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66876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第3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信息表标 题: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关键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描述: 通过化学平衡知识复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化学平衡知识,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有关问题,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讨论,获取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逐步形成探究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化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科版第七章第一节第三课时作者:姚秋平单 位: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00号Email:71 电解质的电离(共3课时)第

2、3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设计思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解质的电离和强、弱电解质的基础上,对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化学平衡知识复习,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到化学平衡的原理完全适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化学平衡知识,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教学中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电离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电离平衡的特征是什么?(4)改变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

3、学习方法进行分析、讨论,获取电离平衡的知识,逐步形成探究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弱电解质电离平衡(B)(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B)2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平衡知识复习,运用类比、推理、迁移的方法,建立电离平衡概念,学习分析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学习,体会自然界物质间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浓度、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三教学用品药品:0.1mol/L醋酸、水、醋酸钠晶体、pH试纸。仪器:烧杯、酒精灯、玻璃棒等。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

4、程说明复习引入:比较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学生填写表格。复习讨论:醋酸这种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具有怎样的特点?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师生交流:回忆化学平衡的特征。根据形成化学平衡的条件,归纳建立电离平衡需要什么条件?电离平衡的特点是什么?小结板书:归纳出电离平衡与电离平衡的特点。得出:(1)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2)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v电离 =v结合0。(3)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里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且分子多,离子少。(4)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可以

5、发生移动。学生练习:CH3COOHCH3COO-+H+热。若减小H+,平衡怎样移动?若增大CH3COO-,平衡怎样移动?若升温,平衡怎样移动?常温下水的pH为7,为什么升高温度后水的pH为小于7?学生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醋酸的pH(教材P80课堂实验)。讨论交流:外部条件的改变是怎样的影响电离平衡的?小结板书: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归纳总结: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练习作业: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移动的运用。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

6、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强、弱电解质概念比较强、弱电解质。学生填写下表 项目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 化合物类型与结构 电离过程 电离程度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实例HClCH3COOH 电离方程式 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引出课题引入提问醋酸这种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具有怎样的特点?弱电解质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回答:醋酸虽然同样受水分子作用,却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离子相互碰撞时又相互作用而重新结合成分子,它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以旧带新,知识迁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板书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讲述可逆的电离过程如同化学反应的可逆过程一样,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趋势(

7、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最终将达到平衡。因此,学习电离平衡前,先请回忆化学平衡的特征。提问根据形成化学平衡的条件,归纳建立电离平衡需要什么条件?板书 1电离平衡一定条件下,当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例: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提问电离平衡的特点是什么?板书 2电离平衡的特点“动” “等” 电离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定” 一定条件下各微粒浓度不再变化“变”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移动回忆化学平衡的特征小结归纳出电离平衡: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电离出

8、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称为“电离平衡”。思考、讨论、归纳:(1)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2)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v电离 =v结合0。(3)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里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存在,也有电解质分子存在。且分子多,离子少。(4)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可以发生移动。引导学生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处于平衡状态时的特点。电离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板书CH3COOHCH3COO-+H+热提问若减小H+,平衡怎样移动?若增大CH3COO-,平衡怎样移动?若升温,平衡怎样移动?进一步提问常温下水的p

9、H为7,为什么升高温度后水的pH为小于7?提问外部条件的改变是怎样影响电离平衡的?实验测定不同条件下醋酸的pH(教材P80课堂实验)板书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回答:向电离方向(右)移动向结合成分子方向(左)移动向电离方向(右)移动讨论、回答: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常温下:H2O H+ +OH - 热C(H+)= C(OH -)= 110-7 mol/L电解质的电离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后,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 C(OH -)增

10、大,pH减小。讨论、回答:例:CH3COOHCH3COO-+H+热(1)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右)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结合成分子方向(左)移动。(2)溶液的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右)移动。(3)溶液酸碱性加入少量HCl ,H+增大,平衡左移。加入NaOH OH-中和H+,H+减小,平衡右移。再例如:NH3.H2O NH4+ + OH-加入NaOH OH-增大,平衡左移。加入HCl OH-减小,平衡右移。通过练习引入电离平衡移动通过实验总结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分析归纳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小结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意义: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特征:动: v(电离)=v(结合)0定:分子

11、、离子浓度一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表示:可逆符号,多元弱酸分步书写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训练110 mL 0.1 molL 的HCl和CH3COOH,哪种溶液中的H+大?2H+相同的HCl和HAc哪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310 mL 0.1molL 的NaOH和NH3H2O,哪种溶液中OH大?4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5把0.01mol

12、纯净的烧碱固体分别投入下列100mL的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明显变化的是( )A0.5mol/L的硫酸 B0.5mol/L的醋酸溶液 C0.25mol/L的盐酸 D0.25mol/L的硫酸铜溶液训练系统地归纳总结知识能力。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平衡移动的运用2主要板书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一定条件下,当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例: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2电离平衡的特点“动” “等” v(电离)=v(结合)0“定” 各微粒浓度不在变化“变”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

13、就会移动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六教学反思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学中安排了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复习化学平衡知识,尽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联系化学平衡的学习方法进行讨论、分析、类比、推理、迁移到电离平衡的学习上,建立起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寻求规律,获取知识,完善对化学平衡的系统认识。有条件的学校与教师,可使用电教手段,借助电脑动画,形象直观地模拟演示醋酸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特征,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