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104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物流管理-李学工-习题答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销物流管理 参考答案第1章【参考答案】一、分析思考1.1 营销物流的涵义及特点。答:营销物流是指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达到企业营销的目标,通过产品需求调研、预测、计划、订单管理、运输、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的运作一体化,组织、实施与控制所有营销物品的高效率移动和储存,不断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与优化营销服务。特点: 营销物流的视角,贯穿于从售前、售中及售后等全过程, 营销物流不仅涵盖了销售物流、渠道物流、分销物流、营销网络物流概念,而且其立足点是基于企业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物流战略和策略。即所谓的营销物流的边界要大于上述概念,既要在产前考虑产品

2、营销的设想和思路,还要斟酌产中和产后的物流策略和方案。1.2 营销物流管理的涵义及其特点。答:营销物流管理是指营销主体以战略的高度对物流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基础上,既包括组织内在的,也包括组织以外的所有资源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配置,目的以降低营销成本,节约物流费用,并始终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全程,对物流各要素进行高效率和高效益地组织、计划、实施及控制的过程。特点:属于企业物流的范畴;配送是营销物流管理的一个重点;具有功能完备的集配仓库(配送中心);具有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网络;具有特殊作业功能;具有现代技术装备。1.3 试析营销物流与销售物流、渠道物流、分销物流等概念的异同。答:销售物流的立足点是基于

3、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配合销售活动而进行的专项物流活动,它与企业的采购供应物流和生产制造物流等具有同等地位,并作为企业物流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外延和分销物流相近,而分销物流则是企业产品需要寻求若干个中间商或分销商协助其实现销售任务和目标,配合分销任务所开展的物流活动。渠道物流和营销网络物流则是企业营销管理中,设计的产品营销渠道和网络体系中,需要物流的支持,以确保对客户的及时、准确、快捷的供货,以及对消费者营销服务的支持。营销物流的视角,贯穿于从售前、售中及售后等全过程, 营销物流不仅涵盖了销售物流、渠道物流、分销物流、营销网络物流概念,而且其立足点是基于企业产品生产出来之前,就已经考虑选

4、择什么样的物流战略和策略。即所谓的营销物流的边界要大于上述概念,既要在产前考虑产品营销的设想和思路,还要斟酌产中和产后的物流策略和方案。1.4 营销物流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 营销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订单处理、制订渠道配送计划,进行产品运输、流通加工和包装、配送及终端客户管理等环节,最后并进行运送以及信息反馈等1.5 营销物流的要素及服务能力。答:营销物流服务由订货周期、可靠性、信息渠道、方便性等要素构成;客户服务能力是指营销物流服务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客户服务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1.6 营销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可得性

5、、作业绩效和可靠性等方面;(1)可得性是指当客户需要产品时,营销物流系统拥有的存货能否不断地满足其需要。可得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最基本的方法是按照预期的客户订货进行生产或存货储备。可得性一般又由缺货频率、供应比率、订货完成率等三个绩效指标来加以衡量。(2)作业绩效表现为企业营销物流从客户订货到产品交付使用的全部运作过程。作业一般通过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恢复能力等来衡量所期望的完成周期。(3)时效性是指能否迅速提供有关物流作业和客户订货状况的精确信息。企业营销物流有无提供精确信息的能力是客户衡量其服务能力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另外,客户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持续改善。理想的营销物流

6、服务水平要求达到:适当的质量;适当的数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价格;适当的物流方式等。二、填空题1.商流 物流2.运输 仓储 存货管理 接受和运送3.物的流通三、判断题1.错 营销物流就是中观物流,而销售物流则是企业的微观物流。2.对3.错 客户服务能力是指营销物流服务水平的基本标准。四、选择题1 C 2 B 3 A 案例思考1.是IT技术,是网络技术;戴尔公司每年生产出的数百万台个人计算机都是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组装的。并将企业家、网络技术专家和企业软件完美的汇集在一起。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硬件和软件。每台微机都按订货生产,从打电话到装上车只须36小时。订货源源不断地转到

7、戴尔公司的三家生产厂之一。但是,在这些工厂是见不到库存的。戴尔要求上游的供应商所提供的配件必须在1小时之内送到。正是戴尔公司通过对产品需求调研、预测、计划、订单管理、运输、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的运作一体化,才得以大规模定制化得以流程优化并最终实现营销物品的高效率移动和储存。2.应当通过对产品需求调研、预测、计划、订单管理、运输、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的运作一体化,实现订单管理及处理、库存控制、需求预测、客户服务、文件票据流转管理、包装、退货处理、仓库配送中心管理、销售生产计划及采购、零部件服务支持等10个方面,加快企业采购供应物流、生产制造物流

