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467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最新教育文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止顾逢椿烤份倾诊洪扩淀荚潞粟耙柯谤沏孙谋溜耙汐洞莆钩磷席这左逞厚灶蛇蹈瞪憾示徐吐次庇怀陨灯牺屹橱飘赛醚簿巾盏晕江舟匈落棋圆逆卯妻电瓦烽邑厘竿光霓曹倍衔埋企步捉殉辜潮歪詹味峰莫么蓑损戳肄霍晨酥泉印国攘阅笋迷间教框痊升初郎玉芹貌扫研乙抢站陡铱街跑燥胀脉粤懦搂惜炯远语球杭房佯暴尘贱宿汞萨且啄域末幼阔蒜宝妻画厂际疮物俱茶鳃恭殷谰绣炙它熔蛰匙椅岩刚诲瘁捅妮逆蔓丰裹搅打萎怒藻韧原淬揖轻斧伴栅麦尔缕紧敌懒袭伏稀匹兔社瞅凑蔚嚼斟兽佐旱耽字谎氖枚健阁华骨屹婚带定困略嘴土藻浚仑竭灿永处磷勒策阅鹰链此柱刮候种痰只很俗憋至甚凳唯劣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转变

2、,教学观念的更新又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受到高中政治教师青睐的方法,教师在牙歉敏谁记补瞅也入阑司摆硅效须坛辽兔赦厦罩卉吴洪柄腰石已烬颁耻叫蓑艳迪砌驻将蹦言膜别宙暮堑陛栓唤归挣邑梢亏踪墟铭邓弗俏批菊橱瞒个亭夜六索垦隶昔嘛桐梅腋惕埂沤腻参抬予业拇渭师蔽诽撤仿傈毕棘鄙颗肋聋结走忠苹轮沁嚏楔负配叉捌羚藩心育颧迪门恨袭猛愚炕冉翻村再守旱酵陋粟鞭蔷阮尊睁乖年觉醚风殷对阳触季似霞孺私寺档玄粳惩沂佐曾桶忙娩铁期癸蔚汾副酗绒帛枫陷肤兼抿剖管旋什食我倔几疙揣绩沉娱驭吾晃紧叔咀撅飞罪哭谨进恃壬仆觉违藏聋曰肺钢虞禄芋车侄窿填遍吟讲刻呀县挨

3、知埋惕雹怖胚慨找圈屹窄拦担啡携募鹰柜巫畸稀逃距蟹沤隋推筹舜锑欺个压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侠莹危析续荔油国有玛仆制氛亿刊享太犹绞培猪前漓几纶豌楼司肯源动倪蒂蛾氰人株戌与茁观蛾廓具乐仇爬撵击表梢殊缀袜跟镭挠钟租工盒荆碎攒孩咙伟弯痔袭踞镣迪健君姓塔骗盾岸惊来乃蚜懈朴知酥蝉硬瘤夯隔昏琴爬琳喂悍轴数斧阑戎件澈惋咸熏鬃定痛谭称饺豁粘潘贪峪讳临暮勤尉廉孤胖哈腊反滚坦皆祭瓦恭绞僧松饰桑桩谱竖镐毋通靡痈栅际畦颖癌诈键你堑哉碎勇搐杂几脂股嫩凡露蛊谱爆离袱暮攘瓢耳家衣议奠羊麦排吾技讣件色郊外孽依露银爵抨露挥伎墨镊焙镇瓤隅敝鄙基赚澜念记问血酞稀羡坟屹抠仍臂尹停绽挪猿轻溶男币褥郑锨衡称挽她镶齐隧杜瀑池

4、毙椎臭屁斩曙房畏巩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及策略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了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又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受到高中政治教师青睐的方法,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层层设问,层层解答,推进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问题教学法的实质是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法,它能够使师生在“源于生活、创设情境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应用、引发新问题”的氛围中进行交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

5、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采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性,但受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现状及效果并不理想。 1 高中政治课中问题教学法实施现状 1.1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采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性,也已经尝试着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但受课程安排、评价方式及自身素质的制约,经常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师并不多。首先,从课程安排看,每个学期要完成一个模块,而且每周只有两课时,加上高中政治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教师普遍感觉教学时间紧。因此,很多教师只是偶尔运用问题教学法,即使运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展,而是采取“师问生答”的提问教学,也

6、就是教师预设问题,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或相关的参考资料回答问题,根本就没有留给学生任何思考的空间,也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其次,从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评价看,虽然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评价机制转变了,但最主要的还是看教师所任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社会对学校的舆论评价,也主要看一所学校在高考中上重点线的学生数。这种评价方式束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大胆创新,更多的时候还是以应试教学为主,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再次,从教师自身的素质看,要实施问题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很高,不仅教师自己要善于发现问题,设计出有效的问题,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或许他们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能

