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278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之基础阶段摘要: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之基础阶段: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怎样把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好。下面就来具体谈一下每门课应该如何复习。 基础阶段(4月份6月份)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怎样把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好。下面就来具体谈一下每门课应该如何复习。普通心理学建议大家将普心的复习时间抓好,因为普通心理学是全部科目的一个基础,而且占得分值最多,为100分左右。特别是对跨考生来说,通过对普心的复习实际是提供给了一种心理学是什么的概况。普心共分为几下几篇:第一篇 绪论 主要内容:(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学派;重点和难点

2、:结合实际问题区别各研究方法,区别各学派类别主要观点;(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生理机制(基本结构和机能)和脑功能学说。 重点和难点:大脑的结构和机能,脑功能学说(代表人物,观点,实验证据)。第二篇人的信息加工主要内容:按照人的感官接受外界刺激的顺序,依次为:意识和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各章重点和难点:基本概念,分类,加工过程,生理机制,基本理论和实验范例。第三篇行为调节和控制主要内容:动机;意志;情绪和情感。各章重点和难点:基本概念,分类,功能,生理机制,基本理论,影响因素。第四篇人的心理特征主要内容:能力,智力和人格各章重点和难点:基本概念,分类,组成结构,基本理论和影响因素。

3、对普心的复习可以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可先采用通读方法,快速浏览一遍,做到了解四大部分基本内容。 第二步:适当剪裁,概括出主要内容,做到掌握每一部分基本概念:各心理现象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和过程,生理机制和理论,典型实验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理解难点部分内容,特别是各心理现象的理论。 第四步:精细复习,注意区分局部概念和整体概念,区分不同的心理过程。 第五步:记住每个基本概念,理论和经典实验及它们的代表人物。学习心理学理论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第六步:结合往年和近4年统考情况,分清重点和难点。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对跨考生来说难度最大,因为一些实验范式和设备对考生来说很难接触到。其实

4、实验心理学的复习可以结合普心来进行,比如普心在讲到记忆类型中的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时,就可以结合这些方面在实心中找到相应的章节。其次一些基本的实验范式,像是心理物理测量方法等要求考生要完全弄明白。从2011年的大纲中可以看出大纲对实验心理学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就需要考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读文献,力争从真实的心理学实验中学到具体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式。教育和发展心理学这两部分其实大部分都是要求记忆性质的知识点,但千万不能小看它们,认为只要记一下背一下就行了。这部分实际上知识点琐碎,需要很强的系统性。而且因为大家都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每年的分数统计出来都会发现这部分的得分并不高。所以考生一

5、定要重视起来,不要因为它简单就掉以轻心。心理统计和测量统计部分对于理科学生并不算难,统计可以分为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描述部分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与规整,推论部分则用到方差分析与假设检验这样的概念,对于统计部分的公式一般要求都能记住,因为2010年的考研题目的最后一道大题就出现了对统计学公式的考察。心理测量部分的复习要始终抓住如何编制测验量表和怎样评价所编制的量表这两个主线进行。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之强化提高阶段强化阶段(7月份8月份)1、第二遍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保证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每章重点。由于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记忆在这门考试中的分量,因此,要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和

6、记忆。2、再次重点把握和记忆第一阶段的难点,研究一部分真题,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3、有选择地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强化复习效果。4、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购买最新的专业课辅导资料。5、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有可能的话可以联系联系导师,没有的话也不必耿耿于怀,相信自己的实力。6、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去参加辅导班,选择辅导班要注意识别,尽量选择一些专业的辅导机构。提高阶段(9月11月)1、以大纲为根本,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全理解透彻。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2、要保持充分的敏感度,带着问题意识去复习,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命题,将其拓展

