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5826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都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项目名称商都县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二、建设地点商都县七台镇新民东路3、 建设单位商都县华都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四、评价机构内蒙古八思巴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五、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商都县七台镇新民东路,锅炉房建筑面积2000m2,安装10.5MW锅炉一台,29MW锅炉一台,58MW锅炉一台(规划备用);新建储煤棚1200m2,灰渣库360m2,办公用房150 m2;铺设供热管网12km。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已安装两台锅炉,目前有一台58MW锅炉及项目配套的燃煤储库、灰渣库、三台锅炉脱硫除尘设施等工程需

2、要补充建设,在此对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简要论述: 6.1.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对施工中土石方开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适当洒水降尘,及时清除路面渣土,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雨季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可将施工扬尘的影响降至环境和周围人群可承受的程度。6.1.2水污染防治措施 厂区建设施工作业中工作人员会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厂区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6.1.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中产生一些建筑弃渣,临时堆放期间堆置于施工围栏内,预留遮盖措施,定期送垃圾处理场。场地基础工程挖土方量与回填土方量就地平衡,无外运弃土。施工期生活垃

3、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6.1.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厂区施工作业中使用的工程机械,噪声强度为8095dB(A),施工中对高噪声设备和作业合理布局,避开噪声敏感点,避免夜间、午休时间使用高噪声设备施工。(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6.2.1废气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烟气中的SO2、NOx、烟尘以及燃料煤储棚、辅料库、灰渣场、上煤系统产生的无组织粉尘。 根据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乌政发【2014】13号:加快热力管网建设,积极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

4、源替代,加快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淘汰。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供暖和工业燃煤小锅炉淘汰。全面改造工业燃煤锅炉,加强烟气治理,规模在20蒸吨/小时及以上的锅炉应安装除尘、脱硫设施,确保污染物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到2015年底,大型煤堆、料对全部实现封闭存储。到2014年底前,完成PM2.5监测站能力建设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设。 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要求新建锅炉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要求的排放限值,烟尘排放限值为50mg/m3,SO2排放限值为300mg/m3,NOX排放限值为300mg/m3。 本项目目前采取水浴除尘无

5、脱硫设施,不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排放限值要求。因此本项目为使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满足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相关要求,提出如下措施:对于锅炉烟气污染物,为使其达标排放,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双碱法脱硫;上煤系统采用封闭设计;燃料煤储存于封闭的煤棚中,并安装喷淋设施,定期洒水喷淋;生石灰和纯碱等辅料采用袋装,存放在封闭的辅料库中;粉煤灰采用拌湿出灰,和炉渣一同储存于封闭的灰渣储棚中,定期洒水抑尘。从生产工艺设计和废气污染防治角度看,其措施考虑是充

6、分的,也是可行的,在下一步的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应予以认真落实到位。 6.2.1.1锅炉大气污染物的防治对策 1、烟尘防治措施 本项目除尘措施采用对颗粒物有较高去除效率的高效布袋除尘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含尘气体由灰斗上部进风口进入后,在挡风板的作用下,气流向上流动,流速降低,部分大颗粒粉尘由于惯性力的作用北分离出来落入灰斗。含尘气体进入中箱体经滤袋的过滤净化,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上箱体,由出风口排出。随着滤袋表面粉尘不断增加,除尘器进出口压差也随之上升。当除尘器阻力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发出清灰指令,清灰系统开始工作。首先电磁阀接到信号后立即开启,使小膜片上部气室的压

7、缩空气被排放,由于小膜片两端受力的改变,使被小膜片关闭的排气通道开启,大膜片上部气室的压缩空气由此通道排出,大膜片两端受力改变,使大膜片动作,将关闭的输出口打开,气包内的压缩空气经由输出管和喷吹管喷入袋内,实现清灰。当控制信号停止后,电磁阀关闭,小膜片、大膜片相继复位,喷吹停止。 高效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可达到99%以上,颗粒物的排放浓度为13.16mg/m3,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50mg/m3的标准限值。 2、SO2防治措施 本项目脱硫采用双碱法。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

8、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 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

9、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脱硫渣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

