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5002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城镇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姓名:宋飞2012年5月9日加强城镇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著名社会学家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

2、一大片的功效”。克什克腾旗政府一直按照党中央的关于发展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总体方针,经棚镇总面积为3532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原经棚镇政府所在地经棚。克什克腾旗苏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辖经棚镇、芝瑞镇、土城子镇、万合永镇、宇宙地镇、同兴镇、达来诺日镇、巴彦查干苏木、达日罕乌拉苏木、红山子乡、新开地乡。城镇化发展已俨然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克什克腾旗政府一直遵循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旗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

3、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

4、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克什么克腾旗随着近几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旗人民的收入水平逐年不心烦断提高,农民进城欲望强烈。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新生代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意识越来越弱,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他们普遍向往城镇生活,向往包括城镇文明、城镇意识在内的城镇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近年

5、来,市内广大山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依托副业、畜牧业等优势产业,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具备了融入城镇的能力,亦工亦农,非农为主的就业特点已经显现,为推进城镇化创造了思想上和物质上的条件。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克什克腾旗协调城乡发展的对策。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展。我旗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促进要素流动,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推进“适度

6、集中型”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战略思维来谋划地区发展,这将直接关系到我旗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现代化建设水平。要立足本地优势和条件,把发展区域经济,培育特色产业放在重要位置。以优势产业为载体,建立品牌支撑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融合发展,发挥区域品牌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把发展特色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培育大中型龙头企业,建立起小城镇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的重点应放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化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些集体经济较发达的地方,要妥善处理进城镇落户农民与其原有村集体资产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发挥

7、鼓励农民进城镇创业的示范效应。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镇的带动效应。要结合区域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体系规划,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条件好,环境承载力强、人口相对集中的“小村大镇”,以形成强力拉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三是以建设工业园区为重点,鼓励企业进入园区集中发展。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在土地使用、税收、规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分散在园区外的企业,根据其土地使用面积大小和质量高低,采取提高用地成本等措施予以适当限制。四是运用规划、环保执法、用地控制等手段,限制企业新的分散布点。 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要遵循城镇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

8、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坚持把“农村化、农村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

9、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 城镇环境。 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是重要内容。加强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

10、,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培育资本市场,最广泛地吸引社会投资,理顺财政关系,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是根本保证。美国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城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却是很多城镇“重建轻管”,“有硬件,无软件”。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为私人投资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加快城镇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引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急需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型人才,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繁荣城镇科学文化事业,结合社区文化建设,提高进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要依法行政,搞好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逐步建立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