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65444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一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A、浓氨水和FeCl3溶液反应产生Fe(OH)3沉淀,不会产生胶体,A错误;B、加入浓盐酸,使平衡CH3COO-+H+CH3COOH向正方向移动,减小;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

2、3)2+2NaOH=CaCO3+Na2CO3+2H2O,C错误;D、Cu(OH)2的沉淀溶解平衡的方程式为Cu(OH)2Cu2+2OH-,在Cu(NO3)2中,会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导致溶解度减小,D正确。2(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2(g) Cl2(aq) K1=101.2Cl2(aq)+ H2O HClO + H+ +Cl K2=103.4HClO H+ + ClO Ka=?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3、Cl2(g)+ H2O 2H+ + ClO + Cl 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c(H+)c(OH)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答案】C【解析】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到Cl2(g)+ H2O 2H+ + ClO + Cl, K=K1K2=10-4.6,A错误;在氯处理水体系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OH)+c(ClO) =c(H+),B错误;根据图可以看出,次氯酸的浓度在pH=7.5时比pH=6.5时少,杀菌效果差,C正确;夏季温度高,次氯酸受热易分解,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

4、在冬季差,D错误。3(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CCO2的水溶液:c(H)c(HCO)2c(CO)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c(C2O)c(H2C2O4)【答案】A【解析】A、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得:c(Na)c(H)2c(SO)c(OH),又因NaHSO4溶液中c(Na)c(SO),所以c(H)c(SO)c(OH),A项正确;B、因Ksp(AgCl)Ksp(AgI),所以

5、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中c(Cl)c(I),B项错误;C、CO2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CO3HHCO、HCOHCO,因第一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的程度,故溶液中c(HCO)远大于2c(CO),C项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3c(HC2O)c(C2O)c(H2C2O4),故D项错误。4(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 ,T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

6、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答案】D【解析】A、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能自发,说明S0,A项正确;B、NH4F溶液中F水解生成HF,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4HFSiO2=SiF42H2O,故NH4F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项正确;C、可燃冰需在低温高压下形成,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C项正确;D、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D项错误。来源:学.科.网Z.X.X.K5(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T6)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

7、溶液中:C(Na)c(CO32 )c(HCO3 )c(OH) 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 )c(OH) 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c(H)+c(CH3COOH)【答案】B【解析】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8、碳酸钠, C(Na)c(CO32 )c(OH)c(HCO3 ),A错误;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钠和醋酸,则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的水解,C(CH3COO)c(Cl)c(CH3COOH)c(H),B正确;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C错误;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质为醋酸钠,醋酸根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根,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故 c(OH)=c(H)+c(CH3COOH),D错误。6(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21)室温下

9、,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 pH=11 【答案】AD【解析】A、如果酸是强酸,当PH=3升高到PH=4,需要溶液稀释10倍。如果酸是弱酸,当PH=3升高到PH=4,需要溶液稀释大于10倍,则溶液的体积是10V甲V乙,A正确;B、酸性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会抑制水的电离,则甲烧杯中的H+浓度是乙烧杯中

10、H+浓度的10倍,因此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B错误;C、如果生成的盐不水解,则溶液的PH相等。如若盐水解,则甲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强于乙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因此所得溶液的PH:乙甲,C错误;D、若分别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如果是强酸,则均是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如果是弱酸,则酸过量,但甲烧杯中酸的浓度大,pH小,因此,所得溶液的pH:甲乙,D正确。7(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11、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答案】D【解析】A、醋酸电离:CH3COOH CH3COO+H+,一水合氨电离:NH3H2O NH4+OH,H2O的电离:H2O H+ OH,所以开始滴加氨水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中和了醋酸电离出的H+),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再滴加氨水,会抑制水的电离,使其电离程度减小,A错误;B、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所以=。温度不变,Kb不变,但随着氨水的不断滴加,逐渐增大,所以始终减小,B错误;C、随着氨水

12、的不断滴加,溶液的体积增大,c(CH3COOH)与c(CH3COO)之和逐渐减小,C错误;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H3COOH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因为二者的电离常数相等,所以CH3COONH4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 (NH4+)= c (CH3COO),D正确。8(2014全国理综I化学卷,T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结论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A来源:学科网稀硫酸来源:学_科_网Z_X_X_KNa2S来源:学科网ZXXKAgNO3与AgCl的浊液来源:Zxxk.Com(AgCl) (Ag2S)来源:学科

13、网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答案】B【解析】由于稀硫酸与Na2S反应生成的H2S会与AgNO3反应生成黑色Ag2S沉淀和强氧化性的HNO3,进而把H2S氧化为S沉淀,同时生成的Ag2S黑色沉淀遮盖AgCl浊液,不能观察AgCl转化为Ag2S,A错误;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并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而与生成的C反应生成SO2,使中的溴水褪色,通过蔗糖变黑、溴水褪色可以得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B正确;稀盐酸与Na2

14、SO3反应生成的SO2与Ba(NO3)2发生氧化还原生成BaSO4,SO2与BaCl2则不反应, C 错误;由于浓硝酸有挥发性,会有较多的HNO3进入与Na2SiO3反应,影响碳酸与硅酸酸性的比较,D错误。9(2014全国理综I化学卷,T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约等于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答案】A【解析】该图像只是给出溴酸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无法判断其溶解过程的热效应,A错误;由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溶解速率加快,B正确;60时溴酸银溶解度约为0.6g,n(AgBrO3)0.0025mol,c(Ag+)c(BrO3-)0.025molL-1,Ksp6.2510-4,C正确;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程度很大,而溴酸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D正确。10(2014全国理综II化学卷,T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 pH=5的H2S溶液中,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