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3672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修订情况为了进一步做好五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不断总结评估工作经验,提高评估工作水平,去年底,教育部高教司成立了由24名成员组成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课题组,24名成员中有15人是本届评估专家委员会成员,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评估方案、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广泛开展调研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现行的评估方案作必要的调整和修订。对评估方案的这次调整和修订情况,分以下三个方面作些介绍:一、调整和修订的基本原则第一、各类高校都采用一个教学评估方案的原则。其一是考虑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近年来高校体制改革中大量学校合并

2、,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合并,办学历史较长的高校和新建高校合并,不同科类的高校合并,单科性学校越来越少,而单科性学校也有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但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要体现国家的教育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等教育法,都要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学校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是相同的。1998年教育部就用同一个方案试评了两所不同类型的医药类高校:其中一所是部属“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所是地方高校。评估结果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和有关方面的认同。关于分类指导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按照“三个符合度”的精

3、神,把握评估的实质,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三个符合度”就是:学校自己的定位和所确定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包括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状态与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定位的符合程度,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要求的符合程度。这种评估的思路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的局面,同时也给专家组进校的工作留有空间。二是,对于医药、财经、师范等科类的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即“211工程” 重点建设的学校,针对其某些特殊性,在方案个别指标上,分别提出了补充说明。用一个方案来评估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学工作,事实

4、说明,从整体上看是完全可行的。这也是教育部领导决定采用一个方案进行评估的原则的客观依据。对此,现在还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也是正常的。还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第二、现行评估方案的基本框架不动的原则。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已经在6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评估实践。实践表明,该方案基本上是科学的、可行的,反映了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普遍认为其基本框架是比较好的。因此,这次方案的调整和修订,基本框架不作大的变动,仍然由(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3)普

5、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等四个部分组成。这次的修订主要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某些内容作了具体的调整和修订,力求做到:一是简明科学,将原评估方案中某些指标、标准及内涵说明的提法不尽科学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如1.1学校的规划在原方案中主要强调了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修改后明确为“包括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又如6.1教师风范中A、C级标准及内涵说明中都有教学质量的考察,而教学质量不属于教师风范的内容,这次修改时就移到2.2,增加了一个“教学水平”观测点等;二是突出重

6、点,将原方案中的内涵说明大部分都删去了,只保留了一些界定性的说明作为备注,其目的是要给专家和有关方面以更多的空间,针对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三个符合度”以检验学校的建设与改革,这也是鼓励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更好地理解评估指标的实质,努力将学校办出特色;三是与教育部近期颁布的文件精神相一致,特别是今年颁发的二号文件的精神,所以现行方案的三个附表都不用了,而采用了新的附表正是二号文件提出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四是对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的部分指标、观测点和标准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二、新修订的评估方案调整的主要内容 基本框架及指标体系的总体调整情况新修订的方案基本框架没有大的变化,在指标体系上,仍然是7

7、个一级指标,1个特色项目,其中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等6个一级指标不变,将“教学建设与改革”改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什么要修改,主要是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便于准确翻译。二级指标方面,将2.1“队伍结构”改为“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是因为下面增加了“生师比”的观测点;将“就业”从“社会评价”中单独拿出来作为1个二级指标,加上原来的18个二级指标,一共19个二级指标。观测点方面,原方案有38个观测点,修订的方案在2.1“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下面增加“生师比”的观测点;在2.2“主讲教师”下面增加了 “教学水平” 的观测点;在3.1“教学基本设施”

8、下面增加了“校园网建设状况”的观测点;在4.3“实践教学”下面增加了“实习和实训”观测点;另将原7.5 “社会声誉”的一个观测点“生源、就业、社会评价”分成“生源”、“社会评价”2个观测点,“就业”单独作为一个二级指标,下设一个观测点“就业情况”。这样一共就由原来的38个观测点变成了44个观测点。一、二级指标在名称上作了适当修改。一级指标的“教学建设与改革”修改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二级指标的“师资队伍结构”修改为“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础设施”改为“教学基本设施”等。 关于方案调整和修改的具体内容及说明虽然方案修订在基本框架上和指标体系上没作大的改动,但在具体内容上有一些局部的修

