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67092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实验十 古生物化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古生物化石一、实验目的1. 初步了解古生物化石,并对其形成过程及研究意义有初步了解;2. 认识最典型的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和特征。二、仪器设备1. 各种典型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各类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2. 放大镜三、简述原理生活在各地质时代的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其遗体或遗迹可以被保留在地层中,最终形成化石。其形成过程一般是,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的生物,在死后快速被沉积物掩埋,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填充、置换等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化石。观察古生物化石,首先可以对地史时期存在的古生物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也可以了解相应地史时期的生物面貌,最后还可以通过分析古生物的生存环境及化石保

2、存条件,推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四、实验步骤1. 简单观察各类古生物化石,以建立对古生物化石的基本印象;2. 参照相关资料,详细观察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和特征。五、结果及分析1. 详细观察珊瑚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和特征;2. 绘制珊瑚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及袁氏珊瑚、拖鞋珊瑚、六方珊瑚、蜂巢珊瑚的构造示意图;3. 绘制腕足类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及中华长身贝、弓石燕;4. 绘制简单的三叶虫、头足类的基本构造示意图。附:古生物化石的观察内容及参考资料一、典型古生物化石的相关观察内容1. 四射珊瑚(1)四射珊瑚有单体类型亦有复体类型。注意观察不同的单体形态牛角状、圆柱状、拖鞋状;复体形态枝状、丛

3、状、块状)。(2)观察横切面及纵切面上主要构造。横切面上观察内容:隔壁(原生隔壁、一级隔壁)、鳞板、泡沫板、中轴;纵切面上观察内容:横板、鳞板、泡沫板、中轴。2. 横板珊瑚(1)横板珊瑚均为复体,注意观察丛状、枝状、链状、块状不同形态的复体类型;(2)注意观察个体的横切面形态:方形、圆形、多角形等。3. 腕足动物(1)腕足动物的硬体为背壳和腹壳。注意观察和区分腕足动物的背壳腹壳。一般情况下,背壳小,腹壳大;(2)注意观察其壳面的壳线及两壳之间的绞合线和三角孔。二、一些典型古生物化石的主要特征1.珊瑚类Pseudouralinia Yu,1932(假乌拉珊瑚)中至大型单体,锥状或圆柱状。具泡沫带

4、。对部隔壁细长;主部隔壁短,显著加厚;二极隔壁不发育,成长期主内沟明显,鳞板多列。横板泡沫状。早石炭世。Yuanophyllum Yu,1931(袁氏珊瑚)单体,角锥状。成年期一级隔壁达中心;对隔壁伸至中心形成中轴。幼年期中轴粗直,成年期薄弯,二级隔壁短。鳞板人字型,麟板带宽。主内沟显著。横板短小,不完整,向中心上升。早石炭世。Ipciphyllum Hudson,1958(伊泼雪珊瑚)复体,角柱状。隔壁两极,始端达外壁,偶被泡沫板阻隔。复中柱蛛网状,由中板、辐板和斜板组成。横板有两种,一种水平状或稍向中心倾斜,另一种泡沫状,倾斜较陡。鳞板发育。早二叠世。Calceola Lamarck,17

5、99(拖鞋珊瑚)单体,拖鞋状。萼半圆形,萼穴深,具萼盖。隔壁短脊状;对隔壁突出,位于平坦面中央;主隔壁位于凸面中央,边缘带多灰质加厚,偶见泡沫板。早中泥盆世。Cystiphyllum Lonsdale,1839(泡沫珊瑚)单体、柱状或圆锥状。隔壁刺状,散布在泡沫板和泡沫状横板上。泡沫板与横板界线不清,均向中心倾斜。志留纪至中泥盆世。Halysites Fischer von Waldheim,1828(链珊瑚)复体,链状。个体圆柱形或椭圆形。个体间有断面为长方形的中间管。横板多而整齐,中间管内的横板密集。隔壁刺状,有时12排,有时不明显。中奥陶世至志留纪。Palaeofavosites Twe

