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064858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文物)(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编 制 日 期:2017年06月20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3第二章 工程概况4第三章 主要工程指标8第四章 施工前的准备9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5第六章 确保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9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21第八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23第九章 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25第十章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29第十一章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30第十二章 劳动力计划表30第十三章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31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为该工程施工组织提供科学、严密

2、完整的纲领性文件,为工程提供科学、严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地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二、编制依据(1)仙游无尘塔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2015年3月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泉州大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7月)(4)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文化部颁布)(5)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2年) (6)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三、编制原则(1)以考古成果为依据,把无尘塔的现状维护和形制保护放在首位,全面保留历史信息,最大限度地保持其真实性和延续性。(2)以考古成果为依

3、据,运用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尽可能保存和展示无尘塔的完整性。(3)采取适用的技术手段,保证无尘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结合当地相关规划,充分考虑预防措施,改善相关环境,保护整体风貌。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 概况1、地理位置无尘塔,在福建省仙游县凤山乡凤顶村九座寺西侧约400米处2、概况无尘塔,在福建省仙游县凤山乡凤顶村九座寺西侧约400米处,八角三层,石构楼阁式塔,现存高度13.78米。石塔之下有基台,台上围以勾栏。中间置基座,其上为塔身。塔身由石砌出外壁,内部为空筒。由壁体向内伸出挑石,用作踏道,围绕内壁,盘旋而上。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约708年),塔内亦用这种内壁出挑梯级

4、、盘旋而上的攀登方式。但唐代砖石塔中从内部挑出梯级的,目前仅见此例。宋代砖石塔中大量出现这种螺旋的蹬道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折上式阶梯,有人推测可能是西域伊斯兰教寺宣礼塔结构方式的影响。波斯和西域的宣礼塔中的螺旋式蹬道,其原型可上溯到亚述时代的通天塔吉古拉塔。而中国古代亦有此式,春秋战国时台榭建筑中有围绕夯土台外壁的登台方式,外形如螺壳,古称“蠡台”。梯级围绕内壁盘旋而上的做法,在福清水南塔第一、二层中也可以见到,可能是福建地区宋代中小型石塔所用的结构形式。第一、二层柱头以上,分别向塔内挑出叠涩五重,至二、三楼面处围合成八角形的井口。井口上原来应有木楼板,今楼板已全毁。第三层柱头上向内叠涩四重,形

5、成八角形的藻井。第二、三层塔室楼面距塔底地坪高分别是5.17米、8.90米。塔高(不计残缺的塔刹)13.78米。无尘塔附近尚有三座墓塔,名“海会塔”,是九座寺寺僧藏骨灰处。塔底须弥座,上为覆钟形的塔身,塔刹为覆莲、八角形的屋盖及宝珠。九座寺之前还有一对六角形经幢。从整体风格、构件形制及雕饰式样来看,这五座塔可能与无尘塔建于同一时期。1997年9月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建筑描述基台,基台为八角形的须弥座,自下而上,依次为圭脚、下涩、束腰、上涩。圭脚部分在须弥座中所占比例甚大,特腮饱满,转角处呈贝壳状。束腰部分,每面用隔身版柱分作三段,每段中间

6、起突壸门6个,壸门内剔地起突佛像。须弥座上施勾栏,勾栏尽皆倒塌。勾栏做法是,八角立望柱,每面有间柱分成三段,柱头间施寻杖,下施盆唇、素平的华板,柱脚间施地栿。望柱断面呈锛形。基台正面设东、西阶。东、西阶之间设平台两级。基座,石塔本身又设基座,也是须弥座的形式,做法与基台的相似。基座入口处设踏道,踏道长略小于塔底层面阔,踏阶四级,侧面隐出云气纹。副子作凸弧面,其上亦隐出云气纹,但蚀落颇甚。这种式样的踏道,即营造法式卷33“小木作制度图样”中“佛道帐”须弥座前的“踏道圜桥子”,在敦煌唐宋壁画中也可以见到。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出土的两座南唐木屋模型,屋前有高拱形的木桥,木桥桥身及寻杖也作凸弧形,但桥面

