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547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设计文件模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硚口区行政中心(修改稿)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6年10月17日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硚口区新行政中心基坑支护设计任务号:2006-11 图别: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总工程师: (签章)审 核: (签章)设 计: (签章)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6年10月17日第一部分 工程条件和设计计算第一章 设计依据和工程概况1.1设计依据1.2工程概况1.3基础结构概况1.4基坑概况第二章 场地周边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1场地周边环境2.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2.3与基坑有关的地层描述场地地层结构与特征2.4含水层的类型和性质2.5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勘察报告提供的基坑支

2、护设计参数表第三章 设计思路及方案比选3.1基础及地下结构的特征分析3.2基坑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应注意的地层3.3地下水特征分析3.4基坑周边环境特征分析、预测3.5基坑安全等级划分3.6基坑设计重点考虑问题 3.7基坑支护及地下水控制思路 第四章 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控制设计4.14.2地层参数4.3基坑支护设计说明4.4支护结构设计4.5基坑支护施工说明4.6地下水控制第五章 土方开挖、运输、工况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5.1基坑支护土方开挖要求5.2施工工艺要求5.3基坑开挖注意事项5.4关于施工措施第六章 基坑监测要点6.1基坑监测概述6.2监测项目的选择6.3监测点布置6.4监测周期6.5允许

3、变形值和报警值6.6其他建议和要求第七章 应急处理措施附1、设计计算书附2、论证及反馈意见第二部分 施工图设计1、设计施工图册第一部分 工程条件和设计计算第一章 工程概况和周边环境状况1.1工程概况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拟在汉口沿河大道原东风造纸厂内,新建硚口区行政中心,该项目共由办公楼(12层)、会议中心(2层)、政务中心(4层)组成,分别在会议中心、办公楼设有1层地下停车场,硚口区行政中心总建筑面积(不含地下室)为32072.3m2。各拟建建筑物概况详见下表。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该项目由武汉市建筑设计院设计,详勘阶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机械工

4、业第三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 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表拟建建筑物名称层数重要性等级基础埋置深度(m)建筑面积(m2)结构类型基础类型高度(m)办公楼1#12二-6.620597.2框剪(带转换层)桩基54会议中心3#2二-4.56150.3框架桩基15政务中心4二-3.553248框架桩基151.2基础结构概况0.000标高取29.00mm。1号楼底板面标高为-5.10m(局部-6.10m),底板厚度400mm,地下室外墙下基础梁高度暂按1000m考虑,4桩以上承台厚度统一按1800mm考虑;3号楼底板面标高为-4.90m,底板厚度400mm,基坑周边承台厚度1300mm。垫层厚度100mm。3号楼

5、周边承台比较密,基坑计算开挖深度为承台垫层底;1号楼北侧中部和南侧承台比较稀,基坑计算开挖深度为基础梁垫层底,其他部位计算开挖深度为承台垫层底。1.3 基坑概况1号楼计算基坑开挖深度3.90m,土方开挖面积4463m2,基坑上口周长332.5m。基坑下口周长320m。喷射混凝土面积约1180m2。3号楼基坑计算开挖深度2.80m,土方开挖面积2833m2,基坑上口周长216m。基坑下口周长207m。喷射混凝土面积约682m2。1.4 邻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基坑西侧距沿河大道最近处22米,北侧距简易路20米,东侧、南侧为空旷地。基坑周边环境较好。1.5基坑安全等级划分基坑开挖深度为3.9m,

6、邻近建筑物基础边缘离坑口内壁的距离大于7.8m,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本为类(较复杂,土质较差,浅部有易于流淅的土层,地下水对基坑工程有一定影响),根据基坑工程技术规程表一,基坑安全等级划分为二级。第二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位于汉口沿河大道原东风造纸厂内地段,北临简易路,南紧邻沿河大道,地势平坦,地貌上属汉江北岸I级阶地。2.2场地地层结构与特征根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除表层分布有厚度不一的杂填土(Qml)外,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成因的粘性土、砂土层。各地层的分布埋藏条件及主要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各地层主要特征一览表。各地层主要特征

