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6804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许家院通风设计(正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许家院煤矿位于昭通市的东北 60km,彝良县城以南 15km,行政区划属彝良县彝河镇。扩大后的矿区范围西起煤层露头;东至彝安煤矿探矿区;北自小发路矿区东部北段详查区;南迄 1、14 号拐点的连线,南北平均长 3.15km,东西平均宽 2.68km,面积约 7.67km2。二、地形地貌许家院煤矿位于云南省东部,乌蒙山东段,属构造侵蚀高中山地形地貌,中等切割区,地形较为陡峭。主要山脉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地势为南、西部高,北、东部低,区内沟谷纵横交错,矿区范围内最高标高为+1934m ,最低标高为+950m,相对高差 984m,坡降大于 20%。区内

2、地层主要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碎屑岩在地形上常形成平台,煤系地层出露区域地形较宽缓;灰岩、白云岩常形成悬崖峭壁,山势险峻。区内植被较少,多为荒山。三、水文气象矿区地表水体为洛泽河及其支流,洛泽河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草海,为金沙江一级支流,从南向北流经矿区东部,河床平均宽 60 米,枯水期流量 1000025000L/s;年平均流量约 60000L/s,偶测值 130000 2L/s(2002.3.20.),下游经彝良、盐津、水富注入金沙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区内小水沟为季节性水沟,雨季有少量流水,流量0.21.2L/s,旱季几近干枯。矿区地表水体为洛泽河及其支流,洛泽河发源于贵州省威

3、宁县境内草海,为金沙江一级支流,从南向北流经矿区东部,河床平均宽 60 米,枯水期流量 1000025000L/s;年平均流量约 60000L/s,偶测值 130000 L/s(2002.3.20.),下游经彝良、盐津、水富注入金沙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区内小水沟为季节性水沟,雨季有少量流水,流量0.21.2L/s,旱季几近干枯。四、地震简况矿区处于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地区,属云南省多震区,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曾发生多次大规模地震。自西汉成帝火平三年(公元前 26年)起,境内发生地震 124 次。自清咸丰四年(1825 年)起,已发生破坏性地震 22 次,其中 6 级以上地震 6 次,彝良

4、及邻县共发生 3.57.1级地震 14 次。仅在 19741979 年就发生 3.25.0 级地震 8 次。近年,彝良县构造活动性较弱。在今后的生产建设中应充分重视,采取有效的防震措施。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属 7 度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 年 2 月 2 日颁发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彝良县为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区,地震加速度为 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3五、现有矿井及小窑生产情况区内开采历史悠久,老窑和小井甚多。我矿于 1988年开始建设,1999年投产,2000 年通过专顶整治。2005 年 9月

5、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1320m680m,设计生产能力为 3万吨/年,开采 C5、 C3煤层。矿井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抽出式机械通风。壁式工作面布局、炮采落煤工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输,机车运出井口。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一)地层1、区域地层区域内由新至老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Q )、古生界二叠系(P)、石炭系(C)以及泥盆系(D)地层,见表 区域地层表 。区域地层表地层系统界 系 统 组 代号 岩性主要特征 地层分布地层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Q冲积、洪积、坡积层。砾石、砂土、粘土、岩块。全 区 零 星 分 布 。 0148茅口组 P1m浅深灰色石灰岩、生物灰

6、岩。含燧石结核及海相动物化石。111640栖霞组 P1q灰灰黑色石灰岩。含珊瑚、腕足类、筳类化石。76430古生二叠系下统梁山组 P1l 灰绿、灰黑色砂页岩、分布于刘家坪子矿区中东部、赵家湾的西、中部21004炭质泥岩、铝土岩夹煤层或煤线。中统 威宁组 C2w灰白、灰色石灰岩、鲕状灰岩。含小纺缍虫化石。086摆佐组 C1b 灰白色灰岩,白云岩。 162270上司组 C1s浅灰色石灰岩局部相变为白云岩、含白色燧石结核及珊瑚等化石。126307120万寿山组 C1w黑色页岩夹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含植物化石碎片及鳞木化石。100140石炭系下统岩关组 C1y 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及白云岩