7、没有踏道,只可称作“圜桥子”。无尘塔的“踏道圜桥子”,虽然是仿木的形式,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塔身,基座之上是塔身部分,每层平面皆为正八边形。底层直径6.277米。塔底层前后及二、三层四个正面开辟门洞。四斜面为墙体,柱脚上三分之一处施腰串。底层地栿与腰串间的隔减墙座起突水浪纹;入口两侧的两个斜面,腰串与地栿之间则嵌砌浮雕天王,天王脚踏莲座,一手持剑鞘,一手扶剑把,侧身向前。塔隅出圆形倚柱,断面瓜楞形,露出四瓣瓜楞。柱头略有卷杀。底层倚柱,下施柱础,与柱身用同一石材凿出。柱础作柱櫍之形,像靴底的形状,与营造法式中的柱櫍形状相似。这种櫍形柱础,在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初)、泉州开元寺双石塔(南宋初

8、)、开元寺山门及大殿(明代)、灵山圣墓(元代)、清源山弥陀岩(元代)中也可以见到,是闽南地区宋元建筑中流行的样式,反映出南方地区由于潮湿的关系,沿用古老的柱櫍形制,并加以变化的做法。底层柱身颇高,已愈间广。底层正面入口两侧的两根瓜楞柱上,在柱身中段起突行龙,左柱上作降龙,右柱上作升龙,龙身周围饰以云纹。各层柱头之间施阑额,阑额与柱头相交处,并不出头;柱脚间施地栿。斗栱,各层柱上置硕大的栌斗,转角铺作只在角缝出角昂两重,未在正侧缝施斗栱。两昂之间施散斗,散斗作方形;北方唐、宋建筑中,铺作施两重下昂而第一下昂偷心者,两昂之间的散斗多作“斜斗”,如佛光寺大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独乐寺观音阁所见;福建

9、宋代建筑,如福州华林寺大殿、莆田玄妙观三清殿,散斗仍作方形。角昂之上,略去角梁。栌斗扁平,斗底且突出柱外少许,在整体权衡中比例甚大,有汉魏时期的古朴风格。因石材材质关系,栌斗并不雕出斗耳正中的斗口。斗欹之高与耳、平之和相当,也有异与唐宋以来的斗形特征。斗欹内幽页。斗底突出斜棱,乃古代皿板蜕化的痕迹。栌斗上置两重下昂,第一昂斜置于栌斗斗口上,自栌斗底中到第一昂昂尖的垂直距离为0.494米,上下层昂昂尖垂直距离0.459米。第一层昂之间柱缝处施柱头方一道。柱头方与昂相交,并有出头,垂直切割成切几头状。昂嘴上缘刻一出瓣两入瓣的三弯曲线,与福州华林寺大殿、莆田玄妙观三清殿、莆田广化寺石塔、泉州开元寺双

10、塔等昂头式样一致,是福建宋代典型的昂嘴做法。至明清时,这种三弯曲线还保留在地方建筑中的梁头、耍头等处。无尘塔昂身侧面随三弯曲线刻出一道线脚,显得较为精致。斗栱不设补间铺作,只在栌斗之间的横枋上雕刻卷草纹,如驼峰的形状,与福州鼓山涌泉寺陶塔(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上的补间驼峰纹饰相似,可能是“叉手斗子”的装饰化。栌斗口内直接出下昂,北方宋元建筑中尚未见到这种做法。宋元建筑实例之中,从栌斗中出跳的下昂,无论是插昂(如丁本营造法式卷34“彩画作制度图样下”中的四铺作用插昂、江苏甪直保圣寺大殿(宋元)的四铺作用插昂)、真昂(如山西曲沃大悲院献殿(元代)的五铺作双下昂),还是假昂(如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11、(南宋)中的四铺作假昂、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副阶柱头四铺作用假昂、上海真如寺正殿(元)中的四铺作用假昂),其下皆有华头子承托或隐出华头子,昂本身并不直接从斗口中伸出。明清建筑中的昂多是假昂,是华栱头斫作昂首的形式。闽地如连江仙塔(唐大中三年,849年)及福清水南塔第一、二层(北宋宣和年间,11151129年)与该石塔的处理相同,下昂自栌斗口内直接出跳而不加华头子,可见这种处理是宋代福建的地方做法。唐宋建筑中第一跳为真昂的,只有福建的这三座石塔(连江仙塔、福清水南塔、仙游无尘塔);宋代建筑五铺作出双下昂(真昂)者,则只有此塔一个例子。五铺作出双下昂(真昂)而不下加抄栱者,只有山西曲沃大悲院献殿

