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90654555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第一中学高三 第三次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我国快递

2、事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完善制度标准,细化相关规定已是刻不容缓。遏制快递垃圾污染当尽早规划,长远打算,以防养痈遗患。在动如参商又静如棋局的星空里,科学家们看到人类的未来,政治家看到月球新开垦的殖民地,科幻小说家看到地球人与火星人不可思议的星际大战。这几位宇航员春秋鼎盛,他们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驾驶和操作航天器,探索宇宙奥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零售的大潮下,各路电商大举向线下拓展,新零售场景营销可谓无所不至,随时随地可实现购买。一幅尘封了100多年的油画经过专家对颜料的化学分析和对画布进行X光扫描,被认定为梵高的真迹,这颗沧海遗珠终于可以在世人眼中大放光彩了。真正的长者并不是好为人

3、师,他们常通过一言一行来濡化后学者;而当人们在各种诱惑下迷失了方向时,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的人方可抗颜为师。A. B. C.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B.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近日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C. 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值的心理落差太大而造成的。D. 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3下面是某同学在班上

4、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的发言摘要, 画线处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全错的一组( )刚才主持人的一番话真可谓一得之见,使我受益匪浅。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对我学习的慷慨相助,同时我殷切期望成绩差的同学能够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另外,以后如有问题,也欢迎大家不耻下问,我一定会鼎力相助。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情感盛宴,每个家庭的快乐与团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社会不约而同的互动与和谐,让寒冬因春节而有活力而有温度。春节是对人生社会的美好礼赞,充满了真诚祝福,是体现人民幸福指数的直接标尺。春节更是人

5、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直接追求,是中国文化助推社会进步、助力民族凝聚的引擎。长期以来,对春节的研究只在民俗学的范畴去把它当作传统文化遗产来研究和对待,而忽略了春节的文化基因价值和精神引领地位,忽略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文化节点和经济抓手。春节文化的弘扬,最核心的就是认识和总结春节形成的生态学意义、春节发展的社会学意义和春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学意义。对春节文化的研究,不该仅于民俗学意义上的事象总结与评价,而是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要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去理解和对待春节文化。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就要找到我们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和整合文

6、化资源,构建具有民族气质的文化战略,寻找文化走向国际的路径。春节,同样像“一带一路”一样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充满活力的有形动脉。春节,应该以更加鲜明的特色,更加完整的体系,更加灵活的方式,携带着中国文化语汇和精神,携带着中国人民的激情与风采来感动世界。春节还是重要的经济抓手。要有效聚合春节最活跃的市场要素,形成春节产业文化体系和运行平台,使散落在各地的碎片化春节市场、低端化春节产业、地域化交易制约和时效性市场短板得到提升和解决,让春节经济既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性格的张扬与传承,又能够让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化人文语汇的重要主题,最终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精心打造春节文化,应该为这个节日投入更多关注

7、,注入更多内容,释放更多关怀,制定更多政策,包括对春节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等,必须要有文化体系的核心抓手,找到文化产业的鲜明卖点,建立文化主体的交流平台。而这一切,既要有文化战略的高度,又要有文化理论的深度,更要有文化产业的维度。(摘编自邢晨声春节:最具活力的文化自信)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节关乎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春节过得怎样,可以直接体现人民生活是否幸福。B. 作为民俗节日和文化载体,春节体现了文化对社会进步、民族凝聚的巨大推动作用。C.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有着其它节日不可比拟的精神引领地位和活力。D. 不应把春节当作传统文化遗产,而要将它当

8、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如何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为核心话题,将春节文化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B. 文章先指出了长期以来对春节研究的局限,先破后立,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主张。C. 文章将春节文化与“一带一路”相提并论,意在体现春节文化走向国际的方法和路径。D. 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中间从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春节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只要还在意过春节和家庭团聚,中国文化就仍然根基牢固。B. 春节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精心打造春节文化,中国

9、文化就可以走向世界。C.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强春节文化,最终做大春节经济,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D. 春节要真正成为全世界的节日,就应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中,完成现代化的更新与重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梁 衡人类是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人的家。遗憾的是, 正如社会上有对老人的虐待,也有对老树、古树的遗弃。在我对古树的探访中,竟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古树养老院。园子的主人叫王相泽。他生在农村,小时家有大树,粗如圆桌,绿荫满院。那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也种下了永远的爱树情结。他大慈大悲,爱吾老以及树之老,企业稍有余钱便开始收养古树。那天在园子里,我边走边听他

10、讲救死扶伤收养古树的故事。十八年前的一天,他到外地出差,车子在公路上走,远处正在开山取石,山上隐隐有树。他就绕路来到山下,一棵从未见过的大树有合抱之粗,满树白花,灿若霜雪,屹立于石崖之畔。那粗壮的老根如老人青筋暴突的手指,正顽强地插入石缝,抓住每一处可借力存身的石块。但是脚下炮声隆隆,烟尘已经淹上树身,窒息着它的绿叶白花。眼看就要地动山摇,扑身倒地。此地名黄巢关,据传当年黄巢起义曾驻兵于此,还在树上拴过马。王相泽上去说:“反正你们要开山,这棵树也存不住了,不如卖给我。”结果他花了6000 元把树带回了家。后来一查,是棵毛梾树,山茱萸科,果可榨油,木质极硬,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就用这种树做车梁,所

