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3464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概论之---第三章--艺术的本质(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艺术的本质,一、艺术概念的含义 二、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回答 三、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新回答 四、艺术是人生感悟的形式化,一、艺术概念的含义,1.艺术的广义技艺、技巧、才能 2.艺术的狭义美的艺术 3.艺术的现代含义作为文化的艺术 4.艺术含义的界定,1.艺术的广义,中国古代: 甲骨文:兿、埶、蓺 ,意思是种植。 贵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后汉书:艺:书、数、射、御 ;术:医、方、卜、筮,1.艺术的广义,古希腊:艺术指生产性的制作活动,尤指技艺。 中世纪:艺术指7种自由艺术,即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1.艺术的广义,艺人 通俗艺术、民间艺术 艺术

2、体操 足球、篮球,2.艺术的狭义美的艺术,中国魏晋时期: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 人对自己的生命开始给予强烈关注,并且把这种关注用绘画、书法、诗歌表现出来, 于是就出现了美的艺术,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转折。它引导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潮流,开辟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方向。,书法,美术,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

3、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诗歌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这个时期

4、开始,文人开始用诗歌、绘画、书法等美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艺术摆脱了以前只属于贵族和匠人的单纯技艺性活动和体力劳动,具有了精神性特征。艺术成为文人表达内心苦闷和喜怒哀乐的手段,成为文人的精神寄托和身份象征。自此,艺术就超越了单纯的技艺,和精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艺术成为专指绘画、书法、音乐、诗歌等精神性产品的美的艺术。,2.艺术的狭义美的艺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开始得到较高的评价,而且在生活中发挥着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作用。美的生产者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他们将自己看作是超出匠人之上的而且力图打破他们同匠人的一致性联系。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

5、朗基罗、拉斐尔开始从宗教性的实用艺术中解放出来,用他们的作品表达人的主题,表达自己对于世界和人的理解,从而使他们的艺术带上了强烈的个人化色彩。,到了18世纪,美的艺术才逐渐与实用性的艺术区分开来,获得了崇高的地位。1747年,查里斯巴托作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歌、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戏剧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从此,手工艺、科学等都已不再是“艺术”了,而只有上述“美的艺术”才是“艺术”。,由此看来,狭义的艺术只是指那些具有美的形式、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它具有审美性和情感性,和现实生活拉开一定距离,具有独立性和自足性。,3.艺术的现代含义作为文化的艺术,现代派艺术 新的艺术形式,现代

6、派艺术,杜尚的泉 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卡夫卡的变形记 约翰凯奇的4份33秒,现代派艺术,新的艺术形式,电影 电视 艺术设计 时装 数字艺术,4.艺术含义的界定,既然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所指的对象具有很大差异,那么我们在这里如何来确定哪些是艺术,哪些是非艺术呢?我们不能从某种既定的艺术观念出发,确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也不能以“美的艺术”的含义为标准,去确定某个对象是不是艺术。恰当的做法应当是,承认“美的艺术”的中心地位,在此中心地带汲取广义的艺术和作为文化的艺术的某些合理成分,划定一个大体的范围。在此范围之内的,我们把它称为艺术,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在此范围之外的,

7、我们只能把它作为一般的文化现象,不把它作为艺术现象进行研究。既然在既定范围内的对象都称为艺术,那么它必然具有某些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艺术的本质,一旦拥有了它,作品就成为艺术。,既然如此,我们就把美的艺术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它的内涵和发展规律;然后,我们把现代艺术和新的艺术形式作为我们次要的研究对象,研究在现代艺术和新的艺术形式与美的艺术之间的关联;最后,我们把广义的艺术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倡导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二、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观点,1.客观精神说 2.主观精神说 3.模仿说或再现说 4.表现说 5.形式说,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

8、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现实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黑格尔认为美(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内容和感性形式的对立统一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在这里,柏拉图的“理式”和黑格尔的“理念”都是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但又是外在于人的。 这种观点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影响。,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一方面把自由看作是艺术的灵魂,一方面又认为艺术植根于艺术家的天才的想象力

9、和理解力,并且是不关涉任何实际功利和目的,也不涉及理性化的概念,如同游戏。 其后德国哲学家席勒的“游戏说”和尼采的“主观意志”所强调的都是艺术是一种主观精神。 这种观点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3.模仿说或再现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并且艺术能够模仿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他说“诗比历史更真实”,诗人和画家不应当“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是应当“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这一模仿说对西方艺术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

