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65919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综(七)教师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

2、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S 32 Cl 35.5K 39Fe 56 Pb 207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

3、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甘油是极性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错误;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2. 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B. EMS的处理可使DNA

4、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C. 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 EMS处理决定了水稻的进化方向【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使鸟嘌呤变成7G,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EMS能使鸟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在DNA复制后可以实现碱基对的替换,在第二代DNA中就实现了将GC置换成了AT,B正确;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但仍然是嘧啶与嘌呤配对,所以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仍是相等的,C错误;水稻的进化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相同,与EMS处理造成的是基因突变方向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3. 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

5、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B. 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C.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 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答案】C【解析】当光照强度为零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零,A错误;细胞代谢中,当底物浓度为零时,代谢速率为零,B错误;萌发的种子开始由于代谢作用急剧增强,自由水含量增加,而后由于代谢作用强度维持在一定范围中,故自由水含量近似不变,C正确;红细胞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但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其进行无氧呼吸,故其呼吸作用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D错误。4. 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

6、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 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 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D. 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会导致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组织液中大部分物质直接渗回血浆,少数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B正确;机体严重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C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进行,D错误。5.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

7、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指标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光补偿点(molm-2s-1)140663722光饱和点(molm-2s-1)14251255976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 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 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 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答案】

8、D【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140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除了进入线粒体外,剩余的排出细胞外,A错误;当光照强度小于1255时,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有机物的制造量,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D正确。6. 某遗传病由单基因控制,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现在国家政策鼓励生二胎,请你为他们测算风险值,以下测算中计算错误的是A. 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9B. 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则两个

9、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C. 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8D. 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答案】A【解析】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由此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妻双方均有2/3的可能性为杂合子,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2/3)(1/4)=1/9,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1/9=8/9。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8/9)(8/9)=17/81,A错误;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相同,则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B正确;如果他

10、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则可以确定双亲均为杂合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或患病男孩的概率均是(1/4)(1/2)=1/8,C、D正确。7化学与航空、航天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用于制造轻合金,是制造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B高纯度硅制成的光电池,可用作火星探测器的动力C聚酯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制作宇航服D高温结构陶瓷耐高温、耐氧化,是喷气发动机的理想材料【答案】C 【解析】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乙烯和溴乙烷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花生油和玉米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C天然气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D分子式为C

11、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4种【答案】D 【解析】A项,溴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错;B项,花生油和玉米油均属于植物油,均是不饱和酯类,故错;C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H2和CO,不是烃,故错。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4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B10 g浓度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1.2NAC将2 g H2分别与足量的Cl2和N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均为2NAD1 mol Fe(OH)3与含3 mol HI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所含I-的数目为3NA【答案】B【解析】A项,1 mol白磷中含6 mo

12、l共价键,1 mol甲烷中含有4 mol共价键,故错;C项,3H2+N22NH3为可逆反应,2 g H2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故错;D项,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被氧化为I2,故I-的数目小于3NA。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中物质中物质预测中的现象A浓盐酸xMnO2产生黄绿色气体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酸化的FeCl2溶液H2O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有气泡产生DFe2(SO4)3溶液铜粉溶液变蓝色、有黑色固体产生【答案】C【解析】浓盐酸和MnO2在常温下不反应,中不会产生Cl2,A项错误;常温下,Al在

13、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会产生红棕色气体,B项错误;酸化的FeCl2溶液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2+H2O2+2H+2Fe3+2H2O,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生成的Fe3+又能催化H2O2的分解:2H2O22H2O+O2,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C项正确;Fe2(SO4)3溶液与铜粉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没有黑色固体产生,D项错误。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图3表示等质量的钾、

14、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则甲为钠D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答案】C【解析】图1中的反应可表示为2H2(g)+O2(g)2H2O(g)H=-483.6 kJmol-1,由于反应生成的是气态水,所以H2的燃烧热大于241.8 kJmol-1,A项错误;压强不同,反应2A(g)+2B(g)3C(g)+D(s)达到的平衡状态不同,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不同,B项错误;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钾的反应速率快,但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小,所以图3中乙为钾,甲为钠,C项正确;由图4可以得出,酸性:HAHB,所以

15、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D项错误。12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X2-和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W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多种BX的氢化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Y单质可通过电解Y的氯化物获得DW与Z形成的化合物WZ2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W为碳、X为氧、Y为镁、Z为硫。B项,X的氢化物有H2O和H2O2,其中H2O2分子中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OO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HO键)。13Fe(CN)63-可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自身被还原为Fe(CN)64-。 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 加以处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Fe(CN)64-e-Fe(CN)6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