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4329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混凝土烂根的成因与防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剪力墙烂根的处理方案施工单位:苏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忠杰技术负责人:刘登文2012年7月9日剪力墙砼烂根的成因与防治剪力墙砼烂根的成因及预防和治理措施:剪力墙砼烂根的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其主要原因有以下7 个方面:1、砼水灰比过大,造成烂根: 1.1、成因:砼水灰比过大(一般非泵送自拌混凝土大于0.6,泵送砼大于0.45)时,浆石易产生离析,由于砼浆液的浮力降低,砼在振动棒的振动作用下,浆石不能重新均匀的布置,而是石子往底部沉淀,浆液上浮,形成了烂根。这种烂根往往是通透性的,即水能从墙的一边渗透到另一边。1.2 预防措施:调整砼的水灰比,一般予拌泵送砼水灰比控制在0.45之间,使砼

2、内的浆液稠度增大,保证在振动过程中砼内的浆液对石子有合适的浮力,从而达到放模的砼浆液和石子重新均匀布置、砼内的砂浆能充满模壳的所有空间,达到消除因砼水灰比过大而产生烂根的目的。 1.3 治理措施:如果通透性烂根较长、面积较大时,宜采用压力灌浆补强。2、剪力墙根部楼面砼不平,漏浆而造成烂根:2.1 成因:由于浇筑楼面砼时,没能有效地控制剪力墙根部的平整度,造成墙侧模与楼面之间有宽度不等的缝隙,或缝隙堵塞不严,砼在浇筑振捣时,部分浆液通过该缝隙流失,造成墙体在有缝隙的一侧烂根。烂根的大小和深浅,取决于砼的水灰比大小和振捣时间的长短。这种烂根一般发生在缝隙的一侧,其深度通常不超过墙体厚度的110,通

3、常是不通透的。2.2 预防措施:在浇筑楼层砼时,严格按标高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平整度,将墙边外侧25宽度范围内用2米以上长度的括杠,按标高刮平。在支模前沿墙边线粘贴单面胶海棉条,保证墙侧模安装校正后,与现浇板面严密无缝隙。杜绝了模内砼浆液漏出,从而避免了因漏浆而造成的烂根形成。 2.3治理措施:如果局部产生了这类烂根,应在监理的监督下探明烂根的深度,属于浅表性(深度小于2)烂根时,可采用比墙体砼高一级强度的去石砂浆人工抹压密实修补。深度较大时,须采用凿除无浆砼到完全密实时,在墙外支模补浇高一级强度砼的补强方法。补浇砼的模板要高出烂根高度20,并支成喇叭状,以保证补筑的砼充分填满烂根部位,补筑的砼

4、强度达C15时凿去突出墙面的喇叭口砼。 3、墙侧模根部跑模漏浆,造成烂根:3.1 成因:墙侧模板的底部定位固定不牢,在墙体砼浇筑和振捣时,模板向外扩张变形(跑模),这种情况通常在较厚的墙体使用木模时较多。变形较大者,造成墙根部砼成喇叭状,同时在根部在烂根出现;跑模轻微者,在墙根部产生漏浆而形成的烂根。这类烂根,前者通常烂不到墙身部位,后者通常也只是浅表性烂根。3.2 预防措施:在模板施工方案内要准确计算墙体根部的模板侧压力,要有可靠的固定措施,通常可在现浇墙内加设对拉镙栓固定,约束墙体侧模向外变形。在墙体砼浇筑前,要严格检查验收,确保支模质量合格。砼浇筑过程,木工要有专人看模,发现异常,要立即

5、暂停浇灌,校正加固后方可继续浇筑。3.3 治理措施:对跑模较大的变形烂根,待砼强度达到C15 后,将跑模部位多余砼凿除,并将表面凿铣平整。对跑模较小而造成的浅表性烂根的治理,可采用被墙体砼高一级强度的去石砂浆人工抹压密实修补。4、入模高度过大,砼浆、石分离造成烂根:4.1 成因:房屋建筑的剪力墙模板,通常都是一次支模到顶,砼入模高度基本都在2.70 米以上,砼在下落过程与墙内钢筋网反复碰撞,最终是石子首先坠底,振捣时由于底部缺少浆液,石子不能上浮、浆液不能完全充满墙根部位,而造成烂根。这类烂根,通常为不通透状态,但烂根深度不等。相同墙高时,往往墙厚越小烂根越深。4.2 预防措施:4.2.1、设

