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67102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连云港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2012年中考试卷历史试题(共60分)四、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小题1分;第29-35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来源:Z.xx.k.Com19“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0“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21“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2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

2、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23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4某领导人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与该“握手”相关的事件是A井冈山会师 B重庆谈判C尼克松访华 D西藏和平解放25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性因素是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独立自主外交 D“一国两制”方针26“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

3、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古希腊的A贵族专制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27观察右面两枚邮票,我们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托尔斯泰复活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28“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运动 C工业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29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A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C教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3

4、0通过北宋“交子”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了解历史的方法A解读文物 B查阅文献 C考古发掘 D实地调查31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人口南迁 民族交往 大运河贯通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ABCD32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皖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A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33如果为右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D迈向社会

5、主义现代化34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5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ABCD来源:学*科*网五、非选择题。(36题10分,第37题13分,第38题13分。共36分)36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

6、于教育。”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3分)(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2分)(3)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3分)(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

7、些认识?(2分)37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日本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面对危机,俄、日都采取了回应措施。阅读下列选自全球通史的材料: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来源:Zxxk.Com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

8、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分)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是什么?(1分)上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1分)(3)20世纪40年代初,中、美、苏等国共同面对的危机是什么?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有何影响?(4)近年来,希腊债务危机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你认为上述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对解决希腊危机有何借鉴意义?(1分)38全球化是客观事实。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1)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从1500年前

9、后开始第二次从19世纪初到一战前。请写出第一次浪潮开始的史实依据;以交通工具为例,举出推动第二次浪潮形成的两个重大发明。(3分)(2)阅读下列关于第三次浪潮的材料: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来源:学科网ZXXK 卡斯特罗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据材料,指出第三次浪潮形成的根本动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3)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

10、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请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据材料,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2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四、选择题(第19-28题,每小题1分;第29-35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DABDCDCA来源:学科网ZXXKDCADBABC五、非选择题:(36题10分,第37题13分,第38题13分。共36分)36(1)优先发展。废

11、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3分)(2)废科举;商务印书馆。(2分)(3)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3分)(4)认识: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任意两点2分)37(1)农奴制危机;美国侵入。(2分)(2)废除农奴制法令;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危机。(4分)改革。(1分)(3)法西斯侵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3分)(4)积极应对;深化改革;加强合作等。(1分)38(1)新航路开辟;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任意两点)(3分)(2)第三次科技革命;资本全球流通;拉大贫富差距;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4分)(3)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世界经济活力。(4分)(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趋利避害等。(任意两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