7、。分布于刘家坪子矿区西部,赵家湾的东部3440界泥盆系上统 D3深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白云岩。含海相动物化石。分布于刘家坪子矿区西部洛泽河傍侧,赵家湾的南部。03002、矿区地层本区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新生界第四系(Q);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 1q)、梁山组(P 1l);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 2wn)、石炭系下统摆佐组(C 1b)、上司组(C 1sh)、旧司组(C 1js)、万寿山组(C 1w)、岩关组(C 1y)及泥盆系上统(D 3)。(一)第四系(Q)由残积、坡积、崩积物、冲积物构成。1、残积层:发育于高山平台上或岩溶漏斗中,多为红土或黄土、耕植土,一般厚度 35m。52、坡积、崩积物:分

8、布于高山与沟谷之间的缓坡地带,由大小不等的岩块和砂土组成,厚度变化大,西部外围发路联营煤矿控制的最大厚度 176 m,一般厚 1050m。3、冲积、洪积物:分布于洛泽河沿岸及其支流的两岸或入口处,由大小形态不一的砾石、岩块及砂土组成。面积相对较小,厚 230m。(二)二叠系下统(P 1)1、栖霞组(P 1q)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本区出露不全。由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组成。岩性为深灰色、浅灰、灰白色中厚厚层状隐晶细晶质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少量钙质白云岩组成。局部具虎斑状及刀坎状构造,产珊瑚、蜓类、腹足类等化石,在地貌上形成陡坎或陡坡。厚度76430m,一般厚 340m,与下伏梁山组地层呈整

9、合接触。2.梁山组(P 1l)出露于矿区西部及中部地形较平缓地带,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岩性为黄绿、紫红、灰紫色砂岩、泥岩、灰岩、砾状灰岩组成。上部310m 为黄灰深灰色泥质粉砂岩,间夹泥岩薄层,交错层理发育;局部夹 0.15m的劣质煤层或煤线,劣质煤层中含大量黄铁矿结核;中部以中至厚层状灰岩、砾状灰岩为主,局部夹泥岩薄层;下部为紫红色砾状灰岩、灰紫色粉砂岩夹泥岩薄层。本组地层由于抗风化能力较弱,地面上常形成缓坡及平台地貌,地层厚 40100m,平均厚 56m。与下伏中石炭统(C 2wwn)地层呈假整合接触。6(三)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 2wn)在本区的西部零星出露,大部分地区缺失。为海相碳

10、酸岩沉积,岩性由浅灰灰白色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组成。上部为灰白色、浅红色细晶粗晶质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间夹泥灰岩薄层组成,具平行层理,局部岩溶、裂隙较发育;偶见腕足类、珊瑚类等动物化石。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隐晶细晶质灰岩夹浅灰色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局部偶夹灰绿色泥岩薄层,底部含较多腕足类、珊瑚类等动物化石。本组岩层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在地貌上常形成陡崖。地层厚 086m,平均厚 30m。与下伏摆佐组(C 1b)地层整合接触。(四)石炭系下统(C 1)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主要由碳酸岩和碎屑岩为主组成。共分为四个组,分别为:1、摆佐组(C 1b)为海相碳酸岩沉积,岩性为灰

11、白浅灰色中厚层状隐晶细晶质灰岩、白云质灰岩,间夹薄层蓝绿、黄绿色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灰白色白云岩、燧石灰岩薄层,具水平层理,局部含腕足类、珊瑚等动物化石。底部为一层 35m 的细晶质厚层状灰白色白云岩,是 C1b与 C1sh地层的分界标志,层位稳定。,地形上常形成悬崖峭壁,厚162.6270.0m,一般厚 242m。与下伏上司组(C 1sh)地层呈整合接触。2、上司组(C 1sh)7地貌上常形成陡坡,常有坡积物或第四系掩盖,厚 110135m,一般 120m 左右。上部为暗灰色至暗灰黑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层理不清晰;中部为灰色、灰白色含燧石结核的中厚层状灰岩,裂隙发育,常有方解石充填;下

