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218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农民群众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创造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创新,是做好新时期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我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对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全面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发展现状,助推我县打赢脱

2、贫攻坚战,政协调研组于2016个乡镇,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与合作社负责人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状况我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日,全县共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家,入社成员2163个,从事养殖业的80个,从事农机服务业20、10.82%。在地域分布上看,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别大,平原乡镇发展较快,山区乡镇发展较慢,如城厢镇有42家。在合作渠道上,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了技术、农资、信息、产品营销等一项或多项服务,或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在合作社牵头发起人方面,呈现多元化,在问卷调查中

3、,牵头发起人主要有以下五类:(1。(2)营销企业领办型。种子、种苗、化肥农资经营户为了扩大销售渠道、稳定客源而成立,有24.5%)政府部门引导型。由部门发起建立,有21%的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是由相关部门引导或要求建立的,主要牵头部门为农业局(包括畜牧、农机部门)、甘蔗联络站、供销社等。(45)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占8.5%。以上五类的合作社负责人对合作社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合作社负责人普遍认为合作社在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增强了农产品竞争力,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

4、社发展运行的主要特点(一)部门重视、政策扶持促进了合作社的良好发展。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民虽然都有合作的意愿,但普遍缺乏知识、技术、能力、资金,对相关法律法规也不甚了解。此种背景下,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对合作社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都结乡统委原来在雁江镇指导成立了雁江镇穗米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调到都结乡后,借助经验引导成立了陇割村龙芳香铁皮石斛种植合作社,并指导合作社的运作与发展。屏山乡伊品承种养专业合作社由挂点领导和第一书记引进古典鸡养殖,指导农户争取政策扶持并通过后援单位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屏山乡团结村由挂点单位和第一书记牵线搭桥,与凤翔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免费提供鸡

5、苗和开展技术指导。在调研座谈中,40%以上的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他们在成立之初或多或少地得到过政府相应的扶持资金或项目,对他们初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种养习惯建社,容易激发群众参与欲望。我县部分乡镇属石漠化地区,山多地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发展产业较为困难,若要发展好合作社,必须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种养习惯,才能吸引农户参与合作社,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如都结乡达利村板下屯四面环山,耕地面积少且贫瘠,种植经济作物收益不大。龙宇黑山羊专业合作社根据山地林多,依山而建了三层“鸡粪种菜立体养殖模式,养羊和立体养殖符合当地种养习惯,合作社成员由成立之初的7户农户的积极

6、响应。城厢镇四兴村地理环境适宜种植柠檬,该村柠檬的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村里大多数农户都有种植。合作社在第一书记的指导和帮助下,从收购柠檬入手,引导农户对原有柠檬树进行改良,并计划租用村集体土地对柠檬进行深加工,吸引了21户农户入社。(三)领头人思路清晰,懂政策、有文化、有技术、会管理。合作社领头人普遍能够做到先抓住市场需求再发展生产,较大地避免了市场风险。如丁当镇兆峰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紧盯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策略,建设大型冷库,申请商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与超市、生鲜公司联系合作,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并在南宁开办了自己的蔬菜直营店,使合作社农户增收得到有效保障。银

7、源竹鼠养殖合作社与广东客商达成长期合作,按量与成员订货,并敏锐地捕捉到更望湖旅游带动的商机,与当地餐馆合作,同时带动农户养殖本地土鸡、特色玉米、山地红薯等土特产,让农户增加收入有了稳定渠道。伊品承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系大学毕业,曾在IT软件,对鸡的生长过程进行全程技术管理,并建立溯源体系,促进消费者百分之百放心购买。(四)产业发展一体化,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合作社将单打独斗的农户联结起来、组织起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如桂西牛合作社推行统一优良牛犊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育肥、统一品牌销售的产业化运

8、行模式,自主繁殖优良牛犊供应给合作社成员自行养殖,特聘高校教授和本地“桂西牛”品牌统一供应市场。2015个乡镇3000多户、贫困户530户发展养牛业,养殖户人均增收1.2万元。雁江镇穗米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其股东之一的昌隆公司负责产品宣传、加工、包装、销售,以及对外设立窗口与市场对接等,合作社负责水稻种植基地建设、水稻标准化种植,以及为成员和种植成员提供技术培训、提供农机服务、统一价格收购大米,成员则主要负责水稻的种植与管理,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五)推动产业现代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帮带脱贫致富能力。合作社积极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发展

9、科技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有力推动了产业现代化,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增收脱贫。如绿水江合作社统一农资物品供应、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实行从“,节省肥料30%,并配备标准化采收流水线,全部采用无损伤索道采收和流水线商品化处理技术,确保了香蕉鲜果品质,形成了合作社带动成员应用新技术、提升香蕉品质的良性互动。合作社成员100%绿水江”香蕉品牌,生产的优质蕉畅销全国26小时管理,对农业生产基地进行远程操控,客户可通过网络进入合作社的监测平台,对火龙果的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合作社通过网络平台公开产品生产流程,促使客户放心消费,品牌信誉和效益大为提高。目前,共有1039户

