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131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拟设立*省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请人:*国有林场管理处*林场申报时间:二一六年三月八日 一、基本情况公园名称*省级森林公园申 请 人*国有林场管理处*林场通讯地址*满族自治县*乡*林场邮编068352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公园所属行政区域河北省*市*满族自治县公园的地理坐标、四界范围和规划面积拟设立的*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满族自治县东部,在*市*国有林场林管处*林场辖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53-1170334,北纬411537-411700,位于*林场*营林区127D、128G、186E、186F、187A林班,面积437.66公顷。划分四个功能分区。其中:核心景观区面积为18

2、6.17公顷;一般游憩区面积为128.52公顷;管理服务区面积为8.64公顷;生态保育区面积为114.33公顷。公园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凉爽,景色宜人,森林茂密,景观类型多样,景色别具一格。核心景观区位于*林场187A林班,分为次生林景区、核桃楸谷景区、涌泉寺景区、鸡冠山景区。一般游憩区位于*林场的186F林班。管理服务区位于*林场187A林班。生态保育区位于*林场127D、128G和186E林班。公园内森林覆盖率97.1%原始林面积 0公顷次生林/特灌面积425.1公顷人工林面积 0公顷公园内林地面积 437.66公顷国有林地面积 437.66公顷集体林面积 0公顷其它林地面积 0公顷二

3、、重点森林风景资源2.1.重点森林风景资源基本情况拟建森林公园内有丰富天然次生林资源,面积364.5公顷,有特灌60.6公顷,主要树种有花楸、柞树、山杏、核桃楸、油松、胡枝子、丁香、绣线菊等。天然核桃楸林有100多公顷,树龄平均50年,树体高大。阳坡面山杏块状林分布多,一到春季杏花开花季节,满山杏花绽放,景色迷人。公园内有涌泉寺遗址一处,每年都有香客来上香,在当地很有名气,寺庙处有涌泉一处,有古松2株,糖槭树一株。公园内山势险峻,山峰形态各异,各种象形石广为分布,尤其是公园入口处的鸡冠山,酷似一直公鸡站立,形态逼真。2.2重点森林风景资源评价 公园内的天然次生林有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及观赏价值。

4、在夏季,来到浩瀚的林海,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漫步其中,会令人心旷神怡,倍感舒适。在秋季,站在森林公园的主峰放眼望去,脚下满山红叶中点缀着点油松的翠绿,头上是蔚蓝的天空,伸手可触的白云,闭上双眼,感觉自己真的是处身在仙境之中。与省内同类资源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为没有工厂、矿山等企业,没有造成人为污染,对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起到了重要作用。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些重要组分如动物、微生物、昆虫等物种丰富,对于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三、资源基本条件3.1地文条件3.1.1森林公园所属山系(地貌区) 黑山山峰峭拔,林木蔚然,为西胜境”。黑山为燕山山脉北伸余脉,形成

5、于侏罗纪上统,山体西北东南走向,东西15公里,南北7公里,投影面积197平方公里,海拔一般在7001600米之间。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31年),山中建长春山涌泉寺,因此也称长春山。又因四面四瓣,中空为峡谷,像莲花瓣一样,所以还叫莲花山。古刹曾香烟缭绕,闻名于长城内外。3.1.2地质构造和地质年代 地质构造归属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东延部分,是燕山山脉的剥蚀亚中山。成山于侏罗纪上统,由花岗岩构成。山表多碎石和棕壤土。3.1.3地形地貌特征 公园属侵蚀构造地形。由于地壳上升幅度较大,水流切割较深,形成中低山地形,地势陡峭、山岭重叠、沟谷纵横。最高海拔1532米。一般高度1100-1500米,

6、相对落差400-600米(特殊地貌是耐风化的元古代地层在地壳急剧上升和侵蚀作用强烈的条件下形成的陡壁高山),岩石裸露,V型沟谷发育。 3.1.4土壤及母岩状况公园的土壤为褐土、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发育着不同类型的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山地褐土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质地疏松,土壤肥沃;阳坡多为沙壤土和粗骨土,厚度20-40厘米,土壤PH值6-8.5之间。3.1.5地文条件对开展旅游的价值或不利影响 公园所在的燕山山脉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山岭险峻,气势雄伟,连绵起伏。多年形成的森林土壤,腐殖质含量高,适宜林木及其他植物生长。森林茂密,是“天然氧吧”。为发展森林旅游事业提供有利条件。不

7、利影响主要是道路、电力通讯、景区建设等基础设施施工维护难度大,成本高,开发需要雄后的资金实力,和宣传报道力度。 3.2气候条件3.2.1森林公园所在区域气候类型 公园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3.2.2年气温变化和无霜期 公园年平均气温5.7。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回升快;夏季多雨,气候适宜;秋季风大,气温早晚温差大;冬季寒冷,一片冰天雪地,降雪量厚度最大时可达40厘米,积雪期较长,年均120天。最冷月出现在12-1月,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42.9。8-9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2.2,极端最高气温38.9。由于受山区高地的地势影响,虽然盛夏但无酷

