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4433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考前指导:考生考前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每个人都在成长中,成长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人的一生,谁都会面临一个十分常见却又异常难解的命题:成长与发展。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高考是这些问题的高发期。这几年接待了不少的来访者都是中学生,而且有很多是高三的学生,占我学生来访者咨询总量的70%,这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注意。我将07年高三学生在咨询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统计。考前考生心理问题的统计样本总人数:178人考前考生心理问题分析 排序:1自信心、心态 %2学习障碍15% 3恐惧忧郁焦虑 复习倦怠 % 4人生的意义%5其它%6亲子关系%7人际关系8%8恋爱5%9师生关系4%

2、10倾诉1%分析与思考1、学校应把高三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做为一个重点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在高三学生中,很多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这显得对高三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把培养高三学生的自信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自卑抑或自信都是自我概念的表现形式。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通俗地讲就是相信自己,在心理学上,自信指的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力的心理特点,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而自卑则正好与自信相反。自信与自卑的本质是人格问题。 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平时抓起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自我做起自我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

3、即一个人感受自身的存在的经验。它包括了人们通过经验、反思和他人的反馈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先有自我才有自信。人的自我意识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自我评价由三个方面构成:a物质自我b社会自我c精神自我。强化学生的自我:鼓励 赏识 关注。 自信心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有用的,在老师的眼中学生是什么样的,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2、 人生观的教育正当时现在人生观的教育弱化,只重视考生的分数,不重视考生的情商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学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要让学生树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要因高考毁灭掉人生所有的希望,不要把高考当成人生的

4、全部。今天的青年依然需要激情。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的人际关系有三个方面 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人际关系为什么对我们如此重要?遗传对生命长短的预测只能达到20%影响人的寿命的不是遗传,健康的食物,而是你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社会对人的健康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压力,另一个是孤独。实证研究:例:对三十名开胸手术病人研究发现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宗教信仰的人开胸六个月的死亡率是3%,而没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宗教信仰的病人的死亡率为21%。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想延长生命,但所有的实证研究都认为所有这些的总合都比不上与他们的亲密关系对人和生命的重要。对瑞士一万多人的长期追踪研

5、究发现现代的压力与孤单让人的死亡率高于没有压力和孤单的人4倍。健康的关系和不健康的食物或是不健康的关系和健康的食物这两者进行一个选择。健康的关系比健康的食物更重要。老师怎么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三个要素尊重a要把他当做一个成人,把他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对话,他也会得到成长。b学会对学生接纳、承认、认同或认可。c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有价值;给予关心、关注、爱护。真诚a要有展示自己缺点的能力。客观的看待人生,每个人心里都有见不得阳光的东西、弱点。b自己不对,要学会向学生道歉。人是的缺点的,这让你真实。不要把自己藏得那么深。教育孩子哪些人是安全型的人。做错了事,要学会认错,可以讨论

6、,对学生没有伤害。犯了错误而不承认是危险的,确立感的混乱,对学生才有伤害,这种伤害影响是深远的。老师也会犯错,老师也有缺点,学生才会与你亲近,这并不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理心a关注学生的需求,也关注自身的需求。b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影响学生的手段:四个有效沟通的原则1、 了解当时的情况,事件发生的背景,就事论事。2、 挑个好时刻讨论问题。3、 看到才说,感受到才讲,不要指责。4、 注意听-反应-思想交流70%的沟通交流是无言的:眼神、低头、手势、倾听4、 中学生恋情不能视而不见中学生为什么会恋爱?(1) 生理发展的必然激素的影响(2) 成长的需要客体关系,分离才能成长青少年要有一个

7、独立的过程 爱是客观存在的要正视、疏导、引导 几点感悟1、老师的人格完善与魅力影响深远学校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老师是学生做人的一个榜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老师对学生影响的精典写照。有的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课,也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课。这是我在很多学校做高考前心理健康讲座时,学生们给我的反馈。 心理学家苏晓波在他的网上写了一篇文章开心咨询诊所的酸甜辣他说他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了很多的技术,开始还有效,后来就不行了,通过学习,才觉得对病人起作用的是咨询者的人格魅力,是你治疗师的成长。一个人如果达到了人格的一个高的层次你才有足够的能量接纳、宽容别人,你的心

