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67043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三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4日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并顺利完成各项预定的任务。据此背景材料回答14题:1嫦娥三号飞行期间,有关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在逐渐减小 B美国旧金山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C福州一中高三教室的北面已经不可能有阳光入射 D福州一中钟楼早晚之间的影子夹角逐渐增大2从嫦娥三号发射至着陆,关于下列四地发

2、生的地理现象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京白昼时间缩短幅度比广州大 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幅度比福州大C日出的先后顺序是北京、上海、广州、福州D本题C项四城中,广州的昼长与惠灵顿的夜长最接近 3我国嫦娥三号探月本次主要承担的任务有( )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 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 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准确测定月地距离A. B. C. D.4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如今全球掀起第二轮探月潮。人类重返月球,是因为( )可以更好地监测太空环境(如:太阳耀斑) 探索月球上特有的矿藏和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将应用于生产建设中,为改善人们的生

3、活提供强大后盾 月球特殊的环境,适合开展特别的天文、物理和生命科学实验甚至独特的生产活动。A. B. C. D.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7题: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H为( )A.150米H250米 B. 150米H250米 C.150米H250米 D. 150米H250米 6.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7.下列有关本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适合大量种植棉花 C.地表形态主要受流水作用影响 D.河流含沙量肯定很大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回答810

4、题:8.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 B. C. D.9.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10. 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下列四地中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最差的是( )A. B. C. D.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B.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C. 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M处为阴雨,

5、N处为晴朗D. 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下图为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15题:13.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乌兰巴托 B.北京 C.东京 D.福州14.图中北京的风向是 ( )A.偏西 B.偏北 C.东南 D.东北15.首尔目前受锋面控制,天气状况是 ( )A.大风、升温、阴雨天气 B.风力减小、升温、天气晴朗C.大风、降温、阴雨天气 D.风力减小、降温、天气晴朗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被称为凌洪。读图,回答1618题.16

6、.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有 ( )A. B. C. D.17.凌汛多发生在( )A.夏季 B.冬春季节 C.冬季 D.春秋季节18.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无大城市原因的是 (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 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C.黄河下游多凌汛 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2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读某区域图,图中P、Q为河流的两个水文站,R为河流的一条支流,回答2122题.21.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7、( )A.P水文站河段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于Q B.P水文站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小于QC.R河有凌汛现象 D.该河右岸侵蚀,左岸堆积22.河流的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但该河的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其原因不可能是( )A.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 B.河口附近地壳下降C.海水侵蚀严重 D.河流下游落差太小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2324题。 24N 120E 甲30N 乙 32E 31N 丙 90W 44N 丁 4E 23.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24.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8、(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读我国某城市2013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2526题。25.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 26.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2728题。27.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为资金 B.为信息 C.为技术 D.为原

9、料28.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只利于后者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过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后者城市化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往往要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2930题。29.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30.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二、综合题(

10、40分)姓名 班级 座号 31.(20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本国的木材、鱼类和小麦大多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工矿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1)说明温哥华冬季比加拿大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8分)(1)纬度较低(2分);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2分);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2分);东部山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寒冷空气(2分)。(2)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的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原因。(6分)(2)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2分);位于太平洋沿岸,靠

11、近亚太地区(2分);港阔水深,终年不冻(2分)。(3)指出L河甲点以上河段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并说明理由。(6分)(3)水量大,落差大,利用水能发电;利用山水资源,发展旅游业;地处山区,注意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河流水源地,注意保护水质(答对其中的3点给6分)32.(20分)2013年春,福州一中代表队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天文奥赛决赛。赛后参赛队员们参观了云南澄江县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位于102.50E,24.50N附近的抚仙湖为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考察了位于云南帽天山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动物化石群(该动物群再现

12、了距今亿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等地。(1).抚仙湖畔的太阳观测站利用一米RCC望远镜、光栅摄谱仪、CCD等尖端高科技设备进行太阳大气的观测与记录,要求近地面的大气要特别稳定。应用你所学过的相关地理知识说明太阳观测站为什么要建在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见右图)(4分)?请推理该太阳观测站应建在湖泊的什么方位(要说明理由)(4分)。答: 高原大气透明度更好;湖泊的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更小,附近的大气更稳定。(4分)建在北岸(2分)。本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主要出现在它的南面的天空,置于北岸的观测设备,面南而观测,近地面是湖面,其上空的大气稳定,有利于观测(2分)。(2).人们在云南帽天山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动物化石群中,发现种类繁多海洋生物化石(见右图),请描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地质作用。(6分)答:本区曾经是海洋,所以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且地势低洼,有利于沉积;(3分)后来地壳上升,由海洋逐渐演变为陆地直至不断上升为高原,以外力(流水)侵蚀作用为主。(3分)(3).参赛队员还参观了抚仙湖畔的大型的花卉生产基地。但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基地因环保要求高,投入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