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064962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历年真题】【精心整理】(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某社区有一下岗工人,家庭生活较困难。后来经社区服务中心介绍参加了就业技能的培训,并找到一份工作。此处涉及的是( )社会政策内容。 A. 失业保险B. 公共医疗卫生政策C. 劳动就业政策D. 公共住房政策【C】解析:依据题意,因下岗工人获得了就业援助,这个是属于劳动就业政策的范畴,故选C。2小黄是某地一个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于一个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一天,他上班时,机构负责人告诉他区里下发了一份文件,征求人们对政府提供购买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小黄坐到办公桌前,研究文

2、件后提出了六点修改的意见建议。此后他离开办公室到多功能室为老年人开展自我认知的小组活动。在此,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A. 倡导者B. 评估者C. 服务提供者D. 信息提供者 【A】解析:根据教材可以看出,“倡导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角色。题中政府出台文件并征求社会的意见建议,小黄作为机构的专职社会工作者,研究文件后提出了六点修改的意见建议,正好符合该定义,故选A。 3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是( )。A.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人均货币收入B. 有无稳定的生活来源C是否非农业户口D. 家庭成员收入多少【D】解析:家庭成员收入是确定城市低保对象的关键,它是指共

3、同生括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但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4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分( )两种形式。A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B政府供养与民闻供养C经济供养与物品供养D.直接供养与委托培养【A】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农村五保供养形式。见教材第72页“(三)农村五保供养形式”。 5、依照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除( )无须申请法律援助外,其他两种情况的公民要想获得法律援助均须提出申请。A公诉(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B. 代理C刑事辩护D民事诉讼【A】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审查

4、程序。见教材第85页“(一)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 6根据灾区民房重建工作规程规定,以下哪一项不是政府帮助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 )A. 全倒户B. 特困户C. 低保户D. 五保户【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灾后重建的内容。见教材第 100页的“4县级民政部门及有关部门:(2)确定重建对象”。7、各级民政、教育行政部门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 )。A.免杂费、免寄宿生活费B免书本费、免寄宿生活费C.补助寄宿生活费、免书本费D.免杂费、免书奉费、补助寄宿生活费【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目标。见 第113页。(四)财产

5、权利的第二条”。 12为保护未成年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下列做法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对司法活动中的未成年人进行司法救助B. 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D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开审理【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见教材第 127页“1.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和报道”。13、一些地方为老年人乘车提供免费服务,这主要是保证老年人的( )。A.健康权B. 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C享受社会服务的权利D. 文化教育权【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见教材第108页“4.享受社会服务的权利”。 14.当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

6、扶养或者住房、财产发生纠纷时,就可以要求( )进行调解。A仲裁委员会B. 法院C.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D. 邻里亲属【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方法。见教材第111页“3社会保护”。15、某家庭丈夫死亡,丈夫的父母以妻子没有能力抚养为由,拒绝妻子对孩子的看护与照料,这主要是损害了妇女的( )。A. 人身权利B. 婚姻自主权C. 财产权D.子女监护权【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见教材)第113页“(六)婚姻家庭权利”。 1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讯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 )到场。A. 监护人B. 抚养人C. 老师D律师【

7、A】解析:本蹰考核的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见教材第123页“(四)司法保护”。 17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规定,孤儿的安置形式不包括( )。A.委托家庭养育B. 集中安置或家庭寄养C.孤儿收养D. 流浪未成年人收养【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安置。见教材)第 128页“(二)孤儿的安置形式”。18.残疾人保障法作了如下具体规定,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以()为依托。( )为骨干,()为基础。A. 康复机构、社区康复点、残疾人家庭B. 残疾人家庭、社区康复点、康复机构C. 康复机构、社区康复点、残疾人家庭D. 社区康复、康复机构、残疾人家庭【D】解析:本题考核的

8、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见教材第132页“(一)康复权”。19、刘某(男)欲与张某(女)在2011年春节登记结婚,刘某出生于1989年5月10日,张某出生于1981年1月10日,请问他们在2011年春节()。A双方都达到法定婚龄B双方都没有达到法定婚龄C. 刘某达到法定婚龄,张某没有达到法定婚龄D. 张某达到法定婚龄,刘某没有达到法定婚龄【C】解析:法定婚龄是以周岁为计龄单位的,到2011年春节,刘某没有满22周岁,而张某则满了20周岁,所以选c。20、下列案件中,可以进行人民调解的是( )。A. 村民李某参加聚众赌博,被派出所拘留B. 陈某与张某因口角发生伤人事件C. 刘某兄弟俩因父亲遗

9、产继承问题不能达成协议D. 居民包某因不能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要求法院拍卖包某抵押的房产,包桌面临无家可归问题。【C】解析: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大多属于一般民事纠纷,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和是非性问题。 C项中的遗产继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AB项属于犯罪案件,D项属经济纠纷。21赵某夫妻二人生育三个子女,其中一子严重智残,子女都已成年。近年赵某因患病,父亲欠下大笔债务,赵某夫妻生活日益困难,在要求子女给付抚养费的问题上与子女发生争执。子女申辩的( )理由是符合法律规定的。A. 子女无能力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可不履行B. 子女放弃继承权的同时可不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C. 子女自己的子女多、负担重可不履

10、行对父母的赡养史务D. 子女自身的债务过多可不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A】解析: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定义务,不能以任何条件而免除。但如果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能力,比如子女因身体或智力的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则不赡养父母不被认为是违法。 22不属于法律上认可的感情确已破裂的法定情节有( )。A.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B.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C.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D.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的【D】解析:夫妻分居是感情不和的体现,但还不足以认定为痛情破裂,法律上认定分居两年以上才属于感情破裂。因此应进D。 23、关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与探望,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11、离婚后亲子关系并不消除,父母对子女继续承担抚养的责任B在处理子女具体抚养归属时,要根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原则进行C离婚后不具体抚养的一方要按时足额给付抚养费D.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自动失去探望子女的权利【D】解析:父母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24、齐明将他人打伤,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各种损失将近 30万元。事件发生后,齐明与妻子姚红离婚,约定双方的共同财产归妻子所有。后齐明以无力赔偿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齐明离婚前所欠的侵权债务应按( )处理。A. 不赔偿B. 用姚红的财产赔偿C仅用齐明的个人财产赔偿D用离婚前的共同财

12、产赔偿【D】解析:本题明显存在恶意规避他人债务的问题,因此约定双方的共同财产归妻子所有的约定无效,应以离婚前夫妻的共同财产赔偿。因此应选D。25.2008年老张夫妇收养了3岁的豆豆,并依法办理了收养手续。关于豆豆与其亲生父母及老张夫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豆豆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仍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B豆豆与老张夫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C. 豆豆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豆豆的亲生父母与老张夫妇协商确定D. 豆豆与老张夫妇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人民法院裁定【B】解析:在收养的法律关系中,养子女与养父母的父母子女关系在办理了收养手续后形成,同时养子女与生父母的父母子女美系也随之解除。26夫妇甲乙生有两子一女,早年购置房屋5间。1991年甲乙立下遗嘱将东边两间房分给大儿子,西边两间房分给小儿子,北房一间分给女儿。1992年8月甲与大儿子发生矛盾,甲乙即到公证处作出公证遗嘱将东房一间分给女儿继承,另一间东房仍归大儿子继承,西房两间分给小儿子。以后甲乙又为琐事与大儿子发生争吵,甲乙又于1994年2月在有两个见证人在场情况下,作出录音遗嘱,将由大儿子继承的东房一间亦划归女儿继承,西边房屋两间仍归小儿子继承。当年,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