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8127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DF 页数:157 大小:1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汇智起航厦门校区(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2016年汇智起航寒假辅导资料年汇智起航寒假辅导资料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 1、实验生理学创始人、实验生理学创始人:威廉 哈维 考点考点1 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 2、法国生理学家、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贝尔纳:提出:提出内环境内环境的概念的概念 3、美国生理学家、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坎农:提出:提出稳态稳态的概念的概念 4 4. . 内环境内环境: 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既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既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 内环境,又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又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媒介。 稳态不仅指稳态不仅指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2、状态,而且泛指,而且泛指 生物化学反应,细胞、器官、系统的活动通过生物化学反应,细胞、器官、系统的活动通过 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状态。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状态。 5. 稳态: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理化性质相对恒 定定的状态。的状态。 6 6. . 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3(3种种) ) (1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 所所 实现的一种调节。实现的一种调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反射的结,反射的结 构基础是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 考点考点

3、1 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反射。 刺激性质刺激性质:非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条件刺激。 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即可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即可 完成;条件反射必需完成;条件反射必需有大脑皮层有大脑皮层参与。参与。 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变的。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变的。 非条件

4、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 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小;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小;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 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泌功能的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通过体液 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到达较远或邻近的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影响并 改变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改变其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特特点:点: 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受体蛋白是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部的接受 信息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5、,具有专一性, 能识别为它带来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配配 体体),如各种激素、神经递质和其他体液 调节因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细胞内 一些列生化反应和生理效应,实现信息的 跨膜传递和放大。 考点考点1 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 比较内分泌、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比较内分泌、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 泌、自分泌。泌、自分泌。 考点考点1 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 自分泌:有些细胞对自身分泌的激素发生反自分泌:有些细胞对自身分泌的激素发生反 应。应。 (3)(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 组织、器官不依

6、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组织、器官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 发生适应性反应。如血管平滑肌牵拉发生适应性反应。如血管平滑肌牵拉收缩。收缩。 特特点:点: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最主要、最完善的调节方式,占主导地位;是最主要、最完善的调节方式,占主导地位; 在系统发生上,体液和自身调节比神经调节更早;在系统发生上,体液和自身调节比神经调节更早; 一些内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一些内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和体液因素亦调节具有自身调节功能的组织和神经和体液因素亦调节具有自身调节功能的组织和 器官。器官。 考

7、点考点1 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 还有如心肌收缩、脑血流量调节、酶催化(底还有如心肌收缩、脑血流量调节、酶催化(底 物抑制)等。物抑制)等。 反馈是指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到控制部分,不反馈是指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到控制部分,不 断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制部分的影响,这种调控模断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制部分的影响,这种调控模 式称为式称为反馈反馈。包括。包括负反馈负反馈和和正反馈正反馈。常见的正反馈:常见的正反馈:排尿、排尿、 排便、排精、血液凝固。排便、排精、血液凝固。 7、生理机能的反馈调节、生理机能的反馈调节 考点考点1 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节稳态及生命活动的调

8、节 前馈调节前馈调节: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 的同时,还可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这就有可能的同时,还可直接通过感受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这就有可能 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负反馈调节之前即可对可能出现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负反馈调节之前即可对可能出现 的偏差发出纠正信号。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这种直接作用称的偏差发出纠正信号。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这种直接作用称 为为前馈前馈。可预先对机体产生的变化做出反应。可预先对机体产生的变化做出反应。一般需要通过反一般需要通过反 馈系统才能正常进行。馈系统才能正常进行。 负反馈调节是维

9、持稳态的重要途径,缺点是只有在外界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缺点是只有在外界 干扰使受控变量出现偏差以后负反馈调节才发生作用,所以干扰使受控变量出现偏差以后负反馈调节才发生作用,所以 具有具有滞后性滞后性。 1 1、几个概念、几个概念 应激性: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应激性: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刺激:引起生物反应的环境变化因子。刺激:引起生物反应的环境变化因子。 反应: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反应: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相对静止相对静止 显著活动显著活动 抑制抑制兴奋兴奋 活动较弱活动较弱 活动较强活动较强 兴奋:细胞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应。兴奋:细胞因刺激