7、开,整理成不同的专题。3、了解导师的最新研究动态。4、研究心理学历年真题,针对出题的特点复习。5、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报名信息。跨专业心理学全方位复习攻略之备战阶段摘要:这阶段在收集院校信息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将大致的院校选择好,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都证明最先选择的院校一般都会是最终的选择。 备战阶段(2月份3月份)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收集院校和专业信息。2月份开始应该把所有的参考书准备好,起码把每一门的主要的参考书要拿到手。现在网上购书十分方便快捷,而且参考书是陪伴你整个复习过程的,所以不建议所有的书都从图书馆借阅。这是针对重要参考书而言,至于辅助参考书则没有必要全都买,可

8、以部分的从图书馆借览。之所以强调参考书一定要拿到手,是因为笔者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参考书的选择与比较上,实际上这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所以同学们在这一阶段要把大家推荐的参考书买到手,虽然没有必要都认真看一遍,但是可以对照大纲翻一翻,对知识体系有大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俗话说“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所以这阶段在收集院校信息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将大致的院校选择好,因为大部分情况下都证明最先选择的院校一般都会是最终的选择。所以按照关键词一介绍的方法定好做自己的目标也很重要。关键词:信息收集对于考研这样的大型考试来说,信息的收集很重要,因为考研完全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不论从院校的选择、复习

9、资料的选择还是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上,都给了个人很大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带来的一个弊端就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可能会对复习造成很大的盲目性,特别是对一些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本身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就很少,如果在信息的收集和甄别方面没有做好,就会对整个的复习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1) 收集哪些信息?那么我们应该收集些什么信息呢?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报考院校情况、导师信息、历年分数线和报考人数、如何选择参考书、应该怎样利用真题和大纲等。(2) 从哪儿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其次是已经考上了的师兄师姐。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全面,但是也很混杂,所以对信息的筛选很重要。因为一般专业的大型的网站上的信

10、息还是比较值得信赖的,所以可以优先从它们那里得到需要的信息。此外,刚刚考上的师兄师姐,因为完整的经历了一遍考研过程,所以可以提供给你一些考试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会传授经验和给予你精神的鼓励。(3) 一些信息的汇总参考书的选择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孟昭兰主编, 1995。彭的普心是必看的,这本书十分经典,讲解透彻、全面,不过有些知识点没有涵盖完全,这时可以再结合别的参考书。所有科目的复习都是这样,以一本经典教材为主,辅以其他教材作为补充知识或者加深理解之用。此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心理

11、学与生活也是一本不错的书,这本书的笔触十分有趣,而且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可以在前期时间充裕的时候当做调节读物。因为是纯英文的,所以读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高英文水平。在2011年的大纲中将试卷考查内容中的普通心理学改为了心理学导论,其实对比前后变化,心理学导论是在普心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章社会心理,所以参考书必须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推荐三本教材: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 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实验心理学,孟庆茂、常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实验

12、心理学,朱滢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杨的书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适合跨专业的考生使用。孟老师的这一本偏重数理基础,如果想提升水平可以参考研读,但是初学者最好不要一开始就选择这本书,否则可能因为看不明白而打击信心。朱滢老师的书像是外国教材的编写体系,侧重于理解和发散,对一些认知的实验阐述的十分透彻。郭的书里面有许多现今实验发展的新进展。并且她的书当中对于心理物理测量的讲解十分明白。3、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儿童心理学(第二版),朱智贤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David R.Shaffer 著,邹泓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林崇德老师的书是重要的教材,但是对于幼儿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可能没有另外几本书详细,所以可以相互结合起来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忠良、 伍新春 等著。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琦、刘儒德主编。推荐使用第二本,但是两者互为补充,还是应该依照大纲来,大纲提到的知识点当做重点掌握,没有提到的可以作为理解。5、心理统计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厚粲、徐建平 编著。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敏强主编。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对于心理统计,建议以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为主,全面了解心理统计的体系架构和基本知识点,以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为辅,帮助理解前者中难以理解的符号与公式,并使用其课后练习题加强计算方面的练习。6、心理测量心理与教育测量1999年版,暨南大学出版社,戴海琦等主编。心理测量学,郑日昌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心理测量,金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对于心理测量,建议以心理与教育测量为主,充分识记与考纲对应的知识点,遇到不太明白或难以理解的地方,查阅心理测量学对应的章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