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