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6837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定期考核模拟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A1型题1温经汤的功用是A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B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C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D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E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2补阳还五汤黄芪的配伍意义是A补气行血 B补气生血 C补气利水 D补气固表 E补气升阳 3主治下焦蓄血证的方剂是A复元活血汤 B补阳还五汤 C桂枝茯苓丸 D血府逐瘀汤 E桃核承气汤 4主治胸中血瘀证的方剂是A复元活血汤 B补阳还五汤 C桂枝茯苓丸 D血府逐瘀汤 E桃核承气汤 5治疗下焦瘀热所致之血淋尿血,宜选用A十灰散 B止嗽散 C咳血方 D四生丸 E小蓟饮子 6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功用的方剂是A枳实消痞丸 B厚朴温中汤 C瓜蒌薤白白酒汤 D半夏厚朴汤 E

2、柴胡疏肝散 7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A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B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C降气化痰,益气和胃 D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E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8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A厚朴 B白术 C生姜 D半夏 E茯苓 9开窍剂的使用时需注意A热闭者宜温开 B寒闭者宜凉开 C若见汗出肢冷、呼吸气微、口开目合、脉微欲绝者,急用开窍剂 D阳明腑实证见神昏谵语者,可选用寒下剂合开窍剂 E开窍剂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 10治疗单纯疱疹病毒的首选药物是A甲硝唑 B氟康唑 C病毒唑 D咪康唑 E阿昔洛韦 11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各种癣的药物是A氟康唑 B咪康唑 C特比萘芬 D制霉菌素 E氟胞嘧啶 12

3、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天王补心丹 D当归六黄汤 E朱砂安神丸 13天王补心丹中配伍茯苓意在A宁心 B健脾 C消痰 D渗湿 E利水 14益气升阳法的代表方剂是A固冲汤 B玉屏风散 C补阳还五汤 D当归补血汤 E补中益气汤 15治虚寒泻痢、滑脱不禁之良方是A一贯煎 B牡蛎散 C真人养脏汤 D右归丸 E止嗽散 16主治体虚自汗、盗汗方剂是A一贯煎 B牡蛎散 C真人养脏汤 D右归丸 E止嗽散 17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是A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B益气健脾,缓急止痛 C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D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E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18固涩剂常见临床表现A自汗 盗汗 B久

4、咳 久泻 久痢 C遗精滑泄 D崩漏 带下 E以上皆是 19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A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E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20补中益气汤功用是A益气补血,健脾温阳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健脾养胃,渗湿和中 D补中健脾,升阳举陷 E补中健脾,渗湿止泻 21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22炙甘草汤的功用是A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B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C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D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E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23归脾汤的功用是A健脾养心,

5、益气摄血 B健脾益气,宁心安神 C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D健脾升阳,渗湿止泻 E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4归脾汤中配伍茯苓意在A利水消肿 B健脾渗湿 C宁心安神 D渗湿止泻 E涤痰除饮 25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26大柴胡汤的功用是A疏肝止痛,清热泻结 B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C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D解肌疏表,清泻里实 E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27葛根芩连汤适应的病证是A协热下利 B脾虚泄泻 C热毒血痢 D暑湿吐泻 E湿热痢疾 28表里双解证适用于A表实里虚证 B表虚里实证 C表寒里热证 D表热里寒证 E以上皆是 29四逆汤的组成药物是A附子干姜甘草 B附子肉桂

6、干姜 C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D桂枝附子细辛甘草 E肉桂附子细辛甘草 30理中丸的功用是A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B健脾益气,养胃和中 C温中健脾,和里缓急 D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E温中祛寒,和胃止呕 31理中丸的君药是A白术 B干姜 C人参 D炮附子 E炙甘草 32香薷散的功用是A祛湿化浊,理气宽中 B散寒解表,化湿和中 C解表散寒,理气和中 D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E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33清暑益气汤的功用是A益气养阴,清透暑热 B清暑除烦,益气和胃 C清暑利湿,益气和胃 D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E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34香薷散主治A阴暑 B暑湿证 C暑热气津两伤证 D暑热证 E阳暑 35香薷散中香薷