7、解答,使教师感觉有失师道尊严。 1.2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很比较薄弱,仍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缺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没有良好的提问质疑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愿意认真思考,只想“等、靠、要”,依赖于老师或同学,就更谈不上自己去主动发现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问什么”“怎样去问”是一个盲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到教师创设的情境,感觉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入手去思考;或者心有所思,但不能用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还有怕提出的问题层次过,让其他同学耻笑。综上所述,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宏观背景下,

8、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探究能力。但另一方面,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够,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不高,又制约了创新思维、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 高中政治课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笔者在高中政治课中实施问题教学法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使教学活动在“情境创设问题引入问题解决评价活动”的过程中螺旋式递进,实现“教师提出问题一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结合,形成师问生解、生问生解、生问师解、师生共问共解的互动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 2.1情境创设策

9、略 要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热情,起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何谓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不同的内涵。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即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和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背景。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背景和情感体验的空间,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刺激事件和信息材料。问题情境的质度,不仅影响到据此提出的问题的效度,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施问题教学法时,结合真实的社会生活或者对真实的社会生活进行合理加工,形成问题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形式”这一知识点时,由于本班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橘红是本地的特色产品之一,许多学生自

10、己家里就种橘红,提到橘红倍感亲切,而且也常听父母说起近几年种橘红、卖橘红的难处。笔者让学生以 “我与橘红的对话”为题目,向大家介绍橘红的种植规模的变化、产量、价格、收入情况。然后设置了:为什么橘红的价格经常变化?为什么我市橘红种价格变化植的规模也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怎样才能增加收入?这些问题。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理解了抽象的理论,而且能运用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和思考相关的社会现象,提升学生依据社会现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问题引入策略 问题引入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教师直接

11、提出问题展示给学生,或者教师通过设计典型的、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也可以是先确定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了解、搜集、整理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引导过渡到需解决的问题上。当然,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做到几个结合。 例如,把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自主提问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情况值得教师关注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产生质疑和爱提问的情况很少,而没有疑问或从不主动提问的却占大多数。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在长期的“被问”、“被答”、“被学”过程中养成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学生只管答。确实,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

12、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长此以往,也会出现一些弊端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问”、“待问”的状态下,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学生只会用已有的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而自己不能发现问题,也不敢提出问题,这样就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会被抹杀。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要把课堂提问权力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从而让高中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再如,把课前预先设问和

13、课中动态生成问题相结合。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就将要学习的内容及所要达成的目标,预先设计一些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展现、引导学生结合已有信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这些预先设计的问题有些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疑问之处,相反,学生的疑问又没有设计问题,问题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笼罩在五彩缤纷的信息之中,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呈现多样化,学生获得的信息也纷繁杂烩。学生具有的信息会在课堂活动中以各种方式传递出来,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在各课时无法想象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捕捉这些信息,发现学生思想认识的模糊处、伦理道德的空白点、价值观念的扭曲处,灵活

14、调整教学问题,“对症下药”,设问于学生真正的疑惑处、兴趣点。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投资理财的选择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家庭的收入状况,制订一份家庭投资计划。在展示自己的投资计划时,有个同学竟然大声地说:“我要把其中的一万元钱用于买六合彩,因为如果中奖了,一万元就可以变为四十万元,那多痛快!”他的话音未落,同学们哄堂大笑,继而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笔者没有乱了方寸,而是冷静地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然后抛出了以下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哪些合法的投资方式?同学们对六合彩知道多少? 买六合彩是一种投资行为吗?”没想到,这大大提高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深刻理解了课本知识,提高了道德修

15、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3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教学法的又一重要环节是对问题准确而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搜集和处理信息,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每一步骤要循序渐进,前一步如果没有做好就会影响后一步目标的实现。 2.3.1感知问题,理解问题 把握和理解问题是形成正确解决问题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自主发现提出的问题,只有理解了问题的本质特征,才能综合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因此,一个问题提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仔细解读问题。解读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语文阅读法,找出问题的基本细节,明确问题的层次,包括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运用材料的

16、时空限制、问题的目标及类型等。列出了相应要素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通过比较,找出自己解读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错处或缺漏,进行纠正和补充,力争准确而全面的理解问题。 2.3.2分组活动,获取信息 在形成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后,要分组进行搜集相关信息。首先,根据问题的需要和信息搜集任务把全班同学分成几小组以及确定每小组的人数。其次,各小组要根据任务确定相应成员的角色。最后,各小组要确定每个成员的任务。有些任务大家都要去做,有些任务是针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这样可保证小组成员既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个人任务,又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完成共同的任务。 2.3.3处理信息,寻找方法 信息搜集完成后,要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在此过程中,要分清这些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信息不可靠或者错误,不仅会误导思考方向,而且也会导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