8、及销售分销物流的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强化企业营销管理活动中物流功能的作用,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的供应链条化。通过集中储存加工降低物流的库存和流通加工成本,在最近的需求供应点进行采购和销售,降低运输和配送成本,在网上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和订单处理成本,并借助于网络资源提供虚拟服务,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第2章【参考答案】一、分析思考2.1现代物流管理哲学的涵义。答:物流管理哲学是指物流管理主体对其物流活动及其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可以理解为有关物流管理的一种观念、一种态度和看法、或是一种理念。从现代物流的演变发展来看,在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同环境下,都是需要在特定的指导思想或理念的引导下进行。确定正确

9、的物流管理哲学,对物流管理的行业或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2.2现代物流管理观念经历了那几个阶段?答:现代物流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企业管理后勤观、工商管理的分拨观念、物流管理的系统观念及物流管理的一体化观念等四个阶段。前两个观念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企业自身管理的效率与效益为导向的观念;后两个观念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兼顾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崇尚的是以行业、产业价值链的谋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观念,因而它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应为导向的观念。2.3现在物流管理哲学演进的主要趋势。答:(1 )精益物流理念(2)六西格玛物流理念(3)柔性化物流理念(4)绿

10、色物流理念(5)虚拟物流理念(6)全球化物流理念2.4营销物流管理哲学的涵义。答:营销物流管理哲学是指营销物流管理主体对其营销物流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简言之,营销物流管理就是营销主体在其营销实践及管理的围绕服务于营销而展开的物流活动所持有的基本观念体系,可以理解为营销物流管理的一种观念、态度和看法、或是一种理念,甚至可以称之为营销物流观。2.5营销物流管理哲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种观念?答:(1)营销物流的服务观念(2)物流的价值和利润观念(3)营销物流的系统化观念二、填空题1物流系统2. 企业管理后勤观 工商管理的分拨观念3. 虚拟物流4. 缩短物流时间三、判断题1 错 现在人们通常所

11、说的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广义的物流管理。2 错 这是指一体化物流。3 对 四、选择题1 B 2 D 3 D 【案例思考答案】1.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通过变革与优化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如包装材料采用可降解材料;托盘的标准化使其重复使用率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完善大大降低了托盘和包装箱的使用;废旧商品的循环流通和废弃物的处

12、理、处置、运输、管理的逆向物流均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选择绿色运输,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提倡绿色包装,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开发和应用,还要符合4R 要求,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欧洲物流 “绿色变革”属于典型的绿色物流,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六大

13、趋势:精益物流理念、六西格玛物流理念、柔性化物流理念、绿色物流理念、虚拟物流理念、全球化物流理念。第3章【参考答案】一、分析思考3.1 营销物流环境的涵义。营销物流环境是与企业营销物流活动有关的各种内外界条件和因素的综合。一般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3.2 营销物流宏观环境的组成要素。企业的营销物流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人口因素;(2)经济因素;(3)政治法律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5)科学技术因素;(6)自然地理因素。3.3 营销物流微观环境的组成要素。营销物流微观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1)供应商;(2)营销渠道中间商;(3)竞争者;(4)客户;(5)社会公众。3.4

14、消费者购买行为对营销物流活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消费购买行为对营销物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消费者购买行为对营销物流职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营销物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职能的决策方面的影响。第二,消费者购买行为对营销物流模式也产生重要的影响。3.5 营销物流战略的分析过程。营销物流环境分析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了环境因素调查、评价和预测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是对营销环境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第一,环境因素调查。调查了解营销物流活动的宏观、微观环境各个因素的过去与现在的状况,以便掌握物流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第一手资料。第二,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对所收集的有关

15、环境因素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判断哪些因素对物流营销具有影响力及其作用的程度,因势利导,把握市场机会。第三,环境因素预测。环境因素预测是对营销物流方案实施期间,营销环境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做出估计,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寻求可靠的主要依据。二、填空题1竞争者 社会公众2 宏观环境 微观环境3 销售物流合理化4营销物流合理化 企业物流一体化三、判断题1错 营销物流微观环境包括企业本身、供应商、营销中间商、客户、竞争者、社会公众。2对3对四、选择题1 A 2 B 3 D 【案例思考答案】1.在供应链众多节点上的相关企业中,核心企业角色的担当者逐渐从上游节点向下游市场端转移,试分析此变化的原因。通过对市场发展规律的研究我们知道,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供求双方的主导地位均已从卖方转移到买方。满足市场即终端客户的需求是企业运营成功的核心所在,而在供应链的众多节点中,越接近下游市场端的企业越能了解市场需求,并及时与客户沟通信息,有利于企业掌控市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这一优势更为突出,因而核心企业角色的担当者逐渐从上游供应和制造节点企业向下游接近市场端的企业转移已成为必然。下游企业逐渐成为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利益分配者,在供应链中担当核心企业的角色。2.依据案例内容,试分析营销物流管理技术创新对企业与顾客产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