8、暑。全年无霜期145天。 3.2.3光照条件 公园日照时数属一级区。全年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903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33.458千卡/平方厘米。 3.2.4湿度状况 公园森林覆盖率大,相对湿度在65%以上。3.2.5降水情况 公园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降雨量多分布在7-9月份。年降雨日数约60天。降雪期多分布于当年11、12月至来年的1月,年均降雪厚度15厘米。3.3水文条件 公园景区内河流经牤牛河入滦河,因上游森林茂密,涵养水分,河床常年有水,属常年河,但季节性十分明显,夏季流量增大,大雨之后为排洪河道。一山两水哺育京津两地。沟谷源头,多有山泉出露,流入河床,形成溪流及水潭景观

9、。3.4森林资源条件3.4.1森林公园所属自然区系公园属华北植物区系。树种以桦树、柞树、山榆为主。3.4.2森林植被特征 公园内主要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次生林改造更新起来的天然林为主,次生林多成片状混交。公园范围内经*林场近60年的经营造林,严抓防火,突出管护,是这一带维持较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公园范围内海拔1000-1500米,落差500余米。森林植被呈垂直分布,以天然林为主; 3.4.3公园内主要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 在公园内分布着野生植物99科,379属,751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等)。公园内特有植物花楸、坚桦、紫椴、野葡萄、五味子、核桃楸、刺五加等。山地阴坡气候较温

10、润,土层较厚,生长着茂盛的蒙古栎、白桦、山杨、椴树等阔叶林,林下有荆条、胡枝子、平榛、刺五加、红瑞木、绣线菊等灌木和藜芦草、羊胡草等草本植物。地表面常有蕨类、菌类等植物,亦有珍稀的野灵芝等。此地阳坡土壤多砾石,土层薄,多生长着山杏、灌木和杂草。植被类型以柞树、桦树为主落叶阔叶林。3.4.4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 据初步调查,公园内已知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61种,隶属于4纲22目44科121属。另外,有昆虫种类10目73科近万余种,从动物种类组成看,鸟类占绝对优势,兽类次之。共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4种,省级保护动物6种。最常见动物要数山鸡和野兔,野猪、斑羚、狍子、獾子常出没在公园内。3.5区域环境质量3

11、.5.1大气质量 公园地处亚高山地带,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由于森林茂密,形成了森林气候,空气湿润、清新。是华北地区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3.5.2地面水质量 公园内水系属牤牛河源头,水资源丰富,有大量的泉水,常年性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水中富含矿物质,四季清水常流,水质良好,清澈甘甜。森林覆盖率高,没有工业企业,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GB3838-1988)一级标准。3.5.3土壤质量 公园内土壤为壤土,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肥沃的土壤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PH值在6-8.5左右,为中性土壤。达到

12、国家土壤环境(GB15618-1995)一级标准。3.5.4负离子含量 公园负离子含量平均为0.67万个/立方厘米。3.5.5空气细菌含量 公园空气中细菌含量0.41千个/立方米。3.6社会经济条件3.6.1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条件 拟申报的*森林公园全部为国有林地。由*国有林场林管处*林场经营管理。*林场是*县内天然林较少的国有林场,为*县重点林区。林场总经营面积6.4万亩,有林地4.8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74.9%,活立木蓄积13.7万立方米。*林场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64人,其中在职职工39人,内退2人,带岗自谋职工5人,离退休职工25人。下设5个营林区,1个苗

13、圃。1984年以前林场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生产和经营,1984年以后实行企业化管理,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来源靠木材生产和苗木销售。1996年以来,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天然林禁伐、可采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林业经营陷入困境。2001年,河北省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林场成为生态公益型林场。 3.6.2所在市、县社会经济概况 *市置身于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圈,已经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生态良好,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55.8%,是京津唐重要的水源地和华北最绿的城市,被称为“华北之肺”,为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京北皇家休闲度假区、草原生态度假带和“华北最优、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示范

14、区。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河北省前列,GDP五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建国54年总和的1.6倍,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8.7%,已经成为河北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县满族自治县内有大小河流461条,其中最大的河流就是滦河,滦河流域占4579.8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为5.9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960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93万千瓦,宜开发水能藏量1.13万千瓦,属海河流域*白蓟运河水系的河流有*河,汤河、天河。属滦河流域的有滦河,牤牛河、闪电河。属燕山山区。北靠坝上草原,南邻首都北京。全县总面积8765平方公里,下辖9镇17乡,总人口

15、 39.6万。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亿元,全社会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县为河北省林业重点县。全县有林地面积5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5%,林木总蓄积665.1万立方米,为森林生态旅游观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3.6.3所在市、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市在城市建设上,进一步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特别是随着北京至*城际铁路(京沈客运专线)、旅游支线机场、“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加快实施,*将进入北京1小时、天津和港口2小时交通圈,成为密联京津、辟通港口、承北接南的咽喉要地和交通枢纽。近年来我市按照“大旅游、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