6、nhofel,1914(古巢珊瑚)复体,块状。个体多角柱状。体壁间具中间缝。角孔小,纵排分布。隔壁刺状。横板水平。中奥陶世至志留纪。Syringopora Goldfuss,1826(笛管珊瑚)复体,丛状。个体圆柱状。个体间以连接管相通。横板漏斗状,上下连接成不连续的轴管。具隔壁刺。晚奥陶世至早二叠世。Hayasakaia Lang,Smith et Thomas,1940(早坂珊瑚)复体、丛状。个体四角柱状或棱柱状。具规则连接管,分布在角上。横板完整或不完整。边缘具泡沫板。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2. 腕足类Sinorthis wang,1955(中华正形贝)壳体小,轮廓近方形,平凸型。铰合线直

7、,稍短于最大壳宽,主端钝方。两壳铰合面发育,腹壳喙弯曲,三角孔洞开。腹壳沿中线高凸,但无明显中隆。背壳低平,沿中线有一个宽平的中槽,由喙部开始迅速向前扩展,最宽处约等壳宽的1/3。壳面具简单壳线,少数次生插入式增多。腹壳内铰齿大,齿板低直,肌痕长方形。背壳内腕基三角形,异向伸展。主突起尖耸,为粗大中隔脊所支持。早奥陶世。Yangtzeella Kolarova,1925(扬子贝)壳横方形,铰合线直,略短于壳宽,双凸型,背壳凸度较强,腹中槽、背中隆显著。腹铰合面高于背铰合面,三角孔洞开。壳面光滑。腹壳内具一中隔脊及几条件副隔板支持匙形台。背壳内具腕匙形台。早奥陶世。Pentamerus Sowe

8、rby,1812(五房贝)壳较大,壳体轮廓长卵形或近五角形,双凸型。腹喙弯曲,超掩背喙。中槽中隆一般不明显,壳面光滑。腹内具双柱型匙形台,背内具二个长的腕支板。志留纪。Gigantoproductus Prentica,1951(大长身贝)壳巨大,近圆形,铰合线直长,有时壳宽大于壳长,最大壳宽位于铰合线上。腹壳高凸,背壳深凹,耳翼大。壳面具放射线,壳线的宽度不一,作多次分枝式及插入式增多,有时集合成纵的隆脊。壳皱仅发育于铰合缘及耳翼附近,腹壳有少数壳刺。早石炭世。Dictyoclostus Muir-Wood,1930(网格长身贝)壳体较大,方圆形,铰合线长为最大宽度。腹壳强烈凸隆,拖曳部弯曲

9、,背壳浅凹。耳翼大,凸起。壳面具有清楚的壳纹,壳线宽度因种而异。同心皱发育于耳翼,在壳顶及两侧的同心皱与壳线组成清晰的风格装饰。壳刺粗大(但直径不超过所在壳线的宽度),沿后缘排列成12行,在侧坡上聚集成束,背壳上同心皱及壳线不甚显著。背内主突起粗大,前视两叶型,后视三叶型,具中隔脊。石炭纪。Spinomarginifera Huang,1931(刺围脊贝)壳体小,轮廓横长形,铰合线长为最大壳宽。腹壳高凸,前方膝曲状,喙部卷曲,越过后缘,耳翼圆凸,主端尖,体腔深厚。 腹壳后部具同心线及刺瘤,刺瘤呈五点状,向前方逐渐延长,并在前缘附近形成壳线,耳翼同心线微弱,前缘及拖曳部无壳饰。壳刺沿铰合缘排列成

10、行,耳翼上聚集成簇。背内具围板。二叠纪。Atrypa Dalman,1828(无洞贝)壳体近圆形,不等双凸型,腹壳近平或微凸,背壳高凸。铰合线短,喙小而弯,成年壳的茎孔为圆形,位于喙尖。壳面具放射线或放射褶,通常具有显著的同心生长线。 背内具腕螺,腕螺顶指向背中心。本属与Spinatrypa相似,区别于后者的壳面具有粗强的放射褶,并与同心层形成中空壳刺。志留纪至早石炭世。Cyrtospirifer Nalivkin,1918(弓石燕)壳体中等大小,轮廓菱形,近等的双凸型,铰合面低矮,略凹曲。中槽、中隆均发育良好。中槽内及中隆上的壳线比较细密,并作分枝式或插入式增多,侧区壳线简单不分叉。微细壳饰