9、改,具体情况如下: 办学指导思想1.1 学校定位对这个一级指标内容的修订,主要有以下3点变化:一是将原方案的3点内涵说明全部删去,增加了1个备注“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发展规划。”这样比原来内涵说明只强调专业建设规划更加全面。二是将原内涵说明2、3关于专业结构与布局的内容和专业设置的要求放到了4.1专业结构与布局下面考察,使其内容更加贴近和吻合。三是将等级标准A级改为“定位准确,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C级改为“定位基本准确,有学校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这就强调了不仅要有发展规划,还要科学合理;不能限于口头上或书面上的发展规划,

10、还要付诸实施并有成效。1.2 办学思路主要修改是删去了原来的5条内涵说明,等级标准的表述上都作了适当调整,主要强调要具有先进教育思想观念,因为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先导。 师资队伍对这个一级指标作了比较多的调整,具体情况如下:2.1 原来的“队伍结构”改为“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增加了一个观测点“生师比”,这在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中有规定,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连续几年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提出来的。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师生比平均在18:1以上,但有的高校则高达20几、30几比1,这必然影响教学质量。C级标准与2号文件规定的合格要求一致,A级标准为“比合格规定至少低2

11、,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将原来“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改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A级标准为“50%”,C级标准为“30%40%”,调整原因有二:一是与2号文件的要求一致;二是近几年各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对学位要求都提高了门槛,再加上各校都加强了在职教师的培养,加大了攻读学位的力度。2.2 主讲教师这个二级指标的主要变化有二: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教学水平”,实际上是将原方案6.1教师风范中考察教学质量的内容移到这里来了,一是大家认为放在这里考察更合适,二是考察主讲教师除要求“教师资格”和“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外,更要看教学水平如何。A级标准为“教学水平高,科研促进教学,

12、成效明显”,既强调了教学水平,又强调要将科研成果引进教学内容,促进教学。C级标准为“教学过程规范,基本能保证教学质量”。对原方案关于“教师岗位资格”的说明作了修改,就是两个条件,主讲教师是指要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要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教师。这样比原方案内涵说明的表述更准确、明了。 教学条件与利用3.1 教学基本设施这里也作了几点改动,主要是根据2号文件的规定所作的修改。具体情况如下:将原观测点“教室状况”改为“校舍状况”。因为不光看教室,还要将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百名学生配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面积等内容纳入到这个

13、观测点。C级标准与2号文件的合格规定完全一致,A级标准为“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其它相关校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的C级标准与2号文件的合格规定一致,A级标准修改为“各类功能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在这里,对实验室不仅强调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还强调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较好发挥作用。观测点“图书馆状况”的等级标准已经取消了对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和图书馆面积的要求,因为2号文件只有生均图书册数和年进书量的要求。C级标准按2号文件的要求,A级

14、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图书馆的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增加了“校园网建设状况”这个观测点,A级标准为“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级标准为“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作用”。一是强调要加强校园网建设,现在很多学校花巨资建设校园网,硬件建设好,但有的利用率不高,特别对本科教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特别强调了要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作用。运动场及体育设施C级标准增加了室内体育场所的要求,A级标准原方案为“有风雨操场;有专项设施”,现改为“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体育场所)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有专项场地或设施”。3.2 教学经费将原方案“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改为“四项经费占学费收

15、入的比例”,原来是按四号文件表述的,但是不易操作,因为学校各类经费收入都在一起,分块支出,就很难弄清用于四项经费的哪些是学费收入了,反过来就好统计了,因为每年学费收入多少一算就出来了,就看四项经费的开支占到学费收入多大的比例。A级标准25%,增加了“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C级标准20%23%,增加了“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这个指标也修改了不少内容,具体如下:4.1 专业将原来观测点“新办专业”改为“专业结构与布局”,A级标准为“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新办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

16、满意”,C级标准为“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新办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要,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基本符合要求”。很显然,这一条的内容拓展了,着眼于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是否合理,其内容涵盖就更准确全面。这与教育部五号文件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精神一致起来。这也是将原1.1的内涵说明中部分内容拿到了这里。另外,针对现在有的学校什么专业热就上什么专业,每年上好几个新专业的情况,强调了新专业设置的条件,尤其是建立新专业的学科基础。将观测点“教学计划”改为“培养方案”,涵盖面更广、表述更贴切一些,包括了课内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4.2 课程对观测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A级标准作了调整,改为“总体思路清晰、有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上成果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