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资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165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6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矿山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矿山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矿山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矿山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资源(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龙川县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评价单位: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1 总则1.1 项目由来龙川县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区地处粤赣两省交界处的南侧,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城北69公里处,行政上隶属龙川县上坪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241,北纬24 4340。为充分挖掘龙川县的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决定在龙川县上坪镇建设规模为15万吨/年的采矿项目,矿石外售给广东韶关的选矿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及地方环境管

2、理部门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公司委托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承担该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 环境功能区划1.2.1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为偏远山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及河源市环境空气质量区划规定,项目区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1.2.2 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附近有垇下水、银矿坑水、出米石小溪、寨贝坑小溪、流田河等。银矿坑水和寨贝坑小溪与本项目无关,只是周边的地表水体。本项目废水排入垇下水溪,流经约2km后与银矿坑水溪在出米石

3、小组处汇合成出米石小溪,再流经约3km后排入流田河,因此,本项目废水直接受纳水体为垇下水溪。流田河属于东江水系上游河流,流经约26km汇入东江干流。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流田河水域功能为农业用水,保护目标为类水域,执行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而项目直接纳污水体垇下水溪和出米石小溪未进行水域功能划分,据调查,出米石小溪主要是农田用水功能,由于这些溪沟与东江干流支流流田河连通一起,为保护东江水系的水质,水质目标按类水域评价。评价区地下水水质目标为类。1.2.3 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区域现未进行声环境功能划分,但是周边有多个矿山采选厂,形成了工业、居住混杂

4、区,声环境评价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对于主干道路两侧临近区域执行4类区标准。1.3 环境敏感点环境敏感点说明见表1-1。表1-1 建设项目附近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规模影响因素方位距离保护目标垇下水小溪,2km流长废水矿区南100m类水体出米石小溪小溪,3km流长废水矿区东南2km类水体流田河小河,出米石小溪入口下游废水矿区东5km类水体出米石小组柏树下3户,19人废气、噪声、废水矿区东南350m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噪声二类区地下水类出米石小组6户,38人废气、噪声、废水矿区东南650m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噪声二类区地下水类山林废水和废渣 矿区东南矿山境界外扩1

5、000m的范围植被生态回龙村鸡栖坑农田废水矿区东1.72km农业生产注:小溪、河流的距离为自然流长,其余为相对矿山开采境界的直线距离。59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 矿区概况矿区中心坐标东径1152241,北纬24 4340。矿区境界面积约1.45km2。矿山实行分期探矿分期开采。本项目开采面积0.157km2,拐点坐标见表2-1,垂向标高为+700+950m。评价主要针对此开采范围进行。表2-1 本项目规划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序号X坐标Y坐标序号X坐标Y坐标127371203863906052736530386394602273712038639200627368

6、8038638970327367003863952072737000386389804273653038639520根据广东有色地质勘查局九四O队实验室的分析结果,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区矿石成分见表2-2。表2-2 金石嶂银多金属矿矿石成分分析(%,Ag:g/t)成分CuPbZnTfeMnAs含量0.161.090.8114.155.320.004成分SSiO2Al2O3CaOSnMgO含量8.0336.137.1825.820.020.001成分HgFPCrAg含量0.011.020.130.01165.82.1.2 矿产资源储量根据广东省龙川县金石嶂银多金属矿详查报告,矿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保

7、有的资源储量(122b+333)矿石量178.9万吨,其中122b级为116.3万吨,333级为62.6万吨。2.2 工程概况2.2.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东省龙川县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开采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广东省龙川县上坪镇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区项目规模:年采矿量15万吨占地面积:矿区面积1.45km2,本次开发利用区0.157km2项目投资:3621万元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工作制度实行一天三班制,每班8个小时,一年300个工作日。劳动定员为110人,其中采矿85人,维修及其它15人,管理人员10人。服务年限:本次开发利用区服务年限约为9.5年(不含基建期),其中地下开采7.5年,露天开采

