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61335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规章制度集目 录1.学校教育信息化主要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2.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3.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4.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5.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检查与评价制度6.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制度7.学校学生网络文明公约8.学校网络中心管理制度9.学校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10.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11.学校电子备课室使用管理制度12.学校电子阅览室使用管理制度13.学校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学校信息化主要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为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实践,规范学校管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我校教育创新和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根据区教育局有关

2、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教育信息化专干、网络管理员、信息技术教师, 实行专人管理、职责到人。二、“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行区教育局信息化有关工作和拟订学校校园网络建设、网络安全及保密等有关规章制度,协助区教育局指导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三、负责策划、拟订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方案和长远规划,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四、负责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以及论坛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组织各版版主管理维护用户的发贴内容,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五、协助区教育局对全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做

3、好学校网络工程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工程监督和验收工作。六、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资源(包括VCD、DVD、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的开发、设计、制作和管理与维护;负责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七、负责学校“课堂实录”节目的摄像、编辑、制作,负责各类声像资料的建档和管理;负责指导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教学课例、优秀教案、教学课件等竞赛。八、带领学校全体教师为实现 “教学通”、“管理能”、“学习通”、“社区通”迈进。教育信息化专干岗位职责 (试行)一、负责拟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并负责检查、督促、落实。二、抓好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应用、研究工作。三、负责组织教育信息化

4、教研活动的开展,组织评审、推荐成果。四、负责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的管理。五、负责仪器设备的征定与发行,负责校内相关器材的收集整理。六、负责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各项竞赛工作。七、负责解决现代教育技术疑难问题。八、了解、掌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并指导教研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工作。九、收集整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技术资料、文字资料、电子资料,并做好建档工作。十、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的维护工作。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岗位职责(试行)一、负责学校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二、负责学生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工作。三、负责学生网络机房的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四、负责学生

5、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的指导工作。五、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项学生竞赛工作。 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扫描仪、实物展示台、中控台、扩音器、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网络系统、语音教学系统、广播系统及其他电子教学设施。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各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二、各功能室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

6、理。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四、各室主要责任人负责保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钥匙和密码,离职换岗时要办理好相关交接手续。五、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六、信息中心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不变。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由管理人承担;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八、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九、除学生网络机房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课外,学生不得使用学校信息化其它基础设施,必须在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使用其它基础设施。十、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十一、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十二、下班时一定要安全关闭信息化基础设施。十三、学校每学

8、期组织一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提升整体应用水平,我校特制定本培训制度。一、每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培训,每学期20课时,并纳入到校本培训当中统一管理。二、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列入期终考核目标管理,并推荐优秀教师外出学习。三、培训内容和考试内容均有计算机培训教师制定。四、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申请免培训,但必须参加每学期的水平考试。五、教师需经过专门培训合格才可使用所在教室的微机、投影仪。六、教师未经过培训使用电教器材而造成器材损坏,应由

9、教师本人承担经济赔偿。七、对已经过培训但还是在使用过程造成损坏,学校将具体调查情况,实事求是处理。八、培训人员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前将所有教师培训完毕,并经考核合格,登记造册,对中途来我校工作教师,应及时培训。九、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每位教师必须拿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等级计算机操作证,实行持证上岗。十、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的自修、自学,对表现突出者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为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方

10、面尽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制度:一、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可以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整个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二、学校建设好自己的校园专题网站,建设教师个人或课程专题网站,建设学生自建的跨学科的班级学习型主题网页。三、学校领导率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工作汇报、家长会议上使用自制的演示文稿讲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四、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各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五、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活动。六、教师应该把计算机当作

11、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使现有设备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每个教师根据自身水平在应用中提高,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自制多媒体课件比赛。七、对一些幻灯投影机、录像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电教器材,应经常性地使用,尽量的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占总课时的50%以上。八、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到学生机房上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期必需上学科整合研究课。九、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办公。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十一

12、、积极为区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提交资源数量不少五份。十二、学校对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表彰,并与年度考核评比相结合。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检查与评价制度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为了使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学校特制定本制度。一、 信息技术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目标从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这三方面出发,通过检查与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目标。二、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完善。三、 检查与评价需坚持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四、

13、采用多元检查与评价方法:答辩评价,要求学生把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完成的任务写成小论文,可以是几个学生为一小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组织答辩。操作评价:对不同年级学生制订不同的信息技术操作内容,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操作动手能力;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操作方法;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档案”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信息技术课“档案”,在这个特别的档案袋中,记录有学生信息技术成果,上信息技术课时对学生的观察所作的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定期展示档案袋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契机,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六、学生评价每期一次,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期终成绩,影响学生评优评先,

14、决定信息技术教师期终目标管理。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制度一、为规范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与管理工作,净化优化网络信息资源,促进学校办公、教学和科研信息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网络建设有序、健康发展,保护校园网用户的合法权益,特制定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办法:二、负责。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工作实行校、办两级管理,明确教育信息专干为主要工作负责人。三、学校信息中心统一领导学校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事务,对师生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四、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具体协调、管理校内网站和网页信息内容;协助相关部门及时更新、维护校园网主页数据和内容;负责校园网相关信息的审核、编辑、提交和发布

15、;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和培训,并指导其开展工作。五、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各类网上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更新本单位网站信息,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备份、保存和归类整理;负责检查与监管学校网站的信息,按照有关程序要求,及时处理各类有害或错误信息,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六、校园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己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和所提供的信息负责,并有义务向学校教育信息化专干报告任何违反网络信息管理的行为。七、凡利用校园网发布信息,须提出书面申请,由教育信息化专干签字,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备案,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布。网页或网站要记录必要的用户信息,并在显著的位置提示用户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校内网页或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包括BBS、公共留言板、论坛和聊天室等)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九、凡利用校园网以个人名义发布网页或网站,必须事先报经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审核,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方可发布,否则,一律删除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十、校园网发布的新闻和信息要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十一、任何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和设备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非法、黄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