10、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4.表现说,这种观点强调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流露和表达。代表人物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他的朋友,柯尔律治也认为:“有一个特点是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共有的,就是他们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 马蒂斯说:“美术学校的教师常爱说:只要紧密靠拢自然。我在我的一生的路程上反对这个见解,我不能屈服于它。我的道路是不停止地寻找忠实临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5.形式论,要么承认一切视觉艺术品中具有某种共性,要么只能在谈到艺术品时含糊其辞。当人们说到艺术时,总要以心理上的

11、分类来区分艺术品与其它物品。那么这种分类法的正当理由是什么呢?同一类别的艺术品,其共同的而又是独特的性质又是什么呢?不论这种性质是什么,无疑它常常是与艺术品的其它性质相关的;而其它性质都是偶然存在的,唯独这个性质才是艺术品最基本的性质。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着某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这是一种什么性质呢?什么性质存在于一切能唤起我们审美感情的客体之中呢?什么性质是圣索非亚教堂、卡尔特修道院的窗子、墨西哥的雕塑、波斯的古碗、中国的地毯、帕多瓦(Padua)的乔托的壁画,以及普辛(oussin)、皮埃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和塞尚的作品中所共有的性

12、质呢?看来,可做解释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在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上,克莱夫贝尔从形式方面立论,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在形式上一定有其原因。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在形式的意味后面,有着更深刻的人性的、历史的、社会的、宗教的、心理的根源,是这些东西决定着形式的意味,决定着艺术作品成为艺术作品。而这些东西又和世界、艺术家

13、等因素是无法分割的,所以,探讨什么是艺术,仅仅从形式方面进行立论仍然是不可取的。,问题与出路,通过对于上述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观点都是从某一个方面立论,揭示了艺术的某一个方面的性质和特点。它们都有一定道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于是,近年来理论界普遍主张把这一问题放在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系统中进行研究,在世界艺术家艺术品欣赏者的多维关系中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活动。这就是艺术生产论或艺术活动论。,第一,一束束过程及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展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但是,这种观点也并不是没有问

14、题的,因为,我们只有在弄清什么是艺术的情况下,才能在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关系中展开研究,否则的话,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呢?对于艺术理论来说,弄清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仍然是首要的问题。,三、20世纪在艺术本质问题的上的新观点,1.分析美学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2.海德格尔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3.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1.分析美学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观点,分析哲学和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维特根斯坦,他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维特根斯坦对于美与善等形而上学问题持坚定的否定态度,认为这类问题是毫无意义的问题,应该排除在哲学研究的视野之外。在他看来,一切命题都

15、可以分为可证实的和不可证实的,可证实的命题与事物或世界是对应的,是有意义的。例如:黄金分割律是希腊造型艺术的法则之一;不可证实的命题,就没有对应物,是无意义的。例如美是什么,善是什么,这类问题就是没有答案的,是无意义的。,美学史上所有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都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迷途。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清理,把有意义的命题和无意义的命题区分开来。他的名言是:凡是能够说清楚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维特根斯坦并没有明确论及艺术问题,不过从他对于美学问题的意见中,可以推断他对于艺术是什么这一问题也持同样的态度,因为美是什么和艺术是什么属于同类性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16、在后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发现,像美、善、上帝等宗教与形而上学的问题并非是无意义的,这些东西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于是他把这些东西重新纳入到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研究他发现,像美与善之类的问题与游戏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维特根斯坦命名为家族相似。在他看来,在牌类游戏、棋类游戏、球类游戏之间,具有很多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一样,父母、子女、祖孙、兄弟、表兄弟等家族成员具有相似性,甲和乙在某一点上相似,乙和丙在某一点上相似,甲和丁在某一点上相似,乙和丁在某一点上也具有相似之处,但是这些相似点相互之间是不同的。各种不同的游戏之间的相似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要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也许就是游戏,但是各种游戏之间的相似点就像家族相似一样。它们都可以称为游戏,但是各种游戏之间的相似只是一种家族相似。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我们很难找到各种游戏之间的共同点,我们所能找到的只是各种游戏之间的家族相似点。也就是说,在各种游戏之间没有共同的本质,它们之间共同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