8、2年。2.2.2 项目建设内容及产品方案拟建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含环保工程组成,详见表2-3。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采矿区、废石场、炸药库。表2-3 拟建项目工程内容工程类型工程内容说明主体工程采矿工程开拓890m、855m、820m、785m、750阶段平巷及925回风平巷,形成15万t/a的采矿能力辅助工程炸药库与矿山配套,位于矿区北面供电、电气配套设施与矿山配套,设800KVA变压器一台,保安电源发电机一台供、排水系统300m3生产高位水池,100m3生活水池机修等生产辅助设施与矿山配套,建于矿石堆场附近环保工程废气处理设施喷雾洒水系统固废处理废石堆场噪声治理水泵、风机等设备基础减震

9、、降噪废水处理设施矿坑水沉淀池60m3、300m3本项目产品主要为银多金属矿石500t/d,合计15万t/a。2.2.3 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4。表2-4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1地质1.1矿石量万吨178.9(122b)116.3(333)62.61.2金属量Agt316.65177g/tPbt18426.71.03%Znt18068.91.01%Cut4830.30.27%1.3开采储量1)矿石量万t140.242)金属量Agt249.87178.17Pbt15258.1121.088Znt14136.1921.008Cut3772.4560.26

10、92采矿2.1采矿规模万吨/年152.2开采方式V1-1、V1-3、V1-4、V1-5矿体地下开采,V1-2矿体露天开采2.3采矿方法坑内:水平分层充填法、全面法等露天:水平台阶2.2回采率%井下:95,露天:972.3采矿贫化率%井下:10,露天:102.4基建期年1.522.5矿山服务年限年9.5井下开采7.5年,露天开采2年3定员人110采矿85人,管理15人,其它10人4总投资万元36214.1其中:自筹万元36215成本元/吨58.982.3 工程分析2.3.1 生产工艺(1)开采方式本项目开采矿体为V1-1、V1-3、V1-4、V1-5和V1-2矿体,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结合矿区地

11、形地貌,V1-1、V1-3、V1-4、V1-5矿体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V1-2号矿体采取露天开采方式。由于地下开采的矿体规模大,所以先地下开采,继而对V1-2号矿体露天开采。(2)工艺流程图开采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见图2-2。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粉尘、噪声矿石矿仓运输装载凿岩爆破废石废石废石回填废石场图2-1 井下采矿原则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后期露天开采,需先进行表土剥离,再凿岩、爆破、采矿,表土剥离过程中也有粉尘、噪声和固废等污染物产生。2.3.2 水量平衡100288100消耗采矿生产用水废水处理矿坑涌水188外 排202025外 排污水处理生活用水水源消耗5图2-2 水平衡图(

12、m3/d)2.3.3 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土石方主要产生于矿山基建和矿山开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土石方平衡情况见表2-5。表2-5 项目土石方平衡数量统计表 (单位:万m3)服务期工程区挖方填方利用方(表土、矿石)弃方利用备注土建期(2009年)采矿工业区地下开采区2.40002.40运行期充井下填采空区露天开采区2.9800.38(剥离表土)2.60矿石堆放场0.350.200.15(剥离表土)0废石堆放场0000辅助设施区0.250.2500运输道路区1.481.360.12(剥离表土)0小计7.461.810.655.00生产期(2010年-2019年)采矿工业区地下开采区86.0442.7543.29(矿石)0露天开采区18.53010.65(矿石)7.88废石直接充填采空区矿石堆放场0000废石堆放场0000辅助设施区0000运输道路区0000小计104.57 42.75 53.94 7.88方案服务期合计112.03 44.56 54.5912.88弃方全部利用总体考虑,本项目生产期可不对外产生弃土,但由于废石产生与利用的不均衡性,需建设废石临时堆放场地。2.4 污染物产生排放分析2.4.1 废气本项目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来源于爆破、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