11、以又名车梁木。现在这棵老树就舒舒服服地挺立在园中的一个小坡上,正时交6 月,序属初夏,满树白花笑得十分灿烂。老王收树有几条规矩。一不收山上野生的大树,二不收正常生长的树,三不收小树。反正一个原则:不干预树的正常生活。他只扶孤助老,做绿色慈善。人总是看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而树却不同,它除了供人物质享受外还帮人记录历史、寄托精神。可惜我们目光太浅,只讲实用,对树用则植,不用则弃。园中有一棵柿子树十分惹眼,浑身堆满大大小小的疙瘩,像一个长满老年斑的老人。它来自陕西,树上的瘤体是一种病,主人早已将它遗弃。老王收来后仔细调理,现在树头已发出五尺长的新枝,去年又重新结果,挂满了一树的红灯笼。疙瘩树身倒显得更

12、加古拙可爱。一次某司机告他某村有遗弃之树,他急去察访。只见一处院内有两棵三百年的老紫薇,墙颓草长,满目荒凉。一棵已经枯死,还有的一棵也被垃圾埋到半腰,奄奄一息。经辨认树下废弃的井台和井石上的刻字,知道这是一处高家的旧祠堂。他找到村委会,谈好价格。人和树还未离村,就听见村主任在大喇叭上喊话:“各家派人到村委会来领钱,每户10 元。”这真是物有其值,所见不同。紫薇,又名百日红。杆粉白,叶翠绿,花朵繁密,娇红明艳,百日不谢,向为名花奇树。现在这棵紫薇成了老王的镇园之宝。每有客来必领至树下,奇树共欣赏,花好相与析。在园中看树是一道风景,听老王讲育树经更是一种享受。他说移树最怕露根透气,所以每移之时必先

13、将树根蘸满泥沙各半的糊浆,再小心培土。对有的树则要在外围斩根一次,如是三年,为的是刺激新根的生长。别人移大树要剃树冠,他却尽量不剃,免伤元气。他指给我看两行对比的樱花树,那剃过头的竟十年不长,愈来愈瘦。但柳树移栽时则必须剃头。那年他从福建樟州买得两棵大榕树,时已入冬,车进山东界已飘起小雪。到家后他急挖一暖窖暂埋,唯留少许枝叶透气,又放进一个电热器加热。一过年就为它建了个20 米高的保温大棚。现在这榕树气根如林,枝繁叶茂,一派南国风光。我一生不知看过多少天然林、人工林、植物园,但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座古树养老院。园内约有500 多棵古树,有来自河南的乌桕、安徽的黄连、山西的皂角、陕西的苦楝、山东的木

14、瓜每棵树都是一本大书,各有各的故事,而且它们来时都不忘随身带了自己的身份证年轮,这是数百年来的活记录啊,是一部中国生态史、文化史。老王爱树,但并不小气。区里要建一座三千亩的大植物园,老王说,没有古树算什么植物园,顶多是个大苗圃。他张口就捐出了108棵古树。他爱吾园以及人之园,要让树文化普及,让更多的人爱树。我想如果黄巢地下有知,那迁居远走的高家有知,那些分家卖树的弟兄有悟,那些扩城砍树的主政者们醒来,都能到这个园子里来走一走,他们一定会感恩老王在遥远的地方为他们本乡本族存了绵绵一脉。我能体会到老王的爱树之心。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树养老院的主人做收

15、养古树的慈善,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及由此而来的爱树情结。古树之“古”,自有其价值,它与生态相关,与文化相关。B. 现实生活中,人都看重现实的物质利益,收买移栽古树,有利则行,无利则弃,只讲实用,目光短浅,古树养老院主人也有这样的功利心。C. 园中的毛梾古树,据传周游的孔子用它做过车梁,起兵的黄巢用它拴过马,这表明古树是历史的活记录,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色彩,增强了可读性。D. 文末委婉传达出这样的期盼-这座古树养老院,会给寻常百姓以警醒,也会给主政者们以警示;同时园子的主人也要警醒,不能随意捐出古树。8请赏析文中画线句。那粗壮的老根如老人青筋暴突的手指,正顽强地插入石缝,抓住每一处可借力存身的石块。9文中体现出“心有敬畏,方能行事”,这种敬畏之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 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老年人往往多病共体,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高发人群,又有失眠、头痛、腿脚疼痛等各类小病小痛。跟儿女说多了,儿女会嫌太啰嗦,医生大夫也大多没有耐性听老人详述病情。保健品、器械的推销员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