10、而产生冲动的反应。 兴奋性:细胞产生冲动的能力。兴奋性:细胞产生冲动的能力。 冲动: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快速的、可传冲动: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快速的、可传 导的生物电变化。导的生物电变化。 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某些腺细胞肌细胞、某些腺细胞 (如胰岛(如胰岛B细胞)细胞)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2 2、兴奋引起的兴奋性变化、兴奋引起的兴奋性变化 哺乳动物粗大神经纤维兴奋及其之后的兴奋性变化哺乳动物粗大神经纤维兴奋及其之后的兴奋性变化 分期分期起止时间起止时间时程时程刺激阈刺激阈 (兴奋之始为第兴奋之始为第0ms0ms)()

11、(msms)(mVmV) 静息期静息期5050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0 0.5 0.50 0.5 0.5(最短最短) 钠离子通道失活钠离子通道失活 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0.5 3.5 3.0 0.5 3.5 3.0 50 50 钠离子通道部分恢复钠离子通道部分恢复 超常期超常期3.515.5 12.0 3.515.5 12.0 5050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3、电刺激的极性法则、电刺激的极性法则 断电时,阳极处兴奋;在持续通电过程中,没 有刺激强度的变化,不产生刺激效应,但兴奋 性会改变。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12、4 4、电紧张:使用直流电、电紧张:使用直流电通电或断电通电或断电刺激组织而使刺激组织而使 组织兴奋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组织兴奋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时段时段阴极下兴奋性阴极下兴奋性阳极下兴奋性阳极下兴奋性 通电过程中通电过程中增高增高降低降低 断电后短期断电后短期降低降低增高增高( (可能引起兴奋可能引起兴奋) )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5 5、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 两侧的电位差。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细胞膜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细胞膜受到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 基础上膜两侧电位所发生的快速

13、、可逆的倒转基础上膜两侧电位所发生的快速、可逆的倒转 和复原。和复原。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6 6、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相关的重要概念、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相关的重要概念 极化极化: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 为负电位的状态。为负电位的状态。 去极化去极化:极化状态减弱或消除。:极化状态减弱或消除。 反极化反极化:膜内电位变正。:膜内电位变正。 超射超射:膜电位高于:膜电位高于零电位零电位的部分的部分( (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的极极 性倒转性倒转部分)。部分)。 超极化超极化:极化程度增强。:极化程度增强。 复

14、极化复极化:由去极化状态恢复到极化状态。:由去极化状态恢复到极化状态。 7 7、动作电位的全过程: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1 1)锋电位(与兴奋有关):)锋电位(与兴奋有关):包括包括去极化、去极化、 反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复极化 (2 2)后电位(与兴奋后的恢复有关):)后电位(与兴奋后的恢复有关):包括负包括负 后电位后电位( (去极化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 )、正后电位(超级、正后电位(超级 化后电位)化后电位) 锋电位的锋电位的“全或无全或无”性质:性质: 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时程与刺激强度无关。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时程与刺激强度无关。 动作电位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恢复:动作电位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

15、的恢复: NaNa+ +- -K K+ +泵的转运活动增强泵的转运活动增强。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8 8、静息电位相当于、静息电位相当于K K+ +平衡电位的主要证据:平衡电位的主要证据: 根据物理化学理论,按细胞膜内外两侧根据物理化学理论,按细胞膜内外两侧K K+ + 浓度差计算出的电位差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浓度差计算出的电位差与静息电位实测值 相近。相近。 改变细胞膜内外两侧改变细胞膜内外两侧K K+ +浓度差使静息电位浓度差使静息电位 发生相应变化。发生相应变化。 增加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增加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

16、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减少减少 9 9、动作电位的机制、动作电位的机制 主要离子基础:主要离子基础:NaNa+ +内流、内流、K K+ +外流外流 A2: 1/3海水 B2: 1/2海水 C2: 2/3海水 (1 1)除去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除去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 2)降低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降低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去极化的速去极化的速 度和动作电位的幅度都会降低度和动作电位的幅度都会降低。 考点考点2 2 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 1010、局部电位的基本特点:、局部电位的基本特点: (1 1)等级性)等级性: : 变化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变化幅度与刺激强度相关 (2 2)总和现象)总和现象: : 电位变化可叠加电位变化可叠加 (3 3)电紧张性传布)电紧张性传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