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29342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棉30支气流纺纱的质量改进 苏 健(天津市天翔纺织有限责任公司)0 引 言天翔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系棉纺企业。过去,主要以生产人棉环锭30支、32支机织纱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为适应市场需求,在原只有2.8万锭环锭纺的基础上,于2003年、2006年、2007年三年间相续引进德国赐来福(Schlahorst)公司的二手气流纺设备11台计2520锭,其中SE-8 216型5台,SE-9 240型6台。全部系Schlahorst公司九十年代初产品,目前在天津地区只有我公司拥有此设备。公司根据气流纺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自身的技术能力及水平,于2006年初决定试纺国内刚刚开始的人棉30支气流纺针织纱。众

2、所周知,一般气流纺是环锭纺企业的配套设备,所纺品种大多是610支全棉、涤棉牛仔纱或帆布用纱,主要原料是低级棉加环锭纺的下脚料混合去纺。因此,用气流纺来纺人棉尤其是30支纱是气流纺所纺品种的一次跨越,这对设备的状况、原材料使用、生产工艺等要求很高,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但是,不实施这次难度很大的跨越争取试纺成功,就不能摆脱纺低支纱的亏损状态。因此,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把此项目做为公司摆脱困境,争取扭亏为盈的契机。1 现状调查1.1 分析与定位 研制初期乌斯特测试主要数据如下(2006.06.02): 试样号数:19.5No.CVm%DR 1m+5%DR 1m-5%细节-50%粗节+50%棉结+

3、200%棉结+2801234516.6617.9517.0016.7816.5020.3216.9518.4017.6016.8222.6215.5321.9419.9218.4638126483540759956606174477172100953404106MeanCVbQ9516.983.030.6418.027.111.5919.7012.943.1614460.2342.9017622.4619.5745981.91186.6232110.3817.26从上述测试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影响纱线质量的关键指标是条干不匀(CV%),粗细节、棉结。我们对该产品质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我们现有

4、的设备进行全面的分析,问题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纺中细支纱需对部分设备配件进行配套,更换小直径纺杯,及更换新阻捻头,才能对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二是对超大牵伸、捻度、速度等工艺设备需要进行不断的试验、调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率。因此,只有当该品种达到质量与效率的合理匹配才能有实际的生产意义。否则,只保质量,不能达到应有的产量,创造不了效益,对生产企业来说,没有直接的意义。同样忽视质量,只保效率,保产量,又不能适应市场的质量要求,所以只有做到质量与效率的合理搭配才能实现企业投产盈利发展壮大的目的。1.2 鱼刺图分析分析质量不稳定的原因,画出因果图如下: 料 设备 工艺配件磨损严重且不配套工艺不太完善原料

5、质量不稳定质量不稳定稳定稳定质量意识弱操作技能水平低管理欠规范责任心不强 管理 人员人员用户反映质量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条干CV%、棉结和疵点以及强力CV%等因素上。由于我们研发的品种是针织用纱,我们都知道针织纱对纱的条干要求很严格,条干不匀织出来的布,在布面上产生薄厚不匀很明显;再有棉结和疵点对针织纱来说也是很重要,较多的棉结和疵点在布面上不会被掩盖,疙疙瘩瘩的很明显,看起来平整度很差,不光洁。甚至在针织布面上产生破洞,造成次布。下面就该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1. 3 原因分析1. 3. 1 设备方面由于我厂气流纺设备是从国外购买的德国赐来福(机型AUTOCORO;SE-8或SE-9)公司

6、的二手设备,年代大都在九0年初期。设备的主要配件磨损较严重,且引进后一直纺纯棉品种,而在纺人棉中、细纱时,因其纤维的性能及长度与纯棉性能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对设备配件即纺杯、阻捻头、阻捻盘、分梳辊及齿圈等主要元件要相配套。在当时由于是刚刚接触,对该机型不是很了解,在试纺时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难度。1. 3. 2 原材料方面由于个别厂家原料质量不稳定,强力低、有时含有并丝、倍长等疵点,批次间差异较大,故对成品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使产品质量及不稳定。1. 3. 3 工艺参数设定因为气流纺是超大牵伸、高捻度和高速度的工艺设定,我们对该品种是初步研发,对有些工艺参数掌握的不是太到位,也是对产生该产品的质量

7、止步不前的原因之一。1. 3. 4 操作管理管理模式和方法相对滞后,挡车工流动频繁及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同样也是阻碍产品质量改进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2 设定目标实施质量改进与攻关,可以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符合建设节约型创新型社会的要求,我们攻关的目标要求是在保证合理的纺纱速度与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条干CV%;减少粗细节与棉结;达到用户使用要求;从而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五高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具体质量指标条干CV%16%以下,50%粗节80个/千米以下,细节90个/千米以下,280%棉结15个/千米以下,万米纱疵0.05%以下,效率95%以上。3 制定对策由于气流纺针织用纱是

