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412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始终以面向石油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推进校企、校地合作,形成了“工学交替”、“两基三段式”等合作教育模式,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得到了企业的支持和好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以来,始终以面向石油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校企、校地合作,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工学交替”、

2、“两基三段式”等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共建基地”、“科技攻关”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局面,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学校被授予“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一、长期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从1987年开始到“八五”初期,是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萌芽期。学校利用行业办学优势,从实施“教育、科研、生产”三结合,逐步发展为学校与油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联合科技攻关的“厂校合作”雏形。“八五”初期到“九五”中期,是我校

3、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长期。1991年3月,成立了由7家石油企业与江汉石油学院组成的“厂校合作委员会”,建立了“双向延伸”的合作教育机制,开展了“311”合作教育试验。农学学科提出“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利用科技优势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派出教师到县(市)挂职科技副县(市)长,校地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开端。“九五”中期到“十五”中期,是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熟期。“九五”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合作教育的重点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成为教育部开展“合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全国22所试点高校之一。“十五

4、”中期到“十一五”,是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由较单一的学科专业合作教育发展为多学科、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学校积极谋求与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共管,与地方政府结成合作伙伴,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成立了校企、校地合作委员会,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使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二、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系统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是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八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湖北省等组织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产学合作教育的机制、政策法规及理论研

5、究等11项研究课题。这些课题针对我国合作教育的现状和我校开展合作教育的实际,重点就五个方面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1)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以联合育人为重点,以组织和基地建设为平台,推进合作教育计划进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建立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2)凝练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3)分析了在中国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研究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4)在实地考察美国、加拿大合作教育的情况后,通过比较研究,提炼了“工学交替”、“定向合作培养”、“两基三段式”、“项目+基地”等合作教育基本模式;(5)概括分析了中国

6、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历史进程,并就推进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可采取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合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有5项分获教育部、湖北省、中石油集团、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出版了石油产学合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合作教育发展探究、中国产学合作教育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与实践4本专著,录制了在实践中探索产学合作教育、石油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部专题片,对推动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根据各院系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多学科多方位的合作教育,形成了具有我校特点的 “工学交替”,“定向合作培养”、

7、“两基三段式”、“项目+基地”、“4X4”等合作教育模式,并在13个教学院系推广。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东勘查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开展“把握一个宗旨、利用两种环境、调动三方积极性、完成四个工作学期”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实践,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本科大学生。石油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与多个油田合作,实施“定向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合作单位完成。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石油工业的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行业精神与爱岗敬业精神。农学院建立校内校外两类实践教学基地,统筹安排3段实践教

8、学环节,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3个层次、相互衔接的“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政法学院利用荆州市人民法院、荆州区人民检察院等校外基地、长江大学模拟法庭和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等校内基地,分3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司法实践和司法能力的培养。动物科学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利用校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实践“项目+基地”的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展“四位一体、四级实践的4X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探索。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我校探索出“共建基地”、“科技联合攻关”、“员工培训”、“双向兼职”、“设立奖学金”、“文体下乡”、“农技下乡”、“医疗下乡”、

9、“法律心理咨询”等9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石油集团公司共建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共建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与荆州市共建水产繁殖、养殖科研基地等。近3年,学校还为合作方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个。学校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合作单位的顾问,学校也聘请了478名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行政领导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实现与合作单位的资源共享。多年来,学校与油田企业、科研院所、跨国公司进行合作,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近1000项,解决了大量生产实际问题。与湖北省20个市县合作,开展以服务“三农”为主的科技攻关合作与技术服务,培育地方

10、支柱产业,不少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2006年暑期,学校组织西部石油文化行活动,师生们深入到被称为“生命禁区”的柴达木盆地西部花土沟油田和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里木盆地腹部塔中油田等地慰问演出12场,极大地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学校借助荆州电视台举办的大型专题栏目垄上行,送文艺下乡、送农技下乡,誉满湘鄂边区28个县市。医学院教授在仙桃、石首等地无偿为农民治病被传为佳话。四、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了人才培养合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1)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巩固了专业思想;(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

11、力,缩短了毕业生适应社会的时间;(3)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实践中学到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4)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增强了对科研的兴趣;(5)更多接触工农,增强了同工人和农民的感情;(6)激发了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城市建设学院多年来实施“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学生主动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仅2007年上半年学生发表论文60余篇,3名同学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奖;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04年以来,参与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20余名教师,主编和参编专业教材18部。农学院参与“两基三段式”合作教育的刘慧娟同学,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实习期

12、间,所作的AGP与GE双基因聚合研究居国内该领域的领先水平。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发展,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学校和合作单位的双赢。(1)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2)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学科研究方向,为增设新专业和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学科基础;(3)企业与学校共建或者捐建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补充了教学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4)加强了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将单一的教学合作推广到多方位的办学合作,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5)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目前校企和校地合作单位超过300家,学校80%以上的科研项目

13、来自于合作单位,企业向学校捐赠仪器设备价值超过2000万元。学校与企业和地方共建320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有44个农学校外合作教育研究基地,55个医学教学实习基地,76个师范类实习基地。我校同中原油田联合攻关,破解了油田长期没有解决的污水处理难题,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曾亲临油田现场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学校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油田污水处理研究方向。从2005年开始,我校与新疆油田公司联合攻关,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地区红车断裂带发现了新近系碎屑岩油藏和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不但开拓了本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而且有数十名本科生结合研究完成了毕业论文。

14、我校在塔里木油田设立的地球化学分析站,一直是塔里木油田分析测试方面的重要实验室,18年来坚持扎根油田,锻炼了队伍,服务了油田,培养了人才。动物科学学院与天发集团种猪场等进行院场、院企合作,在黄鳝养殖、野猪繁殖等动物养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文学院多年坚持与荆州博物馆合作,开辟了荆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教育科学系开展学校与军队合作,培育出了长江大学军事心理学学科研究方向。五、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得到企业的支持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八五”期间,学校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高校。1994年,学校被世界合

15、作教育协会接纳为会员单位。2007年6月,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在我校召开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经验交流大会,学校被授予“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称号,并被选为新成立的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单位。1992年,在我校与石油企业厂校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首任会长樊恭休教授提出,把我校试验的“厂校合作”方式提升到“产学合作教育”的高度来认识。1997年11月18日,在全国第五次产学研合作教育研讨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建议将我校开展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纳入到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和试点中。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全

16、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岩教授认为:“长江大学是全国最早实施引进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校情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试点学校之一,在全国高校起到了带头作用。”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副会长赵业廷教授认为:“长江大学发挥石油行业办学的优势,在厂校合作、共同育人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成为学校办学的一个突出特色”。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公司总经理李联五认为“校企合作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大好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基地集团党委书记刘家南认为“校企合作将把长江大学与石油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海洋石油所需的深水开发技术需求与长江大学的科研实力结合起来”。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继年指出:“长江大学与湖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增强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了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江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是互利双赢的合作。”中国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