10、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脱硫反应: 2NaOH +SO2 Na2SO3 +H2O(1) Na2SO3+SO2+H2O2NaHSO3(2) 其中: 式(1)为启动阶段NaOH溶液吸收SO2的反应; 式(2)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二、氧化过程(副反应) Na2SO3+1/2O2Na2SO4(3) NaHSO3+1/2O2NaHSO4(4) 三、再生过程 Ca(OH)2+Na2SO32NaOH+CaSO3(5) Ca(OH)2+2NaHSO3Na2SO3+CaSO31/2H2O+

11、3/2H2O(6) 四、氧化过程 CaSO3+1/2O2CaSO4(7) 式(5)为第一步再生反应,式(6)为再生至pH9以后继续发生的主反应。脱下的硫以亚硫酸钙、硫酸钙的形式析出,然后将其用泵打入石膏脱水处理系统,再生的Na2CO3可以循环使用。 本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以石灰浆液作为主脱硫剂,钠碱只需少量补充添加。由于在吸收过程中以钠碱为吸收液,脱硫系统不会出现结垢等问题,运行安全可靠。由于钠碱吸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的速率比钙碱快很多,能在较小的液气比条件下,达到较高的二氧化硫脱除率。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1)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

12、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2)吸收剂的再生和脱硫渣的沉淀发生在塔外,这样避免了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操作费用;同时可以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空塔,使系统更紧凑,且可提高脱硫效率; (3)钠基吸收液吸收SO2速度快,故可用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在85%以上; (4)对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而言,可提高石灰的利用率。 缺点:Na2SO3氧化副反应产物Na2SO4较难再生,需不断的补充Na2CO3而增加碱的消耗量。另外,Na2SO4的存在也将降低石膏的质量。 在运行过程中为保证可靠的脱硫效率,可根据回液中的pH值

13、的变化改变加碱量。从脱硫塔中流出的回液沟槽加装加药计量罐,按回流亚硫酸钙浓度定量加入石灰乳溶液以置换硫酸钠。 本项目建成运行时SO2产生浓度为599.13 mg/m3,采用的双碱法脱硫脱硫效率可达到85%,SO2排放浓度为89.87 mg/m3,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300 mg/m3,达标排放。 3、 汞及其化合物防治对策 烟气中的汞主要集中在亚微米级的细分尘上,汞的排放控制主要采取与脱硫除尘的协同控制,根据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般而言,静电除尘器可脱除30%的汞,布袋除尘器可脱除70%的汞,湿

14、法脱硫装置可脱除90%的汞。因此本项目脱除汞的效率为97%,本项目汞及其化合物的产生浓度为0.0323mg/m3,排放浓度为0.00097mg/m3,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0.05mg/m3,可达标排放。 4、锅炉烟囱高度可行性分析 机械通风时烟囱的主要作用是使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满足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和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中有关规定确定烟囱高度。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总容量按表7.2-3 确定。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

15、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45m。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 以上。 本项目供热站锅炉房总热容量大于40t/h,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本项目锅炉房烟囱最低高度在本次环评中进行核定。烟囱高为45m,出口内径为1.6m。按锅炉房热容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的绝对最大地面浓度来确定其合理性。 PM10、SO2、NOx 最大地面浓度分别为:0.000689mg/m3、0.094161mg/m3、0.1743mg/m3,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限值。 本项目供热站烟囱周围半径200m 内最高建筑物为锅炉房,高度为15m,烟囱高出锅炉房高度3m 以上。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供热站烟囱高度可行。 6.2.1.2 扬尘污染防治对策 1、储煤棚粉尘 由于商都县的年均风速较大,如果采用露天堆存的方式,将会产生扬尘污染,同时损失部分燃料,因此,本项目将建设燃料储棚,采用轻钢结构,以四周、房顶全封闭的方式,使储棚中不受风速影响,降低燃料起尘率,可有效减少来自原料堆存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同时设置洒水喷淋装置,定期定点进行洒水喷淋,可有效抑制粉尘产生。因此本项目采用封闭储棚储存燃料煤料是可行的。2、辅料库粉尘 本项目辅料主要为生石灰和纯碱,辅料入厂时均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