7、的功用是A行气化湿,健脾和中 B清热解暑,养阴生津 C解表化湿,祛暑生津 D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E解表化湿,清热除烦 36青蒿鳖甲汤中青蒿与鳖甲的配伍意义是A除烦坚阴,润燥降火 B养血育阴,益气固表 C滋阴退热,泻火除烦 D益气养血,育阴清热 E滋阴清热,内清外透 37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A凉血止痢 B滋阴泻火 C滋阴养血 D养阴透热 E泄热除烦 3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仙方活命饮组成药物的是A连翘、荆芥、木香 B贝母、乳香、没药 C防风、甘草节、皂角刺 D赤芍、防风、天花粉 E金银花、白芷、穿山甲 39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相伍之意为A清营凉血,滋阴养血 B益胃生津,凉血宽胸 C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8、D清热凉血,养阴润燥 E泻火除湿,滋阴凉血 40苇茎汤的功用是A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B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C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D辛凉宣肺,清肺平喘 E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41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A清热生津 B清热燥湿 C清上泄下 D泻火解毒 E泻火通便 42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A四逆散 B逍遥散 C达原饮 D痛泻要方 E大柴胡汤 43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A疏肝解郁 B疏郁透邪 C散肝舒脾 D清利头目 E疏肝散热 44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A疏肝解郁,益血健脾 B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C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D清热利湿,逐瘀退黄 E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45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是A四逆散 B

9、逍遥散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半夏泻心汤 46功用为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方剂是A大承气汤 B黄连解毒汤 C五味消毒饮 D清瘟败毒饮 E大黄牡丹汤 47麻子仁丸适用于A气虚便秘 B阴虚便秘 C阳虚便秘 D血虚便秘 E燥热伤津便秘 48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大黄 B枳实 C当归 D杏仁 E芍药 49温脾汤的功用是A温中健脾,行气除满 B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C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D温脾散寒,消食止泻 E温脾暖胃,化湿和中 50大黄牡丹汤的组成药物除大黄、牡丹皮外,其余的是A桃仁 红花 赤芍药 B连翘 贝母 炙甘草 C赤芍 连翘 金银花 D桃仁 芒硝 冬瓜子 E连翘 甘草 金银花 51泻下剂应

10、用时需注意A凡有虚证者,必不可使用泻下剂 B邪实而正虚者,治宜攻补兼施 C产后可予适量泻下剂,以助袪恶露 D泻下剂可用于表证未解,里证已成之时 E得效后需酌情再服,务必尽其药力,以防留邪 52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芍药、甘草 B茯苓、半夏 C生姜、大枣 D杏仁、半夏 E半夏、生姜 53桂枝汤的功用是A发汗解表,透营达卫 B发汗解表,调和营卫 C发表散寒,调畅营卫 D散寒解表,调和营卫 E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54麻黄汤的功用是A散寒解表,止咳平喘 B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C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D祛痰止咳,降气定喘 E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55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A散寒解表,祛风除湿 B发汗解表,疏

11、风止痛 C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D宣肺散寒,除湿止痛 E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56小青龙汤的功用是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解表化饮,降气平喘 C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D温肺化痰,降气定喘 E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57桂枝汤中具有调和营卫作用的配伍是A桂枝与生姜 B桂枝与芍药 C大枣与甘草 D生姜与甘草 E芍药与大枣 二、A2型题1患者男性,28岁。经常出现规律性上腹痛3年,空腹发作,夜间更重,进食可缓解,服抗酸药可止痛。最可能的诊断为A胃溃疡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C复合性溃疡 D十二指肠壅积症 E胃黏膜脱垂症 2患者,男,55岁。持续性上腹隐痛3个月,多次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食欲不振,消瘦。体检:面色

12、苍白,上腹部有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下述哪项检查对确诊有帮助A纤维胃镜加活检 B肝放射性核素扫描 CB型超声检查 D血清胃泌素测定 E胃酸测定 3患者男性,35岁。现脘膈痞闷,呕吐痰涎,进食发噎不利,口淡纳呆,大便时结时溏,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其治疗方法为A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B理气化痰,消食散结 C燥湿健脾,消痰和胃 D理气活血,软坚消积 E清热燥湿,消痰和胃 4男性,45岁。患胃溃疡已6年,近1个月来腹痛变为无规律,恶心,腹胀,进食后为甚。胃肠钡餐X线检查,胃窦部可见黏膜增粗,并有一0.4cm0.3cm龛影,胃酸正常。本病例可能是A胃溃疡恶性变 B胃溃疡合并慢性胃炎 C复合性溃疡 D胃溃疡合并黏膜脱垂 E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 5一男性患者,55岁,进行性厌食和上腹部胀痛,面色苍白,日益消瘦,下肢水肿,肝功能正常,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尿常规未发现异常。其可能诊断为A慢性胃炎 B胃癌 C慢性肝炎 D胃溃疡 E骶瘫 6患者男性,50岁。肝硬化腹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