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学5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64972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经济学5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体育经济学5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体育经济学5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体育经济学5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体育经济学5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经济学5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经济学5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体育资金的来源及效益分析,本讲结构,一、资本的一般原理 二、体育资金含义及其来源 三、改革后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 四、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含义及特点 五、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 六、提高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本讲重点、难点,本讲重点在体育经费的有效使用和提高体育投资效益的途径。,本讲难点在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的把握上。,一、资本的一般原理,1、资本含义:一种生产要素。 资本通过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实现它的运动和增值; 资本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要素,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的起点,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的属性(社会)首先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归属; 资本的增值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

2、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一)资本含义和特点,(一)资本含义和特点,2、资本的特点: 资本的增殖性(资本停止增值,就丧失了它的职能) 资本的运动性 (资本停止,就不会带来价值) 资本的返还性(资本运动和增殖,是以垫支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为起点的),(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1 、资本的形态,1 )货币资本形态:货币资本采取资金形式,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是资本的初始形态资本购买阶段;,货币单位同时也是计量资本额的一般单位。,2 )实物资本形态:量、质兼得,3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进入市场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如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等;,2

3、 、资本构成: C /V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或决定的,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三)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1 、资本循环: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的运动过程就是它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再回出发点。,2 、资本周转:资本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叫做资本周转。,二、体育资金的含义及其来源,(一)体育资金的含义,1 、资金: 是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质的货币表现。,2 、体育资金: 是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货币资金财产物质的货币表现,取得财务的前提条件。 实物资金占用固定资产、低质易耗品等方面的资金,是货币资

4、金的转化形式。,3、体育资金使用、管理的目的: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获得最大体育成果。,北京奥运场馆效果图,北京奥运场馆效果图,上海虹口足球场,广州体育馆,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南京奥林匹克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二)体育资金来源概况,(2)体育组织“筹款型”,经费来源:通过各种体育组织向社会筹集,代表国家:美国、意大利,举例:美国参加1984年奥运会政府捐助400万美元,仅占6%,总费用7100万美元,优点:发挥体育组织的经营主动性,提高经营效益;扩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缺点:削弱政府对体育的领导权;体育组织自主性受到侵害。,举例:汉城奥运会:体育组织受美国赞助商的控制。,第24届奥运会主

5、场馆:汉城奥林匹克运动场,(二)体育资金来源概况,(3)国拨自筹“结合型”,经费来源:政府一般给三分之一左右,其余通过体育组织自筹解决。,代表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中国等,优点:政府确保体育组织的基本工作条件和国家体育计划的实施;体育组织发挥体育经济功能,加强和社会各界沟通和联系;居民增多了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有利于发展和推动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缺点:在国拨自筹比例上有争论和分歧。,三、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一)改革以前我国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国家、地方财政拨款,1 、财政拨款概念: 全额预算经费、差额补助费、专项拨款,2 、体育经费来源:,国家预算直接体育拨款是我国体育资金的主要

6、来源之一,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保证 国家各系统、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体育运动的间接拨款 国企和集体企业的集体福利基金中的体育活动经费 工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体育开支,三、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体育经费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占的比例太少 体育经费分配不合理,主要用于竞技体育 体育部门缺乏自我造血功能,3、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二)改革以后我国体育经费的筹措、分配与使用,1 、体育经费的筹措,经费来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为基本手段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经费来源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体育经费主要筹措途径:,政府财政投入( 4 个有利于),政府责任:体

7、育关系到国民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的社会公益事业。 体育运动是一国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三、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社会筹集,吸收企业赞助、各界捐赠;,发行体育彩票;,(集资、捐资) 建立体育基金会;,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和债券(区别与联系),多业助体的经营创收:,体育健身娱乐服务;,体育竞技表演服务;,体育咨询、培训服务;,体育相关产业服务;,体育无形资产服务,三、我国体育经费的来源,利用外资,接受贷款,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外资注意事项:,合理配置体育经费(“切准蛋糕”),2 、体育经费分配机制,( 1 )体育经费分配原则,效益至上原则:合理分配现有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预期收益

8、作分配首要尺度,改变过去只投入,不考虑产出的分配。,注:效益既包括社会效益,也包括经济效益。,投入定位原则:个体能干,集体不要去干;集体能干,国家不要去干;社会能干的政府不要去干。合理划分各类体育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统筹兼顾、结构平衡的原则: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保证各项体育事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1 )体育经费分配原则,有效和节约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竞技体育经费和体育 科教经费的分配比例,以及经济体育内部的重点项目和非重点项目经费分配的比例重点投入、一般投入、社会投入,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体育经费分配应量力 而行,不搞“赤字”分配,( 2 )体育经费分配机制,A 、竞技体育运动经费分配,

