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146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论1,第一节 传染 第二节 传染病的特征,1掌握传染的概念; 传染病的特征。 2熟悉传染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 传染病的特征。,教学目标,传染病 (communicable disease),定义: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定义: 指由病原体感染 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 染性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者才称为传染病,传染病学 lemology,传染病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一个学科, 其重点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方法, 兼

2、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 促进患者康复,减低或消除传染性,控制其在人群中流行,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目的:掌握传染病的基本规律和与传染病作斗争的方法,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传染病学 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它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某些老的传染病或消灭,如:天花、人间鼠疫 新生儿破伤风等;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质 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但某些老的传染病却变得 突出,如:结核病等。 新的传染病还在不断出现,传染病历史,14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鼠疫,死亡2000万人,占欧洲人口总数的1/4; 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

3、的天花,造成1.5亿人死亡;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亚欧美三大洲流行的鼠疫,导致1000万以上的人死亡; 1918年全世界大流行的流感,使4000万人死于非命。,鼠疫流行时的惨景,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传染病,传染病现状,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WHO1980年5月28日正式宣布全球消灭天花,这是人类通过预防接种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1988年WHO提出2000年12月31日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现已推迟至2005年)。,传染病的威胁并未消除,某些老传染病已卷土重来,新发现传染病不断出现。,WHO报道: 每年世界死亡人数5200万,其中1700万死于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32.7%

4、; 在发展中国家,半数死因是由传染病导致的; 全球每小时约有1500人死于传染病,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重新出现的旧的传染病,结核病(Tuberculosis)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其他 霍乱、炭疽,全球每年200万人死于TB 全球每年700-800万人感染TB,传染病现状,根据 WHO 发布的报告,近30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发现30余种传染病,称为“新发现的传染病” 。,近20年部分新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至2003年底 全世界现有HIV感染者/AIDS患者4000万。 HIV的新感染率是16000

5、人/每天,600万人/每年, 11例/分钟。2003年新增感染者500万,约300万 死亡。HIV感染者中,约95%是在发展中国家。 全世界HIV流行率最高的国家是非洲次撒哈拉沙漠 的16个国家,其感染率达10%。 这些感染绝大多数发生在25岁以下者。 每年12月1日为 World AIDS Day,SARS 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所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2002年11月16日 发现首例病人到2003年7月,短短数月, SARS蔓延至全球六大洲32个国家或地区, 累积病例数达8437人,死亡916人。 疫情以中国大陆、香港为重,统计表明, 中国大陆病例数5327人,死亡349人。,SARS是

6、21世纪第一个 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新传染病。,禽流感 由H5N1病毒引起 2003年12月, 韩国出现高致病性 禽流感流行。 2004年1 月越南、泰国 也出现直接感染 人的情况。,必须强化对传染病的认识,认识上的误区:传染病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或认为其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不是发达国家的问题. 认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最终将彻底消灭传染病.,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方面的成就,“瘟病学说”对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及中西医结合在传染病防治中已起到并将继续起重要影响,祖国医学对传染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感染,感染(infection):旧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7、 。,感染过程中人体和病原体的斗争,致病力 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人 体,病原体,人 体,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感染过程,环境等因 素,一般来讲 隐性感染最常见, 病原携带状态次之, 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后者一旦出现易于识别,感染过程的表现(五种),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非特异性免疫(如皮肤

8、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体液的溶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免疫(被动免疫或主动免疫 )所清除。,(二)隐性感染(亦称亚临床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三)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9、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 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 不易再受感染。 有些传染病(如菌痢)感染后免疫不巩固,容 易再感染发病 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四)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 根据发生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分为: 潜伏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恢复期携带者(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 急性携带者 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内 慢性携带者 携带病原体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 携带者的共同的特点是: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五) 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

10、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潜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个传染病中都存在,病原体,病原体被清除,感染建立,隐性感染 (无症状),亚临床感染 (有症状,但轻微,难发现),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不是传染源,重要传染源,死亡,痊愈,携带者,特异性主动免疫;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人体,第二节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

11、病学特征,有感染后 免疫,特异的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共有特点,区别于其他疾病。追索病原乃现代医学潮流。,指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此为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传染期,质:外来性与地方性。 量:散发,流行,暴发, 大流行。 时间:季节性 空间:地方性,显性或隐性感染后都可产生特异性保护性免疫。,传染病的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常见症状与体征 临床类型,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四个阶段),复发(relapse)与再燃(recrudescence) 后遗症(sequela),潜伏期 (incubation period),前驱期 (prodromal period),症状明显期(pe

12、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恢复期 (convalescent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至最初症状出现,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特有症状体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至完全康复,检疫、诊断,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皮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皮疹分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丘,疱疹; 皮疹出现时间,顺序,分布,形态,退疹后改变对出疹性传染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充血,增生,临床表现为肝,睥,淋巴结肿大。,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天花,天花,猩红热,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退色,多在10个以下。图中约是15个。),瘀点、瘀斑,传染病的临床类型,依据: 临床病程长短,轻重及临床特点,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典型,非典型,一 名词解释: 1.感染 2.病原体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二 填空题: 1.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感染能否发生与 和 、 二大因素有关; 2.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中有传染性的三大形式是: 、 和 ;,3 确定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 三 问答题 1确定传染病主要根据什么来判断? 2传染性与流行性概念的区别?,The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