12、(元代)一例,研究者认为是元代特有的现象。勾栏,二、三层不设平坐,只在下层腰檐的搏脊之上挑出方涩一层。方涩之上设单勾栏,每面一间,两端立望柱,中以蜀柱分隔,柱间施寻杖、盆唇、华板、地栿。在国内,楼阁不设平坐,上层勾栏装在下层腰檐上的做法,见于云冈石窟的中心塔柱上,是南北朝时期的做法。唐代以后,楼阁勾栏之下,一般都增设了平坐层,其形象可见于敦煌壁画、西安懿德太子墓壁画上。而闽南宋元时期的楼阁式石塔,如泉州开元寺双塔(南宋初期)、莆田广化寺释迦文佛塔(南宋乾道元年以前)、石狮关锁塔及六胜塔等,皆不设平坐。勾栏部分,另外一个特别之处,是望柱较下层檐柱移出约一柱径,因此勾栏实际上是由下层腰檐的椽子支承

13、。杭州灵隐寺北宋双石塔,其平坐(柱)即由下层腰檐椽子承托,在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木塔中也有相似的做法。腰檐,栌斗上施横枋一道,其上三层叠涩,承挑每层的屋檐。腰檐由数块石板拼成,板底素平,并未刻出椽子。檐上刻出筒瓦,檐头处并刻出重唇板瓦的形象。瓦陇数目,底层檐筒瓦11陇,二层檐9陇,顶层檐8陇。瓦陇距离平均300毫米,瓦陇直径97毫米,沟宽203毫米。檐口平直,至转角处略有生出与起翘。一层、二层腰檐的8条戗脊全部遗失。顶层屋顶的戗脊,是在两面屋檐相交接处置一简单的条石,至端部为并列斜置的六条筒瓦,与莆田广化寺石塔的戗脊做法一致。顶层屋檐分作两段,上下段搭接,上段檐口亦刻出瓦当头及重唇板瓦形象,但

14、上下檐的戗脊仍为一条,并未分成高低的两段。将一面屋顶分成上下两段的做法,最早见于四川雅安的汉代高颐石阙及一些汉代明器中。敦煌北周第296窟壁画中绘有许多幅这类歇山顶。日本奈良法隆寺所藏的相当于我国隋代的玉虫厨子,以及山西霍县东福昌寺元代大殿屋顶,也是这种做法。以上几个例子都是歇山顶,八角攒尖顶分成上下两段,目前只见于此塔。塔刹部分残缺,顶层屋顶搏脊之上施方涩,其上为覆莲、束腰、仰莲组成的须弥座。参照闽南宋塔的做法,仰莲之上原来应有相轮、宝珠等装饰。4、保护范围以塔为中心向周围延伸100 米。第三章 主要工程指标在施工中按照“加强管理、精心施工、创优良工程、树文明形象、拓一方市场”的公司质量管理

15、方针精心组织施工。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达到如下目标:(一)、质量目标: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国家有关文物古建筑要求的合格标准,并一次性验收合格。保证崇武古城(南段)维修工程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重现历史原貌。(二)、施工工期:精心组织,确保全部工程在120日历天内前全部竣工。(三)、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无事故,创安全达标工程。(四)、竣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达到真实、完整、齐全,借助数字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制作各古建筑和文物的影像图文资料、照片、施工照片等,制作重要文物构件等文物的有关拓片、负片、幻灯片,并将以上资料存储在计算机光盘上,为文物资料管理及后期维护奠定详实的基础。第四章 施工前的准备一、施工前的准备1、施工前的准备(1)、工程开工前,应与建设单位及文物部门密切配合,及时了解该工程的周边环境,组建工程项目部。同时,按建设单位指定或提出的要求将施工用水、电、通道接入施工现场。(2)、临时设施准备。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将施工用临时办公室、仓库、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