11、为细瘤延伸而成的微细壳纹。 腹内齿板长,背内主突起粗大,铰窝支板宽。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期,繁盛于晚泥盆世。Choristites Fischer de Waldheim,1825(分喙石燕)壳体中等到大,轮廓次圆形或次椭圆形,铰合线短于或大于壳宽。腹铰合面高大,壳喙弯曲。中槽、中隆不明显,壳面饰有相当平圆的壳线,壳线向前方作分枝式增多,间隙窄细。 腹内齿板长而强,平行伸展。晚石炭世。Stringocephalus Defrance,1825(号鸟头贝)壳体大或巨大,横卵形或卵形,近双凸型,通常两侧略不对称,铰合线短,最大壳宽位于后方。壳喙尖长、显著,近直立或强烈弯曲,茎孔卵圆形,三角孔被三角

12、双板掩盖。壳面平滑,仅具生长纹,偶见放射线条。腹内铰齿强大,无齿板,中隔板强大。背内具中隔板及靠近边缘的腕环,腕环上长有小刺,主突起长、大杆状。中泥盆世。3. 其他类Claraia Bittner,1900(克氏蛤)壳圆,左凸右平。喙靠前方,铰缘直,短于壳长。前耳小或无,右壳足丝,凹口明显,后耳较大,但不呈翼状,与壳体逐渐过渡。具同心或(及)放射饰。早三叠世。Sinoceras(Shimizu et Obata),1951(震旦角石)壳直锥形,壳面有显著的波状横纹。体管细小,位于中央或微偏,梯板颈长约达气室深度之半。中奥陶世。Armenoceras Foerste,1924(阿门角石)壳直,横

13、切面卵形,梯板较密。梯板颈极短而外弯,常与梯板接触成很小的锐角。体管大,呈扁串珠形,环节珠发育,有时可看到内体管及放射管。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Kufengoceras Ruzhencev,1956(孤峰菊石)壳呈扁圆状,内卷,脐窄小。腹枝叶窄并具若干个齿。有45个外侧叶,其中三个宽且具齿,第四及第五侧叶小且简单。早二叠世。Redlichia Cossman,1902(莱德利基虫)头鞍锥形,具23对鞍沟。眼叶长,新月形,靠近头鞍,内边缘极窄。活动颊具有较强颊刺,面线前支与中轴成45。90。夹角。尾板极小。早寒武世。Damesella Walcott,1905(德氏虫)头甲宽,头鞍长,向前收缩,鞍

14、沟短。外边缘宽,上凸,无内边缘。眼叶中等大小,具眼脊,固定颊宽。尾轴向后逐渐收缩,末端浑圆。肋部分节清楚,肋沟较间肋沟宽而深。尾边缘窄,不显著,具67对长短不一的尾刺。壳面具瘤点。中寒武世。Blackwelderia Walcott,1906(蝴蝶虫)头甲宽,头鞍急速向前收缩,呈截锥形,鞍沟较深,向后倾斜。具有深凹的内边缘和翘起的外边缘。眼叶中等大小,较凸出。尾轴长,锥形,末端急速变尖。尾缘较明显,一般具有7对尾刺。晚寒武世。Didymograptus Mc Coy,1851(对笔石)笔石体具两个笔石枝,生长方向自下垂至上斜,胞管直管状。早奥陶世。Tetragraptus Salter,1863(四笔石)笔石体具4个笔石枝,生长方向自下垂至上斜,胞管直管状。早奥陶世。Dicellograptus Hopkinson,1871(叉笔石)笔石体具两枝,上斜呈叉状。胞管波状曲折,口部向内弯曲,口穴显著。早奥陶世到晚奥陶世,个别可见于早志留世。Phyllograptus Hall,1858(叶笔石)笔石体由4个向上攀合和笔石枝组成,横切面呈十字形,胞管直管状,掩盖多,向外部弯曲,倾角大。早奥陶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