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7076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消化道特点,NICU 2016-5-23,主要内容,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 新生儿消化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 消化道内细菌、粪便及消化吸收特点 小结,一、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消化系统来源于人胚第3-4周的分化。 一系列胚层的折叠、增长、腔的扩张导致前肠、中肠、后肠。 前肠:主要分化为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的上段、脾、胆、胰。 中肠:主要分化为十二指肠的中段、空肠、回肠、升结肠、2/3横结肠。 后肠:主要分化为1/3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一、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咽: 原始咽起自口咽膜,止于喉气管憩室起始部 第12W开始能主动吞咽羊水 第20W非营养性吞咽 34W已有完善的吸吮和吞咽反射

2、,一、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食管、胃: 食管的主要功能是在吞咽过程将羊水由口腔送入胃内。 胃底和胃体前部的功能:储存食物。 胃体后部和胃窦:胃内机械和化学消化的主要部位。 第4-5W食管的尾端的前肠膨大 形成胃的原基 第3月末:内分泌细胞等开始胃蛋白酶原、盐酸、内因子等。,一、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肠: 小肠运动形成机械、化学消化。 大肠功能主要是储存食物残渣,进一步吸收水分形成粪便,另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第8-12W:短暂肠蠕动。 第34W:有规律的向前推进的蠕动波。 第8W末:肛管相通。,一、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肝、胆、胰: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胰腺对肠内食物进行消化。 第3个月合

3、成胆汁。 第5个月始胰腺有内分泌功能。,一、消化系统的胚胎发育,主要畸形: 消化道狭窄或闭锁 先天性脐疝 梅克尔憩室,又称回肠憩室 脐粪瘘又称脐瘘 先天性巨结肠 不通肛,又称肛门闭锁 肠袢转位异常,反间转位左位肝、右位胃,甚至右位心,二、新生儿消化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口腔 : 容积小、咀嚼肌发育好,坚厚的脂肪垫 口腔黏膜细嫩,唾液腺发育不足,易受损伤及局部感染 特殊的生理状态:上皮珠、马牙,2-3W后自行消退。,二、新生儿消化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食管: 长10-11cm,内径5-8mm 上部括约肌不随食物下咽而紧闭 下部括约肌也不关闭 易溢乳 生后第6W才能建立有效的抗反流机制,二、新生儿消化

4、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胃: 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吸吮时常入空气 贲门窄,括约肌不够发达,哭闹或吸气时易开放 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呕吐或溢乳 足月儿生后10天胃容量为30-60ml 胃内容物排空时间:水1-1.5h,牛乳3-4h,母乳2-3h,二、新生儿消化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肠: 约为身长的8倍,大肠:小肠=1:6 分泌、吸收面积大,利于大量流质食物的吸收,尤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肠壁屏障功能弱,毒素易通过肠壁入血流引起中毒 易发生肠套叠,肛门黏膜脱垂等,二、新生儿消化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肝、胰: 肝位于右肋下2cm 分泌胆汁并进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功能 胰腺在胃的后方,对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

5、,三、新生儿消化道内细菌特点,胎儿消化道为无菌腔道, 出生后细菌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至第3天近高峰,肠腔内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 正常情况下,细菌多集中于大肠和直肠,胃及十二指肠几乎无菌。 纯母乳喂养以双歧杆菌占优势 人工喂养以大肠埃希菌占优势 肠内细菌含有各种酶,能水解蛋白,合成vitk及B组维生素,三、新生儿粪便排出特点,最初2-3天排出的大便呈深绿色,粘稠为胎便 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咽下的羊水及消化液形成,含上皮细胞、毳毛、胎脂、粘液、胆汁及消化酶。 生后12 小时内排便,24小时未解应注意有无消化道畸形。 母乳喂养:大便黄色,呈酸性反应,1-4次/日 牛乳:大便淡黄色,硬膏状,中性或碱性,1-2次/日,三、新生儿消化吸收特点,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成熟,吸收主要在肠; 对脂肪消化吸收功能稍差,因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以致粪便内可见少量脂肪酸或中性脂肪球。 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较成熟,单糖和双糖均能迅速吸收利用,但对多糖的消化能力低,且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少,不易喂淀粉类食物。,四、小结,早产儿的特殊问题主要是关于胃肠道运动控制,34W早产儿,吞咽、呼吸不协调 对胃食管返流控制差 胃延迟排空,引起吸入和喂养不耐受 肠道运动减弱,导致喂养不耐受 排泄胎便和粪便延迟 胃肠道的生后适应通过早期喂养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