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0644314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苹果绣线菊蚜 俗称腻虫、油汗,属于同翅目、蚜科。 苹果棉蚜 又名赤蚜、血色蚜虫,属同翅目、棉蚜科。,一、苹果绣线菊蚜(又名黄蚜) (一)危害 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及榆叶梅等。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芽和叶片上,被害叶尖向背面横卷,刺吸汁液后,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二)形态特征 成虫:胎生雌蚜,分无翅和有翅。体黄色,头黑褐色。 若虫:鲜黄色,蜜管、触角、足黑色。 卵:椭圆形,黑色。,(三)生活史及习性 1、一年10多代,以卵在枝条的芽缝或皮缝内越冬。 2、越冬卵在苹果萌芽后孵化产生无翅胎生雌蚜危害芽,经10天左右发育为干母,干母可胎生无翅胎生雌蚜,以孤雌生殖进行繁殖

2、,因此,前期以无翅蚜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繁殖,到5月下旬,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并迁飞扩散。6-7月间,由于温、湿度适宜,繁殖加快,虫口密度加大,危害严重,8-9月发生数量逐渐减少。10月出现性母,迁飞后产生有性蚜,雌、雄交尾产卵,以卵越冬。因此,在6-7月为危害盛期。,3、生殖方式:孤雌生殖。 (四)防治方法 1、休眠期 可结合螨类、介壳虫类喷5%矿物油乳剂,以杀死越冬的卵。 2、生长期 树上喷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10%吡虫啉(一遍净)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10%烟碱乳油800-1000倍。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2.5%绿色功夫2500-30

3、00倍。3%莫比朗(啶虫眯)乳油2500倍对抗性蚜虫有很好效果。杜邦万灵90%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吡蚜酮,苹果绵蚜(国内外检疫对象) (一)分布与危害 绵蚜又名血色蚜虫,为国内检疫对象,主要在剪锯口、病疤周围、主干主枝裂皮缝、叶柄基部和根部危害。被害处形成肿瘤状,其上覆一层白色绵状物。,(二)生活习性 绵蚜在各地发生代数不同,一般12-18代,在辽宁大连,每年发生13代,以12龄若虫在枝干裂皮缝、病虫伤疤边缘、剪锯口周围、1年生枝侧芽、根蘖基部、根部等处越冬。翌年苹果展叶时,越冬若虫开始在原地活动取食。在大连地区,若虫于5月上旬开始扩散,转移到叶腋处危害,逐渐发育为成虫。成虫,以孤

4、雌、胎生方式繁殖,同时产生少量有翅雌蚜,向周围树迁移。5月下7月上,为全年危害最严重时期,此时树干的伤疤处、枝条上、根蘖等处可见到许多白色绵状物,其下部有蚜虫。78月份气温升高,不利于蚜虫繁殖,棉蚜减少,9月中旬10中旬,气温下降,又适合苹果绵蚜繁殖,出现第二次危害高峰,这次数量为越冬打下基础。11月份气温下降到7以下时,若虫陆续进入越冬状态。,(三)苹果绵蚜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苹果绵蚜是检疫对象,加强植物检疫,如果发现已调入的苗木或接穗上有绵蚜时,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浸泡2-3分钟灭蚜。 清除越冬虫源:在早春刮树皮时,彻底刮除病疤和剪锯口周围的越冬蚜虫,并用48%乐斯本50倍药液涂刷,以消灭剩余的蚜虫。将刮下的翘皮等集中烧掉。 树上喷药:若蚜扩散期和田间虫口密度增加始期为喷药适期。常用药剂有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在苹果采收后用40灭蚜多乳油1500倍液喷树,具有较长的防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