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4350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论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深入开展探究,创新型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知识,做学问,让他们明确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提出假设,如何推理论证,形成新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具有一定化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中学化学教育目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传受已有知识为主,学生未摆

2、脱被动学习的局面,因而难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一堂课的创新需要设计。设计是基于设想的规划及创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

3、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第二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活

4、动。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有形形色色的猜想,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不要胡乱猜想。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体验。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人的归属与爱的

5、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难产生出强烈的认知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这其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可能使这位学生终身铭记。以上几个环节相互联系,其过程可表示如下: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实验探究体验、创新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含下列步骤: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