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067100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复习世界地理综合测试题(二)一、单选题1、与下图中河流名称排序相符的是A密西西比河、尼罗河、长江、亚马孙河B密西西比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C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长江D亚马孙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2、联合国宣布2004年为“国际大米年”。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的稻田主要分布在A湄公河三角洲B湄南河三角洲C伊洛瓦底江平原D红河三角洲读图,回答 34题。 3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读“某地年等降雨量线(单位:毫

2、米)图”回答57题。5、甲地附近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6、丁附近海域洋流最可能是A日本暖流B厄加勒斯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秘鲁寒流图37、从丁到丙、乙、甲降水是不断变化的,与这种变化无关的是A洋流B地形C气压带、风带D海陆位置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图3,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8-10题。8、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B 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C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9、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Ba站面临的是印

3、度洋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10、南极地区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到该地区旅游A我国的暑假期间是最佳季节B用指南针定方向在极地地区不可靠C随时能观察到美丽的极光D太阳高度很小,对皮肤毫无损伤读右图,回答1113题。11、该地区山脉是由A、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B、 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12、关于a、b两处洋流流向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13、M地沿海海域因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加那利寒

4、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2006江苏地理)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15.流经e海域的洋流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16.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ATeTf;SeSfBTeTf;SeSf CTeTf;SeSfDTeTf;SeSf17.(2007上海地理)下列关

5、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读图,回答1821题。18、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甲 B.乙 C.丙 D.丁19、.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A.甲 B.乙 C.丙 D.丁20、.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21、有关

6、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22-23题。22.关于三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三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 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A、 B、 C、 D、23.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灌溉水渠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地生产的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三条河流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三地都发展了石油加工工业A、 B、 C、 D、读图,

7、回答2425题。24、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 A.雨热不同期 B.水旱灾害频繁 C.土地荒漠化 D.风沙危害严重25、初冬和早春,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A.尼罗河 B.密西西比河 C.莱茵河 D.叶尼塞26.关于非洲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居各洲之首B.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国家、地区数目居世界各大陆之首C.非洲是天然橡胶、椰枣、咖啡和油棕的最大产区D.绕道好望角的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读图3,回答2728题。27、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 C.

8、臭氧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28、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读下列经纬线示意图,回答2930题:29.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30.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温带荒漠分布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世界某区域图,某日城市(48W,16S)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15题。31该日城市与(0,78W)日出时间相差( )A2小时 B2小时20分钟C1小时 D3小时40分钟32居住在城市的

9、某人,该日上午8:00出发,坐4小时飞机到达城市,将停留几天。此人这一天经历的白昼时间应为( )A14小时20分钟 B12小时 C12小时40分钟 D11小时40分钟33该季节,图中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出现大雾天气(近地面低层空气中的水汽因冷却凝结形成雾),其主要原因应是(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此时为冬季,地面气温较低C沿岸有沙漠,沙尘较多 D此时多降水,空气中水汽充足34关于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B煤和石油资源丰富,传统工业较发达C种植园农业是当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D位于板块交界地区,多地震,地热资源丰富35图中首都城市、均位于内陆山地和高原,主要自然原

10、因是( )A所在国没有沿海平原 B该地区内陆山地、高原气候较温和C内地山地、高原矿产资源丰富 D内陆山地、高原农业更发达36.不属于南亚西北部印度(或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是 A.离海较远 B.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内C.西南季风不易吹到 D.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图例 城市 传递方向18015012090603003060901201501804530304506015经度纬度北京雅典图1 北京奥运会火炬拉力传递示意图15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图1,完成3740题。37雅典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

11、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混交林带38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39当火炬传递到 A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 B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D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节40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此时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日4时 B7日12时 C8日4时 D9日12时二、综合题。41、读下图回答:(1) 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填写数字代号),(2) A大洲中领土有极圈穿过的国家有_。(3)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城市飞往城市,其飞行方向是_。(4

12、)B大洲西部沿海最主要的是什么气候类型?简述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5)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是_(国家)最主要的工业区,分析该工业区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图11042、读图110,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气温高是_地,其主要原因是_(选择填空)。A、甲处受寒流影响,乙处受暖流影响B、甲处于迎风坡,受暖湿气流影响大 C、乙处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 D、甲处比乙处气压低、气温高(2)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所处的自然带不同,其中甲为_带,乙为_带。两地自然不同的原因是_ _ _(3)丙地与丁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气候和_气候。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明显地向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选择填空)。A、 受东北信风影响B、地处山地迎风坡C、受寒流和地形的影响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