=固定收益/产量 B边际收益=总收益/产量 C边际收益=总收益增值/产量增值 D边际收益=可变收益/产量47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其中:MC边际成本;MR边际收益。AMCMR BMCMR CMCMR DMCMR48实施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 )。A提高了工程成本,但保证了工程质量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