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065426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 (2016—2020年)(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20162020年)二一八年四月目 录前 言11总则11.1海岸带资源概况11.2海域开发利用现状11.3海洋生态环境现状11.4主要编制依据12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控制指标12.1指导思想12.2基本原则12.3控制指标13 红线区划定内容13.1规划范围13.2规划期限13.3红线区类型13.4红线区边界13.5红线区面积及自然岸线保有率13.6海洋生态红线区域管控措施13.7大陆及海岛自然岸线管控措施14 重点任务14.1加强红线区污染物排海控制与削减14.2加强红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14.3加强红线区监管预警与应急保障15保障措施1前 言党的“十九大”

2、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连云港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临海拥港,有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国家、江苏省和连云港市“十三五”规划分别对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和海洋强市作出战略部署,连云港市海洋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

3、机遇。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落实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总体要求,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人海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海洋局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等文件规定,按照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技术规范要求,在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保护实施规划,规划范围为连云港市管辖海域。本规划阐明了“十三五”时期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控制指标、划

4、定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指导连云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严格分区分类管控的重要依据。1总则1.1海岸带资源概况连云港市海域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灌河口,大陆海岸线长211.587公里,岛屿岸线33.89公里,拥有江苏省唯一的基岩海岸40公里、砂质海岸30公里,管辖海域面积6677平方公里。全市沿海滩涂面积179.3万亩,有海岛20个,其中江苏省9个较大基岩海岛均在连云港市,资源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是江苏省的黄金海岸。连云港市具有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丰富的海洋特色资源和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1) 港航资源连云港港是全国沿海12个主枢纽港之一,是上海与青岛之间最具潜力

5、的资源配置港、江苏唯一的大型深水良港。连云港港由海湾内墟沟、庙岭、马腰、旗台、大堤作业区五大作业区构成的连云港区,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区,北翼的赣榆和前三岛港区共同组成“一体两翼”总体格局。“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港建成旗台作业区10万吨级氧化铝、散化肥泊位、赣榆港区起步码头等一批深水专业化泊位,新增通过能力3527万吨。全港拥有生产性泊位81个,形成综合通过能力1.5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320万标箱。 (2)海洋水产资源连云港市近海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海州湾历来是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丰富的渔业资源使海州湾渔场成为我国八大渔场之一。本海区内各种经济鱼类,蟹虾类、贝类和海珍品、藻类等资源的蕴

6、藏量都非常丰富。其中鱼类有200多种,中上层鱼类在海州湾鱼类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银鲳、蓝点马鲛、鲐鱼、黄鲫、青鳞鱼、刀鲚、凤鲚、太平洋鲱、远东拟沙丁、鳓鱼、燕鳐、日本鳀鱼、赤鼻棱鳀、玉筋鱼等。海州湾海域甲壳类和头足动物种类也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有:中国对虾、鹰爪虾、毛虾、日本蟳、日本枪乌贼、金乌贼等近20种。贝类常见种类有40余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主要物种有:毛蚶、褶牡蛎、近江牡蛎等10余种,一些小型贝类如蓝蛤、黑荞麦蛤等,是鱼、虾类极为重要的天然饵料。此外海蜇也是海州湾海域的主要捕捞对象。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参、扇贝、鲍鱼等。近海水域主要生产对虾、海带及鱼

7、类。 (3)海岛资源海岛作为海上的陆地,具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岛屿有的可以建设深水良港,有的可以利用自然景观,发展旅游,有的可以开发海水养殖等。在国防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资源保护区及海洋开发基地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岛屿是连云港市十分宝贵的资源,江苏海域共辖海岛26个,而连云港市拥有其中的20个,岛屿岸线33.89公里,包括平岛、平岛东礁、达山岛、达山南岛、达东礁、花石礁、车牛山岛、牛背岛、牛角岛、牛尾岛、牛犊岛、秦山岛、小孤山、竹岛、鸽岛、连岛、羊山岛、开山岛、大狮礁和船山。其中,连岛是江苏省最大的基岩岛,陆域面积6.07km2,位于云台山以北,是连云港港的天然屏障。海州湾中的车牛山岛、达山岛

8、、平岛(合称前三岛)及其附近的岛礁,是鸟类迁徒的重要停歇地及栖息繁殖地,共有鸟类130多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53种,是名符其实的鸟岛和鸟类研究基地。 (4)海涂围垦连云港市拥有滩涂面积179.3万亩,其中潮上带150.1万亩,潮间带29.2万亩,另有潮下带可开发浅海水域400万亩。潮上带已开发148.7万亩,用于农业种植37.6万亩,水产养殖44. 8万亩,盐田9.6万亩,港口、城镇及其它用地面积61.6万亩,另有1.4万亩没有开发。(5)矿产资源连云港市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有40余种,分为金属、非金属、建筑材料、海盐、磷矿资源、矿泉水等6大类。金属矿有铁、铅、锌、金等;非金属矿有