8、胸才能象大海一样的宽阔。老师也要解决好自身的心理问题。老师在走进教室的时候应理理自己的情绪要学生不焦虑老师自己先要不焦虑,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学生。大量的练习就是焦虑的一种表现。2、青春期性的萌动是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青少年的问题与家庭、性、老师关系很大。3、和谐的班组环境有利于整体与个体成绩的提高我的状元教育观:1、状元的诞生需要和谐的环境和土壤。2、片面的强化状元培养是对其它同学的忽视,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人际关系的三种状态:(1) 亲密的关系(2) 暴力的关系(3) 忽视的关系忽视是最坏的模式。学生闹,是因为他们被忽视,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及高考任务的完

9、成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你才能影响他。才能改变“学生对老师无端的恨”这一现代师生关系的关系模式。成材与成人哪个更重要?其实两者都重要且并不矛盾。武汉二中熊显红老师讲他的带差班生的故事:例1:他的学生有很多很捣蛋,因为他们读不读得好书没有关系,他一样可以出国,有学上。熊老师开始的时候不管他们,只是摸摸他们的头,时间长了学生自己就不好意思,开始注意听讲了。后来同学们都爱上熊老师的课,他和同学们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同学们有的喊他爷爷,有的喊他爸爸,甚至开家长会的时候当着自己爸爸妈妈的面喊,班上学生的成绩也得到提高。例2:有一个女同学,家庭非常困难,冬天还穿凉鞋,学习成绩也非常差,没有一个老师认为她能考

10、上大学。熊老师,非常关心她,就问她:平时在哪一门功课上用的功夫比较多?她说她的数学不好,在数学方面化得时间比较多,他觉得正是因为她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数学上,导致她的其它几门课下功夫少,而这几个科完全可以拿分。他让这位女同学把在数学上化的时间用些在其它可以拿分的功课上,果然很快取得了成果,一个学期以后,她的总分上来了,总分上来了,引起了其它老师的注意,其他老师也给予了更多的关照,成绩逐步上升,今年高考她考了五百多分上了一个二本一的大学,从此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命运。5、老师学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利于提高高考的升学率。现在老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提高,更讲法律,更人性、更人文如果老师也懂些心理方

11、面的知识,你会更能理解你的学生的行为,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些成绩中间的学生的成绩会提高一大截。6、风雨相伴,一同成长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艰辛的过程。青少年艰难地拨涉在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分离焦虑和迷惘、困惑。原始的自恋是建立对人的认识,青春期建立对社会的感知。0-6个月建立对人的认识与感知。10-20岁建立对社会与社会群体的认识与感知。自我身份的确立。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出生时没有解决 ,是在发展中确立的,自我身份的确立可以增强抗击环境的压力。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要加上陪伴。他们现在正艰难地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要教给学生应对问题的方法。亲人、老师的希望,压力使得学生长期积累的问题在

12、高考前得以集中暴发。所以高三学生才有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有一所中学的校长对我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正常的,我从临床心理讲的东西对他们没有太多的意义。我当时无语。当然也不能苛求我们的校长他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甄别能力。他看的角度和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是不同的,这也是职业的差异。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的区分。孔子“有教无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更令人钦佩。捷克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一个孩子对于你,可能只是六十多个孩子中的一个,对于孩子你是他们的唯一。人类一切行为都是正常的,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们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要做的是:倾听、接纳、同理心、陪伴。教师是一个伟大而崇高的职业。人们对教师有很多的称呼: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对教育有很多的定义:教书育人。这些说法都已经说烂了,但我这几年心理咨询的实际让我深深的感到,这些说法有多么深刻的意义。08年10月全国发生三起校园弑师案,什么时候教师也成了一种高危职业?什么时候可以迎来校园和谐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