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840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二级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答辩后修改稿附答辩准备注意事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军校学员因操行评定不理想导致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姓名:*单位:*大学*医学系摘要:本案是对我校学员刘某因操行评定不理想而致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临床资料表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由自尊心受到打击引起,根源是不合理信念。主要临床症状为:明显的焦虑、烦躁、抑郁、苦闷、失眠、偏头痛;自知力完整,有较好的求助愿望。根据病与非病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技术治疗,经过四次心理咨询后,建立起合理认知,焦虑情绪缓解。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属成功咨询案例。文章正文,四号宋体字,行间距固定值22磅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 焦虑 抑郁 合理

2、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刘某,女,20岁,大学三年级学员。出生地:云南昆明。身高1.68米,发型蓬松卷曲,体态正常。个人成长史:出生在在城市,9个月即被送往农村姥姥家寄养,14岁返回昆明上初中,18岁考入军校。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有一妹18岁,跟随父母在城市长大。其父母均为高级工程师,父亲性情急躁,任劳任怨,母亲严厉,不苟言笑,父母感情不是很和睦。求助者从小就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小学及中学习都很优秀,初中从农村接回昆明后,由于个性刚强倔强与母亲不合,迄今对母亲仍有恨意。求助者诉说其母偏心妹妹,对妹妹关心备至,对求助者有虐待史。与同学交往关系良好。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

3、精神疾病历史。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急躁、焦虑,有一定自制力,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4.身体状态:入学和参军体检身体健康,近来经军人门诊部和西南医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焦虑、烦躁、抑郁、苦闷、偏头痛,难以入睡、伴夜间恶梦,近3周。求助者主动前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我是一个从小就很独立很要强的人,不管学习或是劳动,从小就不怕吃苦,总是勤奋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在中学和小学,我总是被评为“三好学生”。但现在的军校里,因为我从不围着班干部和队领导转悠,队领导总是把好处给那些拍他们马屁的人,这种情况使我想起在家里我不

4、会在父母面前卖乖,父母总是偏向我妹妹。3周前,队干部在全班公布了上一学期末的个人操行评定结果,我居然被评为“中”,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我学习、集体活动、出操、队列、内务等哪方面都不差,怎么就被评为“中”呢!按惯例,操行评定一般不会给出“差”,所以我的这个“中”就等于“差”。我找队领导论理,但新调来的这个教导员就是挑我的毛病,说我烫发不符合军容风纪的要求,我早就跟他说过我的卷发是天生的!气得我跟他冒火吼叫。这件事情过去了,本来心里不想再去想了,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来气,烦这里的一切。最近2周感到焦虑、郁闷、愤怒加重,感觉不想呆在寝室,在教室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感觉队干部对自己不公平,现在看到

5、队干部以及操行评定为“优”的同学心里就有气,就想发脾气。近1周来,除了上述烦闷之外,出现偏头痛,晚间入睡困难,有时做恶梦。去军人门诊部和*医院检查,也没有检查出来什么异常。 求助者非常希望能尽快恢复心理平静,早日地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三观察和他人反映1.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衣着整洁,表情焦躁。语言表达清楚,声音洪亮,语速快,到激动处就变得烦躁不安,最后竟然泪流满面。思维清晰,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强烈的求助意愿。2.同学介绍:该学员很直爽外向,和大家打成一片,与同学关系尚可,但有时候被惹着了容易冒脾气。3周前去了教导员那里回来之后大哭了一场,最近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每天还是和大家一起

6、上课、参加其他集体活动。3.队领导介绍:该生学习勤奋,对班里的各项活动也挺热心,但过于看重操行评定结果,为这事找过我,我跟她解释上学期的操行评定,按规定评“优”比例不得超过20%,评“中”和“差”比例不得低于20%,无论整个班级表现如何,总有人要评上“中”啊。她对结果不满意,发脾气、情绪不大好。4.心理测验结果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得分:P:67;E:60;N:74;L:20。人格朴实、偏外向不稳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按照中国常模,总分69,超出分界值准分19分,属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分56,超超出分界值3分,属轻度抑郁。四心理评估与诊断求助者刘某目前主要问题是:焦

7、虑、烦躁、抑郁、失眠、偏头痛等。其自知力完整、求治欲强、态度恳切。她所陈述的主要问题与其同学及队领导提供的情况吻合,表明所得资料是可靠的。根据所获得的资料,我们可做下述分析和诊断:1. 排除精神病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问题不属于精神疾病。理由是:求助者主客观统一,表现在问题的出现有一定的诱因(操行评定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等,能主动寻求咨询员的帮助。其紧张焦虑的情绪表现和认知、意志三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协调一致的。其人格特征相对稳定。另外,时间只有3周小于1个月,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严重。其生理功能也基本正常。因此,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正常范畴。2. 排除神经

