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48224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进南江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的思考李善君巴山新居工程建设是以“农房革命”为重点,推进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同步建设,新居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同步配套,思想观念、发展模式、生活方式同步转变,是连片扶贫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巴山新居一建跃千年,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外延、凸显新居特色、研究建设机制、打造标志性符号,值得思考。一、着力解决建什么的问题,规划引领巴山新居工程坚持全域南江理念、“全域、全程、全面小康”要求和“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绘制巴山新居蓝图,着力解决“建什么”的问题。(一)强化全域规划理念。坚持定位、规划、建设“三同步”,加快编制巴山新

2、居规划,科学规划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及重点区域。一是突出全域。以县城、重点镇、特色镇、中心村和聚居点为骨架,着眼南江全县范围,实施规划下乡进村入户工程。围绕“森林旅游县城”定位,抓好县城总规修编、榆槐现代产业城规划、赶场和流坝组团规划及重要节点规划,县城规划覆盖率100%。突出发展定位,完成长赤、沙河、正直3个重点镇规划,完成乐坝等工业主导型、元潭等特色农业型、坪河等资源开发型、大河等商贸流通型,光雾山、关坝等观光度假型特色镇规划。着力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村落规划水平和民居设计水平,按照高山区、深丘区、城郊区、旅游区等类型,突出山岳桃源、幸福田园、宜居家园特色风貌,规划一批森林新村、山林

3、新村、田园新村、商服新村、旅游新村,完成522个村庄、20多个社区的规划布局,完成8.6万户农房新建(改造)规划和7万多户农房风貌改造设计。二是突出同步。围绕“宜居宜业宜商”目标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要求,坚持新居建设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同步规划,道路、水利、能源、通讯、教育、卫生、文体、商服、环保、绿化等同步配套,客厅、厨房、浴卫、车库、阳台、庭院等同步设计。突出城乡同步,按城市标准规划重点镇、按社区标准规划中心村和聚居点、按城市生活规划新居功能,不把农村建成城市、不把新村建成街道。三是突出超前。坚持用未来的眼光编制今天的规划、用开明开放的理念优化规划,综合考虑

4、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的产业布局、聚集人口、交通组织、供排水能力、发展空间等,科学确定建设用地、能源消耗、环境承载能力等各项指标,为发展留足空间,努力从规划上解决“有城无市”、“有镇无人”、“有房无品”等问题。(二)强化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是实现“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建筑发展趋势。一是注重生态自然。围绕绿色建筑“以人为本、诗意安居”的核心人文理念,推进绿色与美学结合,把“房子种在林子里、新居建在山水相融处、让群众住在诗意新居中”。坚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原则,充分结合地形,宜宽则宽、宜窄则窄,不追求“宽、大、直”,不强求高度、坡度、宽度完全统一

5、,避免大挖大填、大拆大建;户与户错落有致、间距放宽,户间以庭院绿化或经济林木作连接,以自然而成生态。推进新居工程与生态建设、环境美化、景观打造等规划衔接,景观培植、树种选择、花草植被要本地化,建筑风格、功能分区要民俗化,配套设施、功能设计要现代化。二是注重经济实用。突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科学设计户型结构,紧凑布局建筑平面,简约设计外观风貌,结构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坚持新建改造并重,充分考虑工程造价,从建材选择、工艺流程、节能环保、使用年限、通风采光等方面从严把关,既充分取材于当地和旧物改造利用,又积极引进新型优质建材,推广使用节能灯、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有序推广木架房、钢木房和轻钢结

6、构房屋,降低建设成本。三是注重集约集聚。推进组团开发,依托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城市组团,依托被撤乡驻地规划社区综合体,依托产业规划中心村和聚居点,切实抓好城郊村、旅游接待区、高速公路互通区及服务区规划。集约经营土地,加快聚居点规划,实行一户一宅,科学确定建筑高度,严格控制户均建设占地面积。突出环保节能,科学布局生活居住区、休闲服务区、畜禽养殖区、生产加工区,规划好集中供水站、节能路灯、群众活动中心等。(三)强化巴山特色理念。巴山新居既要传承地方建筑传统符号,又要彰显现代建筑特色,融入时尚、美学、科技、文化、生态等新元素。一是突出文化特色。传承农耕文化,以结邻而居布局村庄,以尺子拐、三合院规划庭院,

