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471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流感预防与控制(新)(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季流行性感冒 的预防与控制,纬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占朝,背景:,流感是春季最常见的传染病,曾经在国内、外引起过多次大的流行,近期本地区正在流行 南方都市报2012-3-11 A16版报道 广州9所学校暴发流感 羊城晚报2012-3-17 A3版报道 流感肆虐 病人迫爆医院(有全家老小12人同时中招) 羊城晚报2012-3-25 头版 广州乙型流感高发,医院病人爆棚 南方都市报2012-3-27 广州读本 流感来势汹汹 流感病例占门诊比例超警戒线,妇儿中心一度一号难求 今春天气反常,阴雨连绵,回南天时间长,讲座目的:,进一步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基本知识 正确预防和治疗流感 流感流行时 立即采取的

2、防控措施,一、概述,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丙类。特殊类型流列入乙类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 呼吸道症状较轻,年老、体弱、婴幼儿易并发肺炎。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发病率在诸多传染病中高居首位。,二、流感相关的名词:,上感 伤风 感冒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猪流感 马流感 甲型H1N1流感 春季流感与夏季流感,三、感冒与流感的区别,四、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 人流感病毒

3、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流感病毒,又称A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又称

4、B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又称C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质蛋白,类脂双层膜,核蛋白壳,甲型流感病毒结构,在核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流感病毒还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分为不同的亚型。 H有16种亚型,编号为1-16 N有9种亚型,编号为1-9 以HnNn表示,如H1N1、H3N2 等,后者是近段广州地区最为常见的类型,病毒立体与剖面模型,病毒电镜下形态,流感病毒的抵抗力,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灭活。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70以下或冻干后能长期存活。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乳酸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五、流行过程

5、,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见于有部分免疫的人群 学龄儿童是使流感流行范围扩大的主要传染源 动物传染源 动物流感与人类流感关系密切 猪可能是人流感病毒的一个贮存宿主,亦可能 成为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重组的场所,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而传播,人群易感性,人普遍易感,男女之间易感性没有差别 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 温度和湿度 自然灾害 社会因素 人口密度 居住环境,六、流感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1.典型流感

6、:急起畏寒高热,乏力,头痛,身痛,咽部干痛,可有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可见充血,肺部可闻干罗音。发热34日后热退,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 2.轻型流感:症状轻,病程23日。,3. 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幼体弱者。典型流感12日后病情加重、剧咳、吐粘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竭。双肺满布湿罗音,线检查双肺散在絮状或结节状阴影。 4. 胃肠型和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以腹泻、呕吐为特征。中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压下降,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流感亦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老幼体弱者易并发细菌性感染。,流感的并发症,支气管炎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好发

7、于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60岁以上老年人 肺炎 原发病毒性肺炎:好发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老人和孕妇,是流感的主要死因 继发细菌性肺炎:好发于老年人及慢性心肺疾病患者 其它并发症 急性肌炎、心肌炎、心包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Reye氏综合征,七、流感治疗,流感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的药物和方法。 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较重的病人,或剧烈咳嗽者均可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对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可酌情予以抗生素治疗。病人高热时,切忌捂得太紧,以防体温继续上升引起惊厥。,1、对症处理主要用解热镇痛剂与支持疗法,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可及时使用适宜抗菌药物。 2、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能阻断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

8、制;甲基金刚烷胺和螺旋金刚烷胺抗病毒作用较强,在治疗观察中有缩短热程的效果;奥司他韦为新一代高效抗病毒类药,亦可选用。,目前烷胺类药物在普通季节性流感中的耐药比例相当高,几乎100%耐药,,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分两类,包括奥司他韦(Oseltamivir,商品名达菲)、扎那米韦(Zanamivir)以及帕那米韦(peramivir),但在我国上市的只有奥司他韦。,包括金刚烷胺 和金刚乙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M2蛋白的烷胺类,3、中药治疗风热型治则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急性发病期间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多开窗通气、多饮水;饮食易清淡流食或半流食;高热宜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特别是婴幼儿、孕产妇

9、、年老体弱多病者,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八、流感预防,1、提高自身免疫力,坚持体育锻炼; 保持充足的睡眠; 不能让自己疲劳过度,注意休息; 保持轻松的心情; 保持室内相应温度(20.C左右)和湿度(70%)。,2、合理搭配饮食,饮食要营养充足; 适当补充维生素C; 多饮绿茶(含有Catechin儿茶素,有助于抵抗流感病毒)。,3、减少传染机会,在流感高发季节及当地有流感暴发疫情时,避免去人多地方;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流通,必要时可适当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如家中有流感病人应注意经常洗手,避免相互传染。,七步洗手法,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

10、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4、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人体内维持一年以上,但因为流感病毒不停地发生变异,所以流感疫苗需要年

11、年接种。,全病毒疫苗含完整、灭活病毒颗粒,裂解疫苗含高度纯化的裂解颗粒,亚单位疫苗只含纯化的HA、NA抗原,灭活疫苗,应该接种疫苗的两类人群,一类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者以及青少年学生。 另一类是重要工作岗位的人,包括医护人员、教师、服务业工作者、交警、记者、综合写字楼办公人员和导游。,流感防治中的“五忌”和“二宜”,“五忌”,一忌多吃“荤”,以清淡饮食为主; 二忌劳累; 三忌烟酒; 四忌洗澡,以免再次受寒; 五忌乱服药。,“二宜”,一宜多喝开水。 补充足量的水分能稀释血液中的毒素,减轻感冒的症状,缩短病程; 二宜好好休息。 减少消耗,保持体力,才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九、特殊类型流感,

12、甲型H1N1流感 人感染高致性病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早期被称为猪流感。 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较难传染给人,但近几年禽流感特别是H5N1亚型禽流感传染给人的情况屡有

13、发生,感染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值得关注。人群的发病与人和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流行的病毒亚型及其变异情况相关。,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凿证据。,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十、校内流感流行时的控制措施,1、隔离治疗病人 对病人采取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至热退后2天。 2、加强晨检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报告并送医院检查治疗。 3、加强消毒措施 流行期间加强教室通风,对所有教室空气、课桌椅等进行消毒。,4、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对在校学生开展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5、流行期间,禁止学校举行集会等人员聚集性活动。 6、疫情发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处理 7、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注意保密。,特别提示:,最好的消毒形式是通风 最好的防控方式是隔离,请记住身体好 才能学习好 工作好! 近段时期气候变化无常 请大家注意身体,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