12、部为暗灰色中厚层状泥晶结构泥质灰岩,局部显平行层理,含岩屑;中下部有一层 0.90m 左右的含高岭石泥岩,岩性为暗棕色、致密均一结构,具滑感,此为上司组上段与下段分界的辅助标志。3、旧司组(C 1js)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隐晶质灰岩夹黑色燧石灰岩薄层及透镜体,地表露头燧石灰岩呈条带及团块状产出,裂隙较发育。局部含较多的腕足类、珊瑚、筳等动物化石;中部夹灰黑色泥岩薄层,含少量炭化植物碎屑及黄铁矿结核。地层厚 4060m,平均厚 50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4、万寿山组(C 1w)地表出露于勘探区东部及北东部外围,由于受断层影响,地层出露不全,为区内主要的含煤地层。岩性主要由灰黑色、深灰色薄中厚

13、层状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菱铁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地层厚度 97-148m,平均厚 130m。根据其岩性、生物标志等组合特征,共分为三段:(1)万寿山组下段(C 1w1):8上界为 C3煤层底板,下界与基底岩关组含燧结核灰岩整合接触。上部以灰色、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灰色薄层状泥岩和不稳定的薄煤层 C2煤层,(厚 00.40m);中部以灰色、棕灰色粉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显平行层理;下部以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为主,岩石较坚硬,夹一层较稳定的薄煤层 C1,(厚0.100.20m。本段厚度 3475m,一般 58m。(2)万寿山组中段(C 1w

14、2):下界为 C3煤层底板,上界至 C5煤层顶板。上部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中部以黑灰色、棕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灰色薄层状菱铁质泥岩中部含一层 0.10.3m 薄煤层(C 4)。下部 C3煤层顶板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是识别 C3煤层的重要标志。该段含煤 3 层,其中可采煤层为 C5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C3煤层。该段一般厚度 2432m,一般 30m。(3)万寿山组上段(C 1w3):下起 C5顶界,上界至 C1S底黑色燧石灰岩。厚度 3945m,一般厚 42 米,以黑色、棕黑色泥岩、钙质泥岩为主,局部夹黄色菱铁质泥岩及黄铁矿结核。上部为暗黑色中厚层状泥岩

15、;中部为灰黑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下部为灰黑色厚层状、致密均一结构,局部含不稳定菱铁质粉砂岩透镜体之泥岩。泥岩中产丰富的植物根茎化石,一般不含煤层。5、岩关组(C 1y):9出露于刘家坪子区西缘 D3地层东侧,上部为灰、深灰色薄层灰岩夹白云岩及厚层状灰岩,含燧石结核。局部含珊瑚、介形虫、腕足类等化石;下部为深灰色、灰白色厚层状含燧石钙质白云岩为含燧石条带、结核灰岩、白云岩。裂隙较发育,产珊瑚、介形虫、蜿足类动物化石,地层厚度约 3440m,与下伏 D3地层呈整合接触。(五)、泥盆系上统(D 3)出露于刘家坪子探矿区东边,赵家湾区的东南部,为灰、灰黑色隐晶质白云岩、灰岩,白云岩为细角粒(砾)状;灰

16、岩夹黑色薄层状燧石条带和结核,产蜿足类化石。出露不全,厚度大于 300m。(二)构造矿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东缘与滇东北北东向构造带的叠加复合带。大地构造单元位处扬子准地台(一级)滇东台褶带(二级)滇东北台褶束(三级)。滇东北台褶束由一系列的轴向呈北北东展布的背向斜构成。矿区所在的苗寨背斜的东翼与献鸡新营向斜的东西翼,皆属北东走向展布的部分。其中苗寨背斜不对称,西翼较陡,倾向290330,倾角 3555,向深部有变为急倾斜趋势,东翼缓倾斜,倾向 70120,倾角 1030。献鸡新营向斜位于矿区东部,为一宽缓不对称向斜,东翼属倾缓倾斜 , 倾 向 45 120, 倾 向 45 10; 西 翼 倾 斜 , 倾 向300 340,倾角 525。二、煤层煤质10(一)煤层矿区含煤层为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