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66161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寄生虫学概述蠕虫概述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寄生虫学多媒体课件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MEDICAL PARASITOLOGY,山西中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TEACHING SECTION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SHANXI COLLEGE OF TCM,讲授:元海军,学习目的及要求 ,明确学习医学寄生虫学的目的,掌握寄生虫与宿生的相互关系,寄生生活、寄生虫、宿主等基本概念。 熟悉医学寄生虫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 了解寄生虫的流行和防治原则以及影响流行的因素,医学蠕虫的分类、形态特征与生活史类型。,学习重点及难点 ,宿主的四种分类 生活史的概念

2、寄生虫与宿生的相互关系,医学寄生虫学绪论,Medical Parasitology Introduce,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又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流行情况、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 ) 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 ) 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一、 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片利共生(共栖 Comm

3、ensalism) 特点: 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 也不受害。,寄生(Parasitism) 特点: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共生 (Symbiosis),概念: 寄生虫(parasite)宿主(host),互利共生(Mutualism) 特点:互相依赖,双方有利。,鮣鱼与大型海洋生物的共栖,白蚁与鞭毛虫的互利共生,体外寄生虫(蚊),体内寄生虫 (钩虫),上图:钩虫成虫寄生 在人体肠壁。 左图:钩虫幼虫在人 体肺组织内移行。,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过程。,宿主的分类( Types of Host ):,中间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

4、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些寄生虫成虫在人体寄生,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有保虫的作用,这种动物称保虫宿主。,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进入正常终宿主后,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终宿主,二、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对宿主 的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化学性与 免疫损伤,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 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 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型 型超敏反应:迟发型,抗体介导,T细胞和巨噬 细胞介导,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防御作用,也就是免疫应答反应,

5、表现为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寄生虫的反应。,免疫应答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力,它受遗传因素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对各种寄生虫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没有特异性。,皮肤、黏膜、胎盘等生理屏障 结构。,血液及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噬酸性粒细胞、NK细胞等介导的防御机制。,体液因素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宿主对某种特异性寄生虫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当再次接触或不断接触此种特定抗原时,宿主的免疫应答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的

6、。,寄生虫被彻底清除 寄生虫与宿主相持 寄生虫病,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三种结局,寄生虫抗原的分类,表面抗原 代谢抗原 虫体抗原,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寄生虫抗原激发宿主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处理与提呈 抗原的摄取、,细胞因子的产生 T细胞的激活和,免疫效应,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寄生虫感染免疫特点:,带虫免疫: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宿主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产生一定的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1、非消除性免疫,伴随免疫: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已有的成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但对再度感染时侵入的幼虫有一定

7、的抵抗力。,2、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其机制为:,组织学隔离 抗原的变异与伪装 抗原伪装与分子拟态 寄生虫干扰宿主的免疫功能, 影响对其的杀伤作用 封闭抗体的产生和可溶性抗原的封闭作用 免疫抑制活性,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水、土壤、食物、空气、媒介和直接传播,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与地理环境 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医疗设施和卫生保健等。,寄生虫病

8、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的特点,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内脏或皮肤 3、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引起疾病传播,危害人类健康与畜牧业生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有五种均为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中国五大寄生虫病分别为: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医 学 蠕 虫 学,Medical Helminthology,1. 医学蠕虫的分类,蠕虫(helminthes):是借助肌肉收缩做蠕形运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寄生于人体的蠕虫主要分为两个门三个纲,此外还有棘头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2. 医学蠕虫三个纲的主要形态鉴别,3. 根据蠕虫的生活史特点分为:,土源性蠕虫(直接型) 特点:不需要中间宿主,人直接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生物源性蠕虫(间接型) 特点:需要中间宿主,人感染源于另一种动物。如:丝虫、旋毛虫等。,课后复习:,1、四大宿主的概念 2、医学蠕虫的分类、形态特征与生活史类型,1、似蚓蛔线虫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 实验诊断、流行、防治 2、毛首鞭形线虫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 实验诊断、流行、防治,预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