9、蛇纹石、水晶。连云港市海岸的海水盐度较高,土地渗透系数小,气象条件符合盐业生产的要求,淮盐产区是我国四大产盐区之一。海水晒盐的剩余苦卤是发展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 (6)旅游资源连云港山海奇观,景色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江苏省三大旅游区之一。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赣榆区海州湾度假旅游区、东西连岛大沙湾海滨浴场、苏马湾海滨生态园、高公岛黄窝度假旅游区、西墅海滨浴场、秦山岛旅游度假区、前三岛鸟类与海珍品养殖观赏考察景区等以及拦海大提、海上云台山、海洋公园等游览区,处处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1.2海域开发利用现状依托海洋资源优势,连云港市己经形成具有

10、一定规模的海洋产业,主要有海洋运输业,海洋捕捞业,海水制盐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增养殖业,临港产业以及城市生活岸线等。海岸利用主要以海洋运输、海水养殖和海水制盐业为主,有少部分用作海滨旅游、临港产业、核电站和城市生活岸线等。部分基岩岸线由于是天然陡崖,无陆域可用,尚呈自然状态。在岸线分布上,北段为盐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区,范围从绣针河口至临洪河口,海岸带长64公里。中段为港口及城市生态区,由港口、城市岸线、核电站及其配套工程设施、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等构成,范围从临洪河口至烧香河口,海岸线长46公里。南段为盐业和大型临海工业基地,范围从烧香河口至灌河口,海岸线长65公里。至2015年底连云港

11、市共有确权登记用海554宗,总面积73788.89公顷,以渔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造地工程用海、工业用海为主(表1-1),渔业用海占海域使用总面积88.99%,交通运输用海占5.61%,造地工程用海占1.68%,工业用海占3.61%。表1 连云港确权海域开发利用情况统计用海类型宗数比例面积(公顷)比例渔业用海37066.79%65667.5388.99%交通运输用海12422.38%4137.265.61%造地工程用海447.94%1237.071.68%工业用海111.99%2665.753.61%旅游娱乐用海30.54%32.010.04%其它用海10.18%0.010.00%特殊用海10

12、.18%49.270.07%合计554100.00%73788.89100.00%1.3海洋生态环境现状随着连云港滨海新城建设、临海工业的快速发展,陆源污染逐步增多,加上跨界水污染问题严重、海洋环境保护基础支撑薄弱等因素,给连云港海洋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不佳,一、二类海水比例为50.0%,三类海水为35.7%,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近海养殖、捕捞水域环境质量较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有机污染物。海水入侵距离较2014年有所增加。“十二五 ” 期间,磷、氮营养盐及 pH、溶解氧和CO

13、D是连云港市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距离海岸相对较远点位水质优于近岸点位水质,河口区域海水水质相对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淮河流域分淮河和沭河两大水系,新沭河是淮河主要分洪河道之一,新沭河排水入海主要出路新沭河和新沂河均位于连云港市,携带上游山东、江苏境内的生活、工业和农业面源带来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最终入海,是海域的主要污染源,约占污染物总量的44-67%。其次,陆域未经集中处理的城镇或乡村排放的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含量都比较高,城市生活污水纳入截流管网经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污染物。再者,海水、滩涂渔业养殖产生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对海水水质也造

14、成一定影响。此外,海上流动船只排放的废水也会使海水有机污染物增高,并产生油污染。“十二五 ” 期间,连云港近海岸水域水质基本保持平稳,但海水水质有变差趋势,面对近岸海域水质出现恶化,连云港市政府采取搬迁工业企业入园、加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多种措施,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削减。随着连云港市经济跨越发展,临港产业区日益扩大,国家级江苏沿海大开发规划正式实施,一大批大型的临港产业企业已进驻连云港市相关开发园区,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的持续改善受到极大的挑战并可能出现局部恶化的趋势。“十三五”时期,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显得格外重要和艰巨。对如何实现在开发中有效保护,在保护中合

15、理开发,使有限的海洋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是海洋红线划定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1.4主要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13年修正本)(9)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0)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11)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12)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13)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14)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2015-2020 年)的通知(国海发20158号)(15)国家海洋局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国海发20164号)(16)国家海洋局关于海洋生态红线报送审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海环字2016299号)(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