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67000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单元自测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自测题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6、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7、(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8、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

2、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9、恐龙是陆地上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答:通过化石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的。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

3、这个样子吗?答: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答: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答: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答: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答: 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2、下面是圆顶龙(左)和暴龙的头骨化石复原图,请你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答: 前一种恐龙

4、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答: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更能适应。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更适应取食。4、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答:随着地球环境越来越冷,气候越来越干燥,树木越来越稀少,颈部短的长颈鹿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没有生存下来;颈部长的长颈鹿能吃到更高处的嫩树叶,生存下来,即适应环境,加之它们的后代也有颈长的优点,所以长颈鹿的颈就越来越长。5、

5、列举恐龙灭绝的四种可能。答:1. 气候变冷 2. 地壳活动频繁 3. 新星爆炸 4. 小行星撞击地球6、下面哪种地雀能生存下来,哪种地雀不能生存下来?为什么? 喙小而不坚固 喙大而强壮 答:喙大而强壮的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能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更多的食物。喙小而不坚固的不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难以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不到更多的食物。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自测题一、填空题。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4、月球

6、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8、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在(日落后)定时观察,下半月在(日出前)定时观察。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11、月球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

7、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2、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3、月球上可以长植物。()4、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5、月亮

8、能够自己发光。()6、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7、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8、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三、选择题。1、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 C、月球能够发光 D、月球表面很平坦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C)。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 B、月球上没有岩石 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 D、月球上有水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B)。A、先大后小 B、先小后大再变小 C、先亮后暗 D、先暗后亮4、月相的成因是(D)。A、地球自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9、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C)。A、美国人 B、英国人 C、苏联人 D、中国人6、用肉眼观察月亮可以看到(C)。A、月亮像一个盘子B、月亮上有人C、什么都看不到D、可以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A、月球比地球小 B、月球比地球大 C、两个一样大 D、无法比较四、问答题。1、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答:流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或是火山喷发形成的。2、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答: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答:没有,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4、在同日期不同时刻,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

10、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答:不在同一个位置,是逐渐向西移动。5、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答: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渐由西向东移动的。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答:是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而形成的。7、我国古代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传说故事是什么?答: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8、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答:带上氧气、水、充足的食品;宇航服;佩带防辐射的用具;携带科学研究的相关仪器等。五、实验技能题。1、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同一天晚上,月球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答:同一天晚上,月球的位置是逐渐向西移动。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

11、向有变化吗?答:有。上半月,月亮明亮的部分形状:由小到大,方向:亮朝向西。 下半月,月亮明亮的部分形状:由大到小,方向:亮面向东。3、总结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月相变化是月亮围绕地球自西往东公转而形成的。6、请你收集几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或词,对其中对或错的内容进行解释。收集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释:这首诗如果是描写农历十五前后的情境,而且是晴朗的夜晚则是正确的,如果是描写其它时间,或阴雨天则存在科学错误,因为其它时间或阴雨天不会出现明月光。六、连线。伽利略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加加林 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迹阿姆斯特朗 进入近地轨道第一人苏联 首次成功登上

12、月球美国 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中国 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自测题一、填空题。1、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太阳之前,要准备(电焊护目镜或脸盆、水、墨水)。2、注意不要(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3、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4、太阳发出的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到达地球要(8)分钟。7、太阳的表面温度大约有摄氏(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8、太阳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09)倍,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9、太阳是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由(气体)构成。10、如果没有太阳一切动植物都会没有(生命活动)。11

13、、因为有太阳,地球上才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12、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与(太阳)有着密切关系。13、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核能)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多起源与(太阳能)。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5、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绕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卫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16、“太阳系小天体”中有一种形状很特别的星,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彗星”)。17、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以及太阳系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18、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大会决议,把(冥王星)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观察太阳要戴上近视眼镜。()2、日珥是一种极为壮观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3、夜来香在夜里开花,所以植物可以不需要太阳。()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动物和植物。()5、在太空可以看到地球,说明地球能够自己发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