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2989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设计论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服装设计论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服装设计论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服装设计论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服装设计论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设计论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论文 .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设计论文 关键词:服饰;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变迁性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这句话说明了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而在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中,“衣”又居于领先地位,足以说明“衣之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服饰的发展经历了辉煌而且漫长的历程。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和发展,中国服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穿衣习惯和服饰文化,并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直观地为我们展示着中国历史社会的变迁。所以说,某个历史时期的服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思想。本文以服饰变化发展为例探讨美的形态

2、与特征存在变迁性。一、社会美存在变迁性马克思说:“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也就是说,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美,相应地,美也反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美的重要形态之一,社会美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表现,显示出人类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和结晶。1、社会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社会美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迁和发展。不同的时代,社会美具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和尺度,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强烈影响和制约,所以社会美的时

3、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存在着变迁性。某些美的东西在其特定的历史时代中被认为是美的,但在历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并不认为一直都是美的。社会美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的,存在着变迁性。例如在文革时期,当时社会上认为美的,允许穿的服饰只有中山装、人民装、红卫兵装。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服饰呈现着多样化,多元化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在80年代,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着红裙子大受追捧,表明中国女性自此进入追求服装色彩和式样变化的时代。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色彩缤纷的各种款式的连衣裙再一次成为中国女性春夏秋三季的主要装束。由此

4、可以看出,社会美的时代性和历史发展的轨迹总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社会美存在着变迁性,显示出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特征,凝结着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努力和斗争。2、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美人们评价某一个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是否为“美”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内容是否富有活力,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价值取向往往不同,人们的社会功利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美的内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领袖毛泽东穿着一件中山装,政治领袖在当时是民众追随的时尚领袖,中山装3、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服饰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能够反映出时代风

5、貌的个性特征,服饰是否为美,主要在于是否和人的体型、气质以及所处的时代环境相协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表现出优雅与飘逸。而唐代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自由,奔放,活泼是这一时代的特点,特别是盛唐时期,出现了半露胸的裙装。但是这些朝代的服饰在宋代会被认为是不得体不端庄。这说明,每一历史时期人民的穿着打扮都是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化趋向,存在着社会变迁性,只有符合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趋向和环境风貌,服饰的美才能为人的美增光添彩。二、自然美存在变迁性自然界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景象,必然会启发人们在服饰上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黄帝

6、、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采(同彩)彰施于五色作服。”这些记载都表明,中华民族的服饰从一开始就与大自然有着密切联系,服饰的质料、形式、色彩、纹样都是来自于大自然,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观察和利用自然的结果。1、自然美以自然属性为存在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对象多侧面多层次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其自身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运动之中,因时因地而异。”也就是说,当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对自然美的感受会有所不同。这反映在服饰上就是人们会根据自身所在的地区和季节的变化来选择服饰的质地和着装方式。例如,在秋季宜于穿着淡雅的服装与秋高气爽、云淡风清的气候相和谐,在春季则宜

7、于鲜艳的服装,而在夏季则不适合穿着黑色的服装,只有这样才能与太阳光线和人的肤色相协调。这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会根据自然属性的变化而变化,而各个地区的自然属性又存在着差异与不同,也就是说自然美存在变迁性。2、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我们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大自然中自然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吸引。这里所谈的形式,是指诸如色彩、线条、形状以及对称是否和谐等方面。而用色彩来美化服装,原本出自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出自于人们对于这种色彩穿在身上是否好看。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伦理观念中,色彩却从来都是和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宋朝的朝服颜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朝服是紫色,五品以上是红色,七品以

8、上是绿色,九品以上是青色,等级深严,不可僭越。而到了宋元丰年间用色又稍有改变,四品以上是紫色,六品以上是红色,九品以上是绿色。这表明,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不断进步,形式美也随之发生改变,即存在变迁性。3、自然美具有联想性,多方面性和变异性因为大自然中的事物的属性不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事物又可以和人类生活发生不同的联系,因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所以自然美也就具有多方面性和变异性。这反映在服饰的变迁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周代屡遭贬损的白色服饰却在春秋时期成为崇拜与歌颂的时髦服饰;隋文帝时期崇尚朴素的服饰然而隋炀帝时却求奇追丽,因此服饰日趋华丽。这说明在不同的

9、历史发展时期中,人们因欣赏、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的对自然美的观点和看法不一样,具有多方面性和变异性,所以说自然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变迁性。三、艺术美存在变迁性“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利用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的丰富素材创造出的艺术作品。”也就说艺术美是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受客观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规律的制约,随着社会生活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会受到一定时代的观念和趣味的制约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美。1、独创性独创性这一特征反映在中国服饰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战胜利以后,这时的旗袍一改往日的完全传统的风格,开始融入西方的服饰元素,采用了西式服装胸省和腰省

10、的设计理念,打破了旗袍无省的格局,使女子的曲线更加凸显。这说明艺术美的独创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遵循艺术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来获得更高的审美价值,创造出不同的艺术美,即艺术美的独创性存在着发展和变化。2、形象性艺术美的形象性是指艺术作品的具体鲜明的程度,它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形式来凸显艺术美的深刻和丰富的内涵。这反映在服饰上,艺术美的形象性可以通过具体的线条、色彩等手段来创造视觉上的生动的图画和形象。比如在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很能体现女性轻盈体态的杂裾垂髾服,这种服装中的束高腰给人一种修长和轻盈感,再加上飘带的使用形成了完美和整体感很强的装束,使着装者显得十分端庄和华贵。而到了南北朝时期

11、,这种服饰却发生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这说明了艺术美的形象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具体内容的形象性会发生变化来适应相应的社会要求,它的形式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存在着变迁性。3、情感性艺术美的情感性是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给予作品以情感,有无情感,情感是否真挚与真诚是作品艺术魅力的决定性因素。没有情感的艺术作品也就是没有生命,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例如,孙中山先生设计的中山装不仅仅只是一种服装,更赋予了它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如立国之四维、五权分立、三民主义等理念。发展到今天,中山装却仍然作为代表中华民族气魄的一种服装,继续在人民生活中存在。这说明艺术美的情感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并不是经久不变的

12、,其中的内涵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略微的变化,融入艺术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新的感悟,新的体验和新的情感。所以说,艺术美的情感性在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中追求社会化、自然化和艺术化特征,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变迁性。对服饰美的追求和创造,是劳动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美的发现与升华。服饰美学思想从对社会、自然和艺术与人之间一种关系的领悟与实践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智慧,而且对今天服饰的不断创新也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参考书目:1 胡先祥. 美学基础与艺术欣赏.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2 李逸津. 美学导论.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XX.3 陶伯华. 美学前沿实践本体论美学新视野.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4 周忠厚. 当代青年实用美学手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5 孙正荃. 大众美学.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XX.6 吴琳. 中外服饰文化.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7 彭锋. 美学的意蕴.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