9、B 、体育科教事业经费分配,C 、群众体育经费分配:以社区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逐步建立群众体育以社会和个人投资为主,以国家为辅的分配机制。,3 、体育经费管理,全额预算管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国家预算,进行全额管理,差额预算管理:以收抵支后,支出于收入差额由财政补助,自收自支管理:单位以收抵支,实行经费自给,企业化管理: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四、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含义和特点,(一)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含义,1 、经济效益的一般含义(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经济效益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简称投入和产出的比率。,2、经济效益结果:,投入 / 产出 1 为负效益 投入

10、/ 产出 1 为正效益 投入 / 产出 = 1 没有效益,(二)体育经济效益特点,1、 体育经济效益概念: 人们在体育这一经济活动中的消耗和占用的社会劳动与所取得的有用体育成果的比较。,有用劳动成果:指符合社会需要的体育服务,它体现社会受益程度。,(二)体育经济效益特点,1、体育经济效益概念:,A 、体育活动的劳动消耗与成果对比,B 、体育劳动的劳动占用(物化劳动占用)与体育成果的对比,C 、体育成果与社会需要或社会受益程度的对比,3、体育经济效益特点,(1)体育经济效益与一般经济效益的共同点,A 、根本含义相同:都是投入和产出以及产出与社会受益程度比较,B 、主要原则或评价标准基本相同: 投

11、入力争尽可能多的产出; 人民群众应得更多实惠; 有利于经济资源合理利用; 有利于国家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3、体育经济效益特点,C 、效益基本指标相同:,劳动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劳动占用;,劳动成果使用价值总量和产品价值总量的劳动成果。,3、体育经济效益特点,(2)体育经济效益区别于社会经济效益的特点 :,A 、体现实物型投入与非实物型产出的对比关系投入与产出内容不完全相同。,如:投入场馆、器材设备等实物性产品,产出体育服务等非实物性消费品。,3、体育经济效益特点,(2)体育经济效益区别于社会经济效益的特点 :,B 、体育投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体育投资用于

12、提高劳动者的体质,结果表现为劳动者体质增强 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发挥出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时,才表现出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2)体育经济效益区别于社会经济效益的特点,C 、体育投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和长期性,物质生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具有速效性,现代自动化生产成果,可以用分秒等时间单位计算。,体育投资发挥见效时间迟,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十几年,体育成果一旦出现,则能长期起作用,个人的社会受益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到终身。,4 、体育经济效益与体育经济功能、体育经济收入的区别,(1)体育经济功能:是体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增强体质,提高劳动者素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体育服务

13、产出,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服务。) 体育经济功能不涵盖体育投入多少,不说明经济效益大小,4 、体育经济效益与体育经济功能、体育经济收入的区别,(1)体育经济功能:是体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增强体质,提高劳动者素质;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体育服务产出,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服务。),体育经济功能不涵盖体育投入多少,不说明经济效益大小,(2)体育经济效益:,关心体育投入与产出间比例。通过比例关系说明体育经济效益的大小。它是体育经济功能的间接反映。,4 、体育经济效益与体育经济功能、体育经济收入的区别,(3)体育经济收入:,只表示某项体育活动以货币价值单位表示的“产出”量,并

14、不反映体育活动的“投入”量,无从比较体育活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不能说明体育经济效益的大小与好坏。,五、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一)体育投资经济效益指标的实质:,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来衡量,实现程度越大,体育的经济效益越佳。,实质:体育从各种不同角度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和文化生活需要程度的反映。,第29届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五、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二)注意问题 :,1、不能用“投资回收期长短”衡量 2、不能直接用“净产值增量”计算 3、不能用“经费自给率”来衡量,(三)评价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两层次:反映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反映部分投入要素经济效益的

15、结构指标。 1 、评价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 (1)全部投入要素生产率 = 体育成果 / 全部体育投入要素价值 从静态上反映全国、地区或基层体育单位经济效益的指标。,(三)评价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体育成果分类: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育科技成果 全部投入分类:物化劳动+活劳动 全部投入要素价值=固定资产原值+平均流动资金余额+工资总额,1 、评价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2)全部投入要素边际生产率 = 一定时期体育成果增加量 / 相应时期全部体育投入要素增加量 从动态上反映体育整体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 应用:一般边际生产率应逐步增长,若停滞或下降说明该地区或单位的体育经济效益下降,不

16、应扩大投资;若为负数,说明为负经济效益,应停止投资。,2、评价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通过计算各种体育投入要素的生产指标来间接反映各投入要素的结构变化。 (1)劳动生产率=体育成果/体育工作者人数 (2)工资产出率=体育成果/工资总额 研究劳动力投入效益在整个体育经济效益中的地位和作用,2、评价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指标,(3)资金产出率=体育成果/(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流动资金余额) (4)物质消耗产出率=体育成果/实际消耗的全部物质生产要素 (5)技术增产率=体育成果增加量/技术进步投入 (6)投资边际产出率=一定时期体育成果增加量/相应时期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入增加量,3 、评价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其他指标,四大类:,劳动消耗指标; 体育业务效果指标; 体育社会效益指标; 体育经济效益指标,两方面:,微观、宏观经济效益指标,3 、评价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其他指标,(1)微观体育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