6、法降低砼入模的高度,可采用窜筒入模法。4.2.2、宜先在底部铺510厚的与砼同强度等级的去石砂浆。 4.2.3、相对固定砼入模的部位,用振动棒边振动边将砼向前推引,自然向前流淌的砼可避免浆石分离。以上方法同时使用,完全可以避免烂根发生。4.3 治理措施:如果发生了浆石分离造成烂根,治理措施同砼水灰比不当造成烂根的治理措施。5、墙根部欠振造成烂根:5.1 成因:砼欠振包括漏振,原因是人为的操作错误。主要有:5.1.1、交接班时,交待不清,造成漏振;5.1.2、振捣人员技术不熟练,振捣不匀。5.1.3、浇筑流程不合理,振捣人员少,造成砼塑性损失,振动不实而形成了烂根。这类烂根,往往是局部的,其状态

7、多为局部明显不密实。5.2 预防措施:5.2.1、挑选有一定振捣经验的、有高度责任心的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5.2.1、前后班交接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或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组织好交接程序,前班人员给后班人员交待清楚已振和未振部位,并形成书面交接记录。5.2.3、认真编写砼浇筑方案,合理安排浇筑流程和流向,根据推进速度安排足够振捣人员,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振捣完毕。5.3 治理措施:小范围欠振,且部位不在主要抗震受力区,可凿除不密实部分,用砼补筑法或砂浆抹面法修补。漏振范围较大时,必须凿除不实砼到完全密实时,在墙外支模补浇高一级强度砼的补强方法。补浇砼的模板要高出烂根高度20,并支成喇叭状,以保证补筑的

8、砼充分填满烂根部位,补筑的砼强度达C15时凿去突出墙面的喇叭口砼。 6、墙根部侧面水平钢筋紧贴模板,造成烂根:6.1 成因:由于浇筑现浇板时没有能有效的控制,墙体钢筋的位置,造成局部,墙体外侧水平钢筋或暗柱箍筋紧贴模板,往往在最下一层水平钢筋距地20时,砼浆液不能到达,不但造成的烂根,而且还露筋。常发生于竖向钢筋和箍筋较密的暗柱根部。这类烂根通常是浅表性的。6.2 预防措施:在浇筑现浇砼板前,认真放出上层墙身边线,用钢筋定位卡具,准确固定出现浇板面的墙身钢筋位置。6.3 治理措施:凿除钢筋外侧的浆皮和空架石子,用比砼高一级强度的砂浆抹平压实。7、墙根部积水,造成烂根:7.1 成因:7.1.1、

9、开盘时的润泵水和砂浆集中排放在墙模内,形成模内积水造成烂根。7.1.2、商品砼的泌水淤积在墙体根部,造成的烂根。这类烂根,是因砼入模振捣后,把水挤到靠近模板的两侧,经振捣后砼表面多为浮砂。根部砼表面强度降低。7.2 预防措施:7.2.1、严格控制润泵水入模,将润泵砂浆均匀颁布在墙内,其厚度,不宜大于10。 7.2.2、及时排放淤积的泌水。7.3 治理措施:刮除浮砂层至密实部位,用比砼高一级强度的砂浆抹平压实。剪力墙砼烂根,是直接影响建筑物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施工质量通病。我们只要提高对这个通病的认识,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消除这个质量通病作为为质量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技术攻关,积极开展QC 小组活动。真正做到“事前有方案,过程严把关,事后有总结”。同时我们更要对那些已经形成的烂根,不能采取消极的表面修补。必须要严肃对待,认真处理,通过监理工程师,探清烂根的范围和程度,制定可靠的修补方案,严格按照隐蔽的程序,步步把关,把烂根的缺陷修补好,决不能给房屋结构留下强度和耐久性方面的缺陷。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