8、目前市场比较稀缺的品种之一,我们研发该品种,进行质量攻关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对主要产生质量上不去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3. 1 加强基础性管理工作 俗话说,棉纺行业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此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各工序的操作规程,加大管理及奖罚力度,充分发挥一线值班长、检查工、教练员的作用,落实车间主任负责制,做到生产过程24小时受控,时刻提醒和监督其工作,加强自检和互检。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行政督察办公室,与技术科、质量监督科等一起,定时与不定时地深入车间进行工艺、设备、现场管理检查和抽查。在对车间奖罚的同时并及时将检查出的问题反馈给车间进行整改,推动了车间整体工作的发展。3

9、. 1. 2 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众所周知,人为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因素,如果操作工责任心不强,再先进的设备也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根据当前挡车工流动频繁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在全体员工中大力贯彻公司的“严格质量管理,创造一流产品,坚持不断改进,实现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使“质量方针”深入每个员工的脑海。并不断强化职工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增强责任心素质教育。与此同时,我们有针对性地组织各工序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操作练兵活动,采取教练员讲解培训及操作水平高的老职工进行传帮带,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对我们的教检人员进行培训等帮教措施,以提高教检工、挡车工的整体操作技能,建立一个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将

10、由于人员因素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3. 1. 3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选用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是建立在采用优良的原材料基础上。为此我们首先针对不同的原料厂家进行综合评定,进行性价比,从中选出质量水平高且比较稳定的几个厂家作为我们的供货单位,合理搭配原料,其次我们加强了对进厂原材料的检验与控制。对质量不大达标的原料严禁在气流纺针织纱中使用。为了增加单纱的强力,保证在纱线横截面上有足够的纤维根数,我们增加了一定比例的细旦纤维,并严禁在气流纺针织纱中使用回花。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产品质量得到了应有的保证。3. 1. 4 调整设备流程及更换配件充分利用公司先进的设备流程。由于我厂的A186C梳棉机设备老化,经

11、公司协调决定采用我公司新购买的较先进的FA201B型梳棉机,专供30气流纺针织纱配套使用,并且我们还针对纺人棉气流纺30这一品种的特性,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对所有AUTOCORO机型的纺杯、阻捻头、阻捻盘、分梳辊、齿圈等各项不配套的专纺器件进行了更换与配套。我们还专门聘请了气流纺的专业人员,对该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以上措施有效的减少了由于设备的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3. 1. 5 根据实际生产完善主要工艺由于该品种节省了粗纱、落筒两道工序且市场前景较好,这也是我么研发该品种的主要原因。我们针对出现质量问题较多工序进行完善,通过反复的实验制定了适合大牵伸、高捻度、高速度更为合理可靠的生产工艺。我们降低

12、了并条的棉条定量从而降低气流纺的前牵伸倍数防止由于大牵伸产生的意外牵伸,改变并条工序的主牵伸配比来控制由于工艺所产生半熟条与熟条的条干不匀。并针对气流纺工序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合理选择分梳辊与纺杯速度的配比,以提高分梳质量。通过一系列工艺调整,从而降低了纱线的粗、细节及棉结个数,改善了条干的不匀率。4 实施对策及效果通过前一阶段的改进措施,我们将收集到的质量问题及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条干CV%降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粗、细节,棉结疵点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达1-2倍以上。强力及强力不匀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断裂强度提高1%,强力不匀降低1.5%左右。均达到了用户使用的要求,得到了用户的满

13、意,赢得了市场,为企业创造了收益。由此可见我们的措施和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实施改进后乌斯特主要测试数据如下(2008.02.15): 试样号数:19.5No.CVm%DR 1m+5%DR 1m-5%细节-50%粗节+50%棉结+200%棉结+2801234515.5415.1615.2715.4415.1414.2621.1616.8415.6414.4513.7020.8815.9514.1811.1028152124191323232217886875637875734MeanCVbQ9515.211.890.3616.4715.333.1315.1621.454.045420.605.45

14、4820.805.1118611.5510.661330.771.994. 1 直接效益 2006年6月份人棉30气流纺纱生产产量237吨,净利润超过60万元。2007年19月份生产724吨,创利润超过100万元,合计超170万元。而在此之前所纺10支、12支、16支纯棉纱基本上持平,没有利润,个别品种甚至出现亏损,因此取得直接效益是非常明显的。4. 2 间接效益从各个方面均给企业带来了好处。一是减少了用工,降低了企业成本;二是经过此次的锻炼,无论是从技术、管理还是到职工的操作与责任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进一步落实强化了三大管理制度;三是创出了企业的品牌,使公司的整体形象得以提高。5 结束语虽然我们的质量攻关使得此产品达到了用户的要求,完成了预定目标。但是随着各企业的陆续生产,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我们只有不断地改进提高并巩固产品质量,才能站稳市场赢得市场主动。因此,我们需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尤其是进一步加强对此产品的相关人员进行专项管理。让各级人员都明白,创牌子不易,保持更不易,千方百计保住我们来之不易的成果。(2)、不断完善工艺操作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