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468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二)苏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磐石( qng ) 鞭笞(ch) 虚无飘渺 无计于事B 陷阱(jng)) 国粹(cu) 礼上往来 残羹冷灸 C 愧怍(zu) 泥塑(s ) 销声匿迹 一蹴而就D 桎梏(go) 炫耀( xun ) 昙花一现 振耳欲聋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2012“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 ,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

2、之谈 ,相信明天会更好。A不翼而飞 土崩瓦解 置之度外 B不胫而走 不攻自破 置之度外C不翼而飞 不攻自破 置之不理 D不胫而走 土崩瓦解 置之不理3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对“天然湖的特点”作简要的介绍。(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32个字)(5分)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

3、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句子。(4分)这幅漫画形象地启示人们: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范景仁墓志铭苏 轼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

4、,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

5、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元祐三年十二月薨,享年八十一。(选自苏东坡全集卷六十一,有删节)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恬于进

6、取 恬:淡泊B. 章累上,不报 报:上报C. 落翰林学士 落:免除 D. 或劝公称疾杜门 杜:关闭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 (3分) 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死生祸福,天也A. B. C. D.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B. 范镇看问题客观公允。他认为宰相陈执中学识不高,不堪重任

7、;却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弹劾陈执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C. 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紧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因此获罪,以至于须发都白了。D. 范镇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书无效后,无奈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读书自娱,饮酒取乐,有人劝其谨慎行事,他却坦然处之。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独引大体,略细故。(3分) (2)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4分) (3)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 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

8、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1)“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2分) (2)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李白蜀道难)(2)_ 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3)东船西舫悄无言_。(白居易琵琶行)(4)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汩余若将不及兮,_。(屈原离骚)(6)_,

9、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7)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8)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水之经典肖复兴(1)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2)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语,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

10、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予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3)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家园的生命。(4)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5)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类的多变纷纭的世界,一辈子只当了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6)去年秋天,我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黄尘翻滚,刀光剑影,

11、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7)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8)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

12、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特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木、水藻水绵,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9)九寨沟的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10)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11)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和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12)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选择水,水也选择我们。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擞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