10、105人;单纯务工的农户650元,比普通产品销售价每斤多3元,每亩增收1.5亩,桂族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元亩,租金总额达34800万元。(二)开展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本领。合作社注重技术培训,提高成员特别是贫困户的素质,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如丁当镇灵水香蕉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成员的科学种植水平。合作社组织技术骨干到广西农科院学习,学成后对成员开展技术培训,指导香蕉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合作社成立至今,共开展技术培训班6元左右。(三)推动产业规模化,增加就业岗位。如绿水江香蕉种植专业合作社2015万元。其中,属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00多人,年人均工资收入为20000亩,一年纯收入

11、约6万元。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供近12多人,年人均工资收入可达到12000元以上。(四)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解决致富无门难题。桂西牛专业合作社紧紧依托广西汇生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产业优势,积极探索“的发展模式,由公司负责研发养殖技术、产品回收、产品销售,并建设养殖基地,开展技术推广;合作社负责整合成员的土地、资金、劳动力,代表成员与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为成员提供综合服务;成员仅负责建设场地进行养殖。通过这个发展模式,贫困户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公司解决了资金和土地问题,扩大了养殖规模;合作社提升了成员地位,增加了成员的话语权,保证了成员的利益。通过产业扶持,利益联结,较好地解决了

12、贫困户致富无门的难题。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合作社运作模式良莠不齐。我县185一人合作社”或“以上的合作社没有在当地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开立存款账户,也没有按照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独立的账簿。95%以上的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虽然成立了理事会,但基本上不按章程来运营和管理,没有召开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仅由负责人或大股东大包大揽。(二)对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监督管理缺位。合作社的准入门槛由工商部门把关,只要合作社的申报材料齐全即可在工商部门登记成立。根据相关要求,工商部门目前并不能实时提供信息共享,造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相对滞后和缺位

13、。此外,工商部门对于申请资料的审查以书面审查为主,根据“法定程序和规定”要求对合作社进行核实,也没有相关要求对合作社的经营业务进行监督或管理。当“空壳合作社”出现之后,如果合作社不主动去申请注销,也没有相应的注销机制,对成员权益保护等方面也缺乏相关的监管措施。(三)大多数成员难以享受到合作社相关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是互助性经济组织。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合作社成立的最主要原因是争取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政策,而不是互助。在调研座谈时,有70%以上的合作社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成立合作社主要是为了要项目、拿补贴。甚至有极个别合作社负责人,对政策投向

14、信息灵通,完全是针对扶持项目来申报经营主体,当政策投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就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当政策投向家庭农场时,就申报成立家庭农场。在当前还未能满足每家合作社都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的情况下,懂政策及时申报的合作社就容易争取到相关优惠政策,一些消息相对闭塞或单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则相对较难得到扶持。同时部分得到补贴的合作社只有法人代表或少数股东享受补贴,并不真正惠及广大成员。(四)合作社与成员之间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多数合作社没有按照章程正常运作,组织松散,没有组织农民成员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创业发展,成员生产单打独斗;对精准扶贫形势与政策认识不足,了解不多,没有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与

15、成员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大多数合作社带动能力不足,与现代农业要素差距很大,个别合作社徒有其表,“官办社”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合作社由于科技含量低,无自主品牌或品牌效应低,自身发展能力差,缺乏带动致富脱贫能力。五、发挥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思考与建议(一)规范运营管理,增强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能力。1.加强培训,积极引导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建议由农业局牵头,扶贫、工商、财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组成领导机构,制定扶持、指导、服务合作社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加强对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财务人员、专业大户、贫困户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脱贫攻坚政策,把握合作社相

16、关政策法规、运作规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等,培养一批熟悉农村政策、善于经营、乐于扶贫的合作组织能人。2.创新管理,规范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各职能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引导帮助农民合作社建立章程,制定组织机构、财务管理、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等各项制度,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行。实行“一社一策,专人负责”,采取上门辅导、培训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合作社进行脱贫攻坚、规范发展的指导服务。对列入脱贫攻坚目录的合作社,重点指导其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对贫困户成员的扶持能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派出专职财务人员进驻合作社,对合作社扶贫资金进行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3.强化服务,扶持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一是加强项目资金服务。把合作社作为当前支农项目的主要实施主体,整合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等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向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倾斜;二是加强金融支持服务。组织开展金融部门、合作社、贫困户对接活动,做好贫困户信贷等级评定,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