7、一览表层号及名称地层年代成因分布范围层面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或密度压缩性包含物及其它特征(1)杂填土Qml全场地O1.04.2杂松散稍密高主要由建筑垃圾混少量粘性土组成,土质不均。(2)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全场地1.04.21.66.8黄褐褐色可塑中含云母片及少量氧化铁、局部夹薄层粉土,分布不均。(3)淤泥质粉质粘土全场地4.29.21.46.6褐灰灰色软塑流塑高含云母片及少量氧化铁、偶夹薄层粉土。(4)粉质粘土夹粉土全场地9.413.02.011.3褐灰灰色软塑中含云母片及少量氧化铁、所夹粉土呈千层饼状。(5)粉砂夹粉全场地13.621.21.33.4青灰色稍中密中含云母片,夹少量

8、的腐植物,所夹粉土呈薄层状,有时与粉砂呈互层状出现,偶见粉质粘土薄层。(6)粉质粘土全场地15.423.11.310.9灰褐灰色软塑流塑高含云母片,夹少量螺元,偶见薄层粉砂及粉土层。(6a)粉砂(透镜体)局部地段缺失20.825.O2.04.9青灰稍中含云母片,夹少量腐植物,夹薄层粉质粘土。(7)细砂全场地21.O3l.9最大钻进深度22.8m青灰中密密买中含长石云母片,砂质较纯,偶见有角砾薄层,在ZKl2号孔的46.3046.80夹有粉质粘土透镜体。2.3基坑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应注意的地层根据勘察报告,将基坑周边地层分为四个区,各区土层埋设状况如下:(1)区(3号楼)埋设深度层名J2J1J4

9、J6J7平均值25.4125.3325.4425.5825.6625.481杂填土2.201.701.302.502.001.942粉质粘土(夹粉土)7.207.207.507.207.207.263淤泥质粉质粘土12.0012.0012.0012.0012.0012.00(2)区(3号楼)埋设深度层名J7J3J5C11J2平均值25.6625.3625.5225.3825.4125.471杂填土2.002.702.602.302.202.362粉质粘土(夹粉土)7.208.709.008.507.208.123淤泥质粉质粘土12.0012.0012.0012.0012.0012.00(3)区

10、(1号楼)埋设深度层名J10J7c8ZK9J8J9ZK25c26J16平均值25.5325.3325.4126.0525.8525.8025.2025.1925.6025.551杂填土2.401.701.402.701.802.202.504.201.602.282粉质粘土(夹粉土)9.207.207.108.507.608.209.208.608.308.213淤泥质粉质粘土12.0012.0011.6013.0012.0012.0010.8012.5012.0011.99(4)区(1号楼)埋设深度层名J10J11J12J13J14J15J16平均值25.5325.5925.7425.792

11、6.0125.6125.6025.701杂填土2.401.802.001.201.201.001.601.602粉质粘土(夹粉土)9.207.607.906.507.607.008.307.733淤泥质粉质粘土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拟建场地土层分布比较均匀。基坑开挖过程中暴露的土层为(1)杂填土,(2)层粉质粘土,坑底土层为(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下卧软弱土层(3)淤泥质粉质粘土,但其埋深距离坑底在3.8m以上。(1)杂填土:土质不均,结均松散,工程性能差。(2)粉质粘土(夹粉土):可塑,土质欠均匀,易受扰动而使强度降低。(3)淤泥

12、质粉质粘土:软流塑,强度较低,偶夹粉土。2.4含水层的类型和性质2.4.1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水位勘察期间各钻孔中均见有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二种类型:上层为赋存于(1)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中的层间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生产、生活排放水渗透补给。其水量不大易疏干,稳定水位埋深为0.8m1.5m;下层为赋存于砂土层中的承压水,与汉江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变化受汉江水位变化影响,呈互补关系,水量丰富;上下层地下水之间由于被粘性土阻隔而无水力联系,本次勘察测得承压水水位为20.40m。勘察期间测得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1.8m2.4m。2.4.2地下水腐蚀性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4.3地基土渗透性勘察报告中提供的(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K=3.0*10-7cm/s,弱透水性。2.4.3基坑抗突涌验算综合各方面因素,承压水水头取为20.40m。本工程地面平均标高25.55m,开挖标高为-7.20m(21.80m)。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完全隔水层取为(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隔水层底板标高为14.40m。根据以上参数对基坑抗承压水突涌稳定性进行验算:ty = (D)/( Hww)=(21.8-14.40)18.0/(20.4-14.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