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7116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课程设计—声光控延时闪光灯(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 声光控延迟闪光灯 学生姓名 陈 明 专业班级 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 学 号 201247096 院 (系) 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杨 瑞 完成时间 2014 年 5 月 23 日 目 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32 课程的任务与课程设计要求32.1 课程的任务22.2 课程设计要求33 设计方案和论证33.1 设计方案43.2 设计方案及论证44 电路工作原理及其说明64.1 电路工作原理64.2 原理图说明65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75.1 焊接实物图85.2 焊接过程出现的问题85.3 调试86 单元电路的设计(公式与说明)96.1 单元电路的设

2、计106.2 公式与说明117 总结12参考文献14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14附录2:元器件清单 171 课程设计的目的1 通过此次声光控电灯的设计,学习、了解、掌握、常用电子电路设计的思路与过程。2 了解到怎样用MULTISIM这个软件绘制并仿真电路原理图,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工具完成各种各样电子电路及系统设计。3 加强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器件的训练。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避免培养纸上谈兵的学生。5 学习掌握电路一般的设计方法,了解到电子产品研制开发过程。6 提高电子电路实验技能及仪器使用能力。7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的方法及故障排除方法。8 通过查阅资

3、料和文献资料,培养同学们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9 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应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掌握声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知识。242课程的任务与课程的设计要求2.1 课程设计的任务光控灯,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集光学、材料和电路技术为一体组成的自动照明开关,白天或光线较强时,开关电路为自锁状态,LED灯不亮,当光线黑暗时或晚上来临时,开关自动打开,LED灯亮,从而实现了白天自动熄灭夜间自动打开的目的,节省了人为的控制。声光控集声控、光控、延时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内置声音感应元件,光效感应元件,白天光线较强时,受光控自锁,有声响也不通电开灯;当傍晚环境光线变暗后,开关自动

4、进入待机状态,遇有说话声、脚步声等声响时,会立即通电,亮灯,延时半分钟后自动断电;能延长灯泡寿命6倍以上,节电率达90。二者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诸多方便。本次课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了一种基于晶体三极管工作状态的系统设计方法,结合光敏电阻的随着外部环境的阻值改变的特性,给出光控灯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电子技术的优点,引入拾音器将声控功能加如其中,同时实现声控和光控,以下给出了二者详细的设计过程,包括软件设计、软件仿真,以及测试和实验结果。这次课题我们的课题任务是声光控延迟闪光灯电路,要求是能让它在白天或光照强的情况下熄灭,在晚上或光照弱的情况下灯亮,声控能在晚

5、上起作用,有声音时灯亮,并且能够延时25秒钟后灯再灭。2.2 课程的设计要求 电气工程学院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声光控延迟循环闪光灯电路的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延时和循环闪光电路组成,电路方框图如下:检音 放大 控 整 延 照MRC T2 制 形 时 明 门感光 灯RG 3 设计方案与论证3.1 设计方案1.初选电路形式或根据参考电路确定器件(集成决)类型。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2.画出电路图,完成电路各部分指标分配;3.设算各单元电路的参数和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值。如:电阻值额定功率。核算集成电路的有关电流.电压等技术指标;4验算电路的技术指标;5

6、对电路工艺进行设计(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元件在板上布局等);6对电路件实验调试;7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2 设计方案及论证彩灯电路集成芯片比较控制方案一:选用集成芯片控制 此构思主要用芯片控制电路使的电路中的彩灯能够闪烁彩灯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方案二:选用单片片及控制 此构思主要利用单片机对电路进行控制实现电路的循环控制彩灯电路自激多谐振荡器方案三:选用自激振荡电路综合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一中运用的是集成芯片对电路进行控制,此种电路不能在模拟仿真软件上运行,且实验室里不一定有现成的芯片,还不能彻底理解电路的原理,故不选此方案。方案二运用的是单片机控制电路,这种方案最常用,但是要编程序做成芯片,但现在

7、还没学单片机,故不支持用此种做法。方案三运用的是模拟电子的知识,所有原器件都能在实验室找到,结构清晰,原理易懂。因此,最终确定的方案为方案三。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4.1 电路设计原理1光控电路 光控灯,即在有光或光照比较强的时候,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在无光照或者光照弱的情况下,发光二极管发光。要设计光控灯,首先要掌握光敏电阻的特性,光敏电阻又称光导管,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常用的制作材料为硫化镉,另外还有硒、硫化铝、硫化铅和硫化铋等材料。这些制作材料具有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光敏电阻器对光的敏感性(即光谱特性)与人眼对可见光(0.40.76)m的响