7、以方便生产设计房间功能,以坡屋顶与小天井巧妙结合及小青瓦、白粉墙、红线条协调塑造风貌,以田园生态培植堂前屋后景观。传承儒家文化,突出山水相融,讲究聚居点整体构图,注重前庭、堂屋、卧室朝向设计,巧妙设计牌匾、楹联、廊檐和门窗。推进现代文明,配套规划聚居点休闲场地、文化阅览室,规范设置照明、电视、网络、电话、图书角及自来水、太阳能、油烟机等,促进生活方式转变。二是突出生态特色。突出田园生态特色和庭院生活情趣,用青山作背景、庭园作陪衬、房屋作点缀,凸显农居与植物的完美结合,使农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山、水、林、田、园、房相得益彰,充分显现巴山新居的“经济生态”。三是突出新居特色。围绕“新设计、新材料、新

8、风貌”,规划“户型经济实用、外观新颖别致、功能配套完善、环境生态宜居”新居,展示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科技水平、现代生活、新村风貌。围绕“新农村、新风尚、新生活”,推进新居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环境改善与社区治理同步演进、生产生活与精神文明同步提高,构建城乡统筹新形态。二、着力解决何处建的问题,分类实施巴山新居工程围绕“让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目标,明确建设方向和重点,分类建设巴山新居,着力解决“房在何处建、人往何处去”的问题。(一)建在聚集处。大力实施新型城镇战略,着力推进“三个聚集”,力争2016年全县城镇化率、群众聚集度均达到50%以上。一是高标准打造中心村。按聚集1000人以上

9、的标准,综合考虑历史地理、区域人口、辐射半径、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等因素,以被撤乡驻地社区、高速公路互通区和服务区、旅游接待区、产业园区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奖补激励”的思路和“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户企共建”等模式,实现科教文化、卫生保健、商业网点、农村养老“四进村”,达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优化、民居美化“四化”标准,到2016年建成中心村20个。二是组团式开发城郊村。以城郊村为重点,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城镇总体规划、功能需求和产业转移,突出新型工业、商贸物流、休闲度假、商住开发等功能,将城镇路网、管网、服务网络向城郊延伸,借助工程征地搬迁、移民搬迁、地质避让搬

10、迁、灾后重建、招商引资等力量组团开发,着力打造槐树、跃进、观井、明月等20个商贸服务新村。三是多形式建设聚居点。根据地理条件,依托农村大院落,坚持新建和改造相结合、原址建设和选址新建相结合,按照“规划先行、基础先行、发动先行,规模灵活、相对聚集,示范引导、全面推进”的思路,加快1038个聚居点建设,促进人口聚集和村庄合理布局。(二)建在宜业处。围绕“聚得起、留得住、能致富”,强化产业支撑,着力解决“有城无市、有镇无人”的问题。一是围绕新型工业建新居。实施“两化”互动,以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东榆工业园、跃进物流园为重点,加快榆槐现代产业城“五大组团” 建设,力争 2016把县城建成面积达

11、20平方公里、人口达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加快3个工业主导型和资源开发型特色镇建设,吸引农民进镇,培育壮大一批工业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型建材、中药材加工、食品加工三大加工产业聚集地,推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二是围绕特色农业建新居。围绕“富硒茶、金银花、核桃、杨梅、南江黄羊、巴山土鸡、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四大茶叶基地、十大金银花基地、五大核桃基地、五大苗木基地、两大杨梅基地、三大南江黄羊养殖基地和20万亩蔬菜基地,依托基地建成黑池、南鹰、将营等中心村和元顶子、大垭、沿溪河等聚居点600个。三是围绕生态旅游建新居。围绕旅游“六要素”,以光雾山“五大景区”、红鱼洞库区、元顶子茶场和乡村旅

