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6856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卫版 刚地弓形虫(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3,一、形态,二、生活史,三、致病,五、流行与防治,四、实验诊断,概述,4,概述,呈世界性分布。 寄生于人和多种恒温动物及少数变温动物的有核细胞内。 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及中间宿主,人和多种动物作为中间宿主。 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弓形虫病。,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5,一、形态,生活史过程中主要阶段有: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寄生于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是假包囊内速殖子和包囊内缓殖子的统称; 香蕉形或新月形,一端较尖,一端较圆,一边扁平,一边隆起; 速殖子长47 m,最宽处24 m。 核位于虫体中央。,6

2、,一、形态,弓形虫滋养体,瑞氏染色,荧光染色,7,一、形态,由于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的大量速殖子(假包囊内的滋养体称作速殖子)聚集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将宿主的细胞核挤向细胞膜,宿主的细胞膜看似虫体的囊壁,故称假包囊。,8,一、形态,在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组织内弓形虫繁殖速度较慢,形成球形或近球形包囊,直径50100 m,其外具有一层弹性的囊壁,内含多个缓殖子(包囊内的滋养体称作缓殖子)。,缓殖子数量较少的包囊,缓殖子数量较多的包囊,9,一、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大小1012 m,具两层光滑透明的囊壁,其内充满均匀小颗粒。成熟卵囊内含2个孢子囊,分别含有4个新

3、月形的子孢子。,10,一、形态,在猫科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发育增殖,成熟的裂殖体为长椭圆形,内含429个裂殖子,以1015个居多,呈扇状排列,裂殖子形如新月状,前尖后钝,较滋养体为小。,11,一、形态,配子体有雌雄之分。雌配子体呈圆形,成熟后发育为雌配子,其体积可不断增大达1020 m,核染成深红色,较大,胞质深蓝色;雄配子体量较少,成熟后形成1232个雄配子,其两端尖细,长约3 m。,12,二、生活史,刚地弓形虫生活史,13,生活史要点,二、生活史,1. 感染阶段 卵囊、假包囊、包囊 2. 感染方式 卵囊经口 假包囊、包囊经口或皮肤破口、胎盘 3. 两种宿主 终宿主猫和猫科动物 中间宿主人

4、、动物(猪、牛、羊、鼠等) 4.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猫和猫科动物 无性生殖人和动物(包括猫) 5. 对中间宿主和寄生的细胞选择极不严格,14,三、致病,弓形虫的致病作用与虫株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 (1)虫株的毒力:虫株有强毒株和弱毒株之分。毒力表现为侵袭力、繁殖速度、包囊形成与否、致死率等。 (2)宿主的免疫状态:弓形虫为机会性致病原虫。 免疫功能正常: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慢,形成包囊,宿主一般无临床表现(隐性感染)。 免疫功能异常:弓形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较快,形成假包囊,并使被寄生的有核细胞破裂,释放出滋养体及新陈代谢产物(毒素),侵犯并损伤新的宿主细胞,宿主出现临床。,15,三、

5、致病,(1)先天性弓形虫病 母亲怀孕期间将体内感染的弓形虫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的疾患。 对优生优育构成严重威胁。,16,三、致病,临床表现: 畸胎、死胎、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先天性弓形虫病,17,三、致病,(2)获得性弓形虫病 食入包囊、卵囊,或速殖子经皮肤、黏膜侵入而感染。 1)免疫力正常受染者:多为隐性感染,感染者一般无症状。弓形虫在细胞内寄生,以包囊的形式出现,局部可有慢性炎症。 2)免疫力低下受染者出现急性弓形虫病,可引起: 淋巴结炎 弓形虫脑炎 弓形虫眼病 肝炎、肌炎、心肌炎、肺炎等。,18,三、致病,淋巴结肿大 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见于颌下和颈

6、后淋巴结。较硬,有橡皮样感,伴有长时间的低热、疲倦、肌肉不适。,耳后淋巴结肿大,19,三、致病,弓形虫脑炎 发热、头痛 90%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定位症状(抽搐、偏瘫、失语) 脑水肿样症状(精神错乱、痴呆、昏睡、昏迷),弓形虫脑炎,20,三、致病,弓形虫眼病 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可见手抓眼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出现斜视、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等,多为双侧病变。,弓形虫眼病,21,三、致病,HIV感染者的获得性弓形虫病 单一器官受累(孤立性): 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 多个器官受累(播散性):见于免疫功能异常者。 脑(88.3% )、心肌(85.0%)、肺(58

7、.3%)等; 5个以上器官(36%); 最多可累及16个器官。,弓形虫肺部感染病理组织切片,22,四、实验诊断,涂片染色法:取患者的体液或活组织穿刺物涂片,经吉姆萨染液染色后查滋养体,但阳性率不高。 动物接种:涂片染色法检查结果为阴性者,取剩余体液或活组织穿刺物,接种易感动物,一周后剖杀,取腹腔液镜检。 细胞培养法:取上述样本进行细胞培养,检查滋养体。,23,四、实验诊断,染色试验(dye test) 阳性率不高 IFA IgM(78天出现)、IgG(晚些) IHA ELISA IEST,染色试验,近年来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早期诊断价值的PCR和DNA探针技术开始试用于临床。,24,四、实

8、验诊断,X线或CT等可显示脑部病变,肺弓形虫病,脑弓形虫病,脑弓形虫病,25,五、流行与防治,造成流行的原因: (1)生活史中有多个感染期,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中间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均可互相传播; (2)对中间宿主选择性不严格,与人关系密切的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性; (3)虫体(卵囊)在宿主体内存活时间长,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也强。,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感染,人群感染率为25%50%,多数属于隐性感染。,26,五、流行与防治,流行环节 (1)传染源:猫及其他猫科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而猫则为重要传染源;其次为家畜(猪、牛、羊)、家禽(鸡鸭等)。 (2)传播途径:口、胎盘、皮肤。,27,五、流行与防治,流行环节 (3)易感人群 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 孕妇易感性比常人高 胎儿和幼儿易感性比成年人高 免疫功能功能受损或缺陷者易感性增加,28,五、流行与防治,(1)治疗病人:乙胺嘧啶、磺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孕妇应使用螺旋霉素治疗。 (2)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肉类的检疫。 (3)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