8、症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时间与表现形式与心理因素联系紧密,有具体明确的对象和固定内容,焦虑症状并没有泛化,社会功能尚保持较好,故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心理测验结果和其他相关资料也显示求助者有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但没有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如严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行动迟缓、早醒及消极念头等,可以排除抑郁症。3. 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烦躁等症状是由现实因素激发而产生的,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为常形冲突;从病程来看只有3周,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时间短;从严重程度来看,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9、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4.诊断结果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求助者出现的焦虑、抑郁、失眠等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2)焦虑、抑郁情绪持续时间短,只有3周。3)其正常生活、学习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严重。4)情绪反应尚未泛化。5). 心理测量结果及相关资料支持本诊断。原因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生物因素:本例中除了求助者是20岁女孩,无其他生物因素方面的原因。)社会因素:面对军校生活、学习、训练等各项管理,加上自己对自己过高的期望,求助者承受较强的心理压力。在客观上操行评定制度也有不合理之处,按百分比把一个群体的操行评定为“优良中差”不同档次,

10、据此给学生贴上标签,会导致群体内不良竞争,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心理压力。)心理行为方面因素: 认知因素:对操行评定认知的偏差,把评定结果看得过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情绪情感表现:被焦虑情绪所困扰,找队领导论理受阻,缺乏其他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早期成长因素:以往的成长经历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即母亲从小把她送回农村寄养,缺乏母爱,求助者认为母亲偏心她的妹妹,至今对母亲仍有恨意,与妹妹关系冷淡。求助者可能把早期经历对父母的愤恨情绪和对妹妹的嫉妒投射到队干部以及寝室同学身上。 个性因素:个性特征争强好胜、自尊心太强,人格偏外向不稳定,性格急躁、容易发脾气。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评估、诊断和心理

11、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与求助者协商,针对其目前问题及造成的影响,确定以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减轻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认知。近期目标:消除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改变认知模式,从而使求助者正常学习生活。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达到人格完善,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六咨询方案的制定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气氛下,咨询师与求助者商定了双方认同的咨询方案。主要涉及咨询方法、双方责权、咨询时间等方面的内容。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求助者的问题根源是不合理信念导致焦虑和抑郁。确定对该求助者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辅以

12、放松训练控制焦虑,辅以NLP法消除幼年情结。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她解决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而非事件本身。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认知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该理论操作方案是:通过与求助者交流,找出他情绪困绕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帮助求助者领悟他的情绪问题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念(B)造成的,使其放弃不合理信念(B),从而改善情绪及行为

13、反应。放松训练:其原理就在于放松和焦虑不能同时并存,通过自我调整训练,由身体放松进而导致整个身心放松,可对抗由于心理应激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紧张反应,从而消除焦虑情绪。该案例焦虑显著,神经属于不稳定外向类型,特别需要放松训练。拟采用综合放松治疗法, 将呼吸放松训练、音乐放松训练、冥想放松训练和肌肉放松训练等各种效果显著的放松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得到更深的放松效果。NLP宽恕法:NLP的意思是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即“身心语言程序法”。Neuro(脑神经),意为“身心”,指的是我们的头脑和身体经由我们的脑神经系统联结在一起,控制我们的感觉器官去维持与世界的联系

14、。Linguistic(语法),指的是我们的头脑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机制所用的语言模式,经由姿势、手势、习惯等无声语言显示我们的思考模式、信念及内心种种状态,从而与别人作出相互影响。Programming(程序),指的是我们的意念、感觉和行为只不过是习惯性的程序,可以经由提升我们思想”的软件而行以改善,凭借改善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重复程序,我们便能在行动中取得更满意的效果。总之,NLP是关于人类行为和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由于把焦点放在“解决”而不是“问题”上,相信每个人都想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强调受导者已经拥有所需的能力,注重“整体平衡”,所以NLP法简快有效。NLP宽恕法的作用在于对于一个人

15、或事引起的不良情绪,必须有新的不同的能力对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对母亲的怨恨和对妹妹的嫉妒一直困扰本案例求助者,拟采用NLP宽恕法化解这一情结。同时正确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倾听等咨询技术,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 明确在实施咨询方案时求助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原理和过程;(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求助者有权提出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7)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内容;(8)尊重咨询师,具体表现在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