12、游为重点,加快旅游接待能力建设,打造县城、光雾山镇、关坝乡、九龙山、大坝、铁炉坝、桃园、大营、十八月潭等接待中心(站),建成槐树、跃进、元顶子、青杠等乡村旅游示范村30个。(三)建在安全处。百年大计、安全第一。一是确保选址安全。南江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00多处,在规划选址时,要坚持地方党政领导、规划技术人员、受益群众代表“三到场”制度,坚决避开傍岩边、河边、公路边建房,避开地质滑坡体、洪水淹没线、公路管理控制线建房,严格实行聚居点地灾评估制度,防止灾害发生和财产损失。二是确保质量安全。发挥群众代表的监督力量,把住设计、建材、施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确保建设标准和建筑质量,把新居工程打

13、造成质量放心工程、群众满意工程、优质示范工程。三是确保环保安全。重视环境保护,选用新型环保建材,建好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加强环境绿化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环境。重视生态节能,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清洁能源和以电代柴、以电代煤、以气代柴工程。转变生活观念,推进厨房、厕所革命,改善卫生状况,提高环境质量。三、着力解决怎样建的问题,聚力推进巴山新居工程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聚集行政、群众和市场的力量,全面加快巴山新居建设工程。(一)科学规划引领建。以规划为纲,力破规划颈瓶,实现规划全覆盖。一是加快规划编制。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全域后区域、先总体后专项”原则,加快完成四级新型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4、和基础、产业、扶贫、新村、公共服务等全域配套规划,完成3个重点镇、7个特色镇和33个一般乡镇集镇规划,完成20个中心村、1038个聚居点规划,实现有规可依。二是转变规划方式。围绕“两地两区一中心”和“三区一城”定位,积极对接全省、全市及周边地区规划,跳出南江规划巴山新居,实行“多规衔接”。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科学决策、依法审批”的原则,既破除“三论”编制规划,又严格规划审批程序。加强县、乡、村规划队伍建设,借助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相关学科专家力量参与城乡规划编制,完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制度和规划一线评审制度,体现县委县政府的发展理念、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准、城乡居民的价值需求,变政府规

15、划为全民规划、变政府行为为群众自觉行动。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坚持“无规不建、执规必严、违规必查”,严格规划审批,将城镇、中心村、聚居点纳入县规划评审范围;严格控制城镇户建单体建筑,推进统一规划、综合开发;严格控制干环线公路沿线房屋规划建设,引导进入中心村和聚居点建房;依法严厉打击城乡违法违规行为,推进依规依法建设,提高建筑品位。(二)功能配套吸引建。围绕“六大统筹”,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管理配套促进群众聚居。一是基础设施配套吸引。围绕中心村、聚居点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工程,实现聚居点通水泥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集中式供水到新居;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推进农村“智慧电网

16、”建设,提高太阳能使用率;实施“智慧新村”工程,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光纤、互联网全覆盖。二是发展社会事业吸引。围绕中心村和聚居点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一所村小学、一所幼儿园、一个标准化卫生室、一个文化中心、一个农民健身工程、一个综合活动中心等“六个一”工程,加大人才培训和“五送三下乡”力度,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三是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依托中心村和聚居点,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完善便民设施,加快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四大流通网络”建设和金融“讯通”工程,以社区化服务促进人口聚集。(三)政策激励自主建。突出群众主体作用,用好财政奖补、政策配套、信贷扶持等激励措施,推进巴山新居建设。一是财政奖补政策激励。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整合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地质避让搬迁、重点工程征地搬迁、洪灾倒房重建、残疾人建房补助等资金,对按规划建设新居的农户给予奖励补助,提高农民改造旧房、建设新居的积极性。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