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依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7910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依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理论依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理论依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理论依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理论依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论依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依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第一,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的;第二,每个阶段有其独特结构;第三,各阶段出现有一定次序;第四,前阶段是后阶段的结构基础;第五,两阶段间非截然划分;第六,新水平的构成。皮亚杰指出,儿童心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并具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并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会改变。各阶段由低到高,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实际上,每一阶段是形成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前后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此外,儿童心理发展并不是呈阶梯式的截然分成几个阶段,而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

2、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着旧质。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儿童的成长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是经历由量变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于是新质就代替了旧质而跃上优势地位,量变引起了质变,发展出现了连续中的中断,新的阶段开始形成。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资料,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的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满1岁),婴儿期(从1岁到3岁),学龄前期(从3岁到6、7岁),学龄初期(从6、7岁到n、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n、12岁到14、15岁),青

3、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14、15岁到17、18岁)。同时他还指出,儿童发展相邻阶段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上一个年龄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年龄阶段的开始,也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一方面,相邻的年龄阶段有质的差别,不应该把学前儿童当作小学儿童看待,也不能把小学儿童当作学前儿童看待。另一方面,每个年级阶段又不是孤立的,前一个阶段和后一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逐渐过渡的,6、7岁到n、12岁是属于小学时期的,但事实上,6、7岁儿童还带有很多学前儿童的特征。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说明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确有不同阶段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工

4、作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的进行,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作幼儿看待,也不能幼儿教育成人化。儿童发展的连续性说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是按照顺序持续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不断加深教育内容,避免突击性和跳跃性。所以说,儿童的发展取决于教育,而教育又要受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个性特点的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及连续性的特点,决定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儿童发展的特点出发寻求有效的途径。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正处于学前期与学龄期的过渡时期。在此阶段,儿童一方面保、留着学前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以及以游戏为主的基本活动形

5、式;另一方面随着儿童进入学校,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飞速提高,使其有可能从事学校的学习活动。但是,一个与幼儿园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以及新的作息制度、人际关系,给初入学的儿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过渡,对儿童的个体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3.2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

6、引导。要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们的共性,还要研究学生们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建立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实现为21世纪培养新型的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我国教育改革已转向重视教育内在规定性的表现。这里所言“素质”之主体是由人组成的民族和每一个学生。以提高民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正是体现了教育作为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之内在规定性,是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社会以人为本,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表明了素

7、质教育的进步性、合理性和应向教育内在规定性回归而具有的科学性。与应试教育相对,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并把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关注,它也被公认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职业、社会实践技能、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

8、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要考虑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2.1.2适应及适应性(1)适应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这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就“适应”而言,包含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个体,这是“适应”的主体;环境(情境),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其中人际关系是个体“适应”过程中环境(情境)的重要部分;改变,这是“适应”的中心环节

9、。现代意义上的“改变”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体和环境的和谐。(2)适应性关于适应性的概念国内有多种解释,普遍认为适应性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能力,与外界己经变化了的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能力。郑日昌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的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的心理平衡能力。许峰从社会心理角度提出适应性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车文博在其主编的心理咨询百科全书所指出的,适应性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实现

10、相应的变化的能力”。概括地说,适应性,就是指个体在这种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学习适应性,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倾向。基于幼小衔接的目标和此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学习适应性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等。社会适应性在社会心理学中叫社会适应行为或社会适应能力,一般也统称为适应行为,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有效性,即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此种能力的大小与智力并不完全平行。在幼小衔接中,儿童社会适应性包含这样的内容:独立生活能、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和自我

11、管理等。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终生都在发展,本研究所说的这两种能力,是指人在幼小衔接这个特定阶段这两种能力应达到的特定水平国外对儿童的过渡、衔接阶段的研究非常细致,有个案研究、调查研究,也有少量的理论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是从教师和教育机构的角度、父母和家庭的角度及其儿童的角度来展开的,内容包括:顺利过渡、衔接的步骤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行方案、计划的评价、回顾和反思研究;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如何交流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研究;家庭或私人保育机构与小学之间的差异性研究;从不同群体的角度研究、探讨“做好学习的准备”内涵的研究;专门讨论父母或家庭、教师、同伴关系在过渡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关于学校适

12、应的研究,RaymondJ.C0rsini认为学校适应是在学校背景下运用技能和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儿童可被描述为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Bireh认为学校适应不仅指学生的学校表现,而且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或态度及其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Ludd的定义被大多数研究采纳,他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关于入学准备的研究,GRGredle;认为入学准备是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Kagan提出应从学习的准备和入学的准备两个方面入手的观点。学习准备是指形成学习某一科的基本知识的发展过程,入学准备是指儿童入学前在其他方必须掌握一系列技能。

13、美国学校董事协会(NASBE)认为入学准备除了针对儿童本身以外,还应涉及更广阔的范围,包括儿童的家庭、早期环境、学校和社区(1)关于入学准备的研究早期的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相关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环境适应能力。让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环境,适应合理的学习负担;二、常规训练。以学校生活常规、特别是课堂教学常规训练为主线,使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三、身心发展相协调。在加强智力活动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这一划分较为全面地指出了儿童在进入小学前应该具备的一些条件,为我国学龄前儿童进入小学需做的准备

14、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随着对幼小衔接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学前教育方面的专家在研究中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内容做了更科学的总结,归纳为三个方面:一般发展和知识技能;儿童主动性的培养;培养人及交往能力。这种划分方式进一步将儿童入学准备的内容具体化了,内容涵盖到了身体、知识、心理等方面,使得学校和家庭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更加有据可依。(2)对儿童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研究中,有来自专门研究机构的实证研究,也有幼儿园一线教师及科研人员的经验汇总,虽然各研究机构、学者和教师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都极其关注儿童适应性的发展状况。在这些研究和实验中,耿向红、王佩丹等人阐述了儿童

15、学习适应性,并论证了儿童学习适应性和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儿童学习适应性与幼小衔接的关系,揭示出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从而引起对幼小衔接中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关注。黄丽清、刘胜琳、常源香、陶公民、廖明瑛等人则是阐述社会适应性在幼小衔接中的内涵、意义或改进措施,从儿童社会性适应发展的角度来提出幼小衔接对策的。王余幸、赵春芸等人认为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习适应性困难和社会适应性困难两个方面,因此探讨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解决儿童适应性问题,是帮助儿童走好入学第一步的关键。(s)幼儿园、小学的衔接工作对儿童入学适应产生影响的研究儿童入学适应性的发展不是在入学后才开始的,它是幼儿园、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对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目前的一些研究中,比较多的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上,通过对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工作的分析与探讨,以提出增强儿童入学适应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针对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