8、应很接近,只要人眼可感受的光,都会引起它的阻值变化),其阻值迅速减小的特性。这是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导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作漂移运动,电子奔向电源的正极,空穴奔向电源的负极,从而使光敏电阻器的阻值迅速下降。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经测量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本次所用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范围为2K-3M,即在有光照射时电阻阻值下降,无光照时阻值上升,根据这一特性可以控制三极管工作状态进而控制灯的亮灭的电路。三极管工作状态分为放大、截止和饱和。当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当工作在截止区时,发射极和集电极均反偏;当工作在饱和状态时

9、,发射极和集电极均正偏。同时三级管有两种材料做成,一种为硅管,其正偏发射结导通电压为0.7V;一种为锗管,其正偏发射结导通电压为0.3V。三极管种类有NPN和PNP两种,本次课设用到的三极管为NPN型硅管9014。实际生活中的声控灯是在光线很暗和有声音时候灯亮起来,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在光线充足或没有声音的时则不会亮起,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用到光控和声控两部分电路。 2 声控灯电路原理 电路由光控部分,声控部分,放大电路,BD4011与非门,延时部分组成。白天或夜晚光线较亮时光控部分将开关自动关断,声控部分不起作用。当光线较暗时,光控部分将开关自动打开,负载电路的通断受控于声控部分,电路能

10、否接通取决于声音信号的强弱,当声强达到一定强度(不小于BD4011的开门电压)电路自动接通,点亮LED灯,并开始延时,延时时间到,开关自动断开,等待下一次声音信号触发。这样,该电路通过对环境声光信号的监测和处理,完成电路开断的自动开关控制。4.2 原理图说明1 声光控电路图 如图,这是本次电路设计中的声光控光控延迟部分,其中光控部分是由R6、R7组成的,代表一个光敏电阻,由于仿真的时候,仿真软件中没有光敏电阻的标志,就用两个电阻代替,模仿光敏电阻的内部结构。声控部分是由一个驻极话筒收音,当环境中声音较弱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U1处于低电平,晶闸管处于阻断状态,反之则会导通,通过四个与非门将信

11、号传递到循环闪光灯的电路图中去。 另外本电路是由一个电源电路提供一个5V左右的电源。本来是一个继电器,但仿真图中也没有几点起的标志,于是就又设计了一个电源电路。 2. 自激多谐振荡电路 如图,这是自激多谐振荡电路图。自激多谐振荡电路由6只电阻、三只电容、三只二极管和三只三极管组成,R1=R2=R3=15千欧姆,R4=R5=R6=51欧姆, C1=C2=C3=47微法;三只二极管的型号,是1N4007,三只三极管型号为:9014。 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主要由Q1Q3组成,他们组成三级共发射极电路放大器,由于电容C1C3的耦合作用而产生振荡,电路振荡后三极管Q1Q3均处于开关工作状态,并在导通状态与截

12、止状态之间进行周期性翻转。但在任何时刻总有一只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另两只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若导通的那一路是Q3路,则电容C3开始放电,电容C2开始充电达到能导通D2时,X5,X6就熄灭了,X3,X4就闪烁了,以此类推,三路灯依次循环不停的闪烁。由于主控电路的三只三极管的开关状态不断翻转,所以三路彩灯X1X6也就依次点亮与熄灭。3. 延时电路 如图2.5所示,由R5、R6、C2、D1等元件组成。结合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分析,当晶闸管q被触发导通时C1上的电压降低,MK1拾音器的灵敏度降低,VT重新饱和,3脚为高电平,4脚变为低电平,由于D1的隔离作用,C2上的电压仍维持8、9脚高电平,11脚也

13、为高电平,C2上的电压通过R5、R6放电,直至C3上的电压降低至IC逻辑低电平时,11脚变为低电平,晶闸管q在正负极间的电压过零时被正向阻断,C2上的电压重新升高,MK1恢复拾音灵敏度,等待下一次声控信号的输入,IC 8、9脚电位从高电平降低为低电平的时间,即为开关接通的维持时间,由C2和R5、R6的数值确定。5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5.1 焊接实物图5.2 焊接过程出现的问题 由于是没有焊接经验,没有在焊接前用铅笔标好元器件的位置,导致元器件整体布局杂乱无张,紧凑且不合理。元器件焊好后,在接线的过程中才发现种种问题。由于元器件紧凑,接线难度很大。另外,由于焊剂跟焊工不好,有很多虚焊,给调试、检修造成很大阻碍。焊点过大,容易短路,虚焊容易短路。 所以造成第一次检查是失败,后来不得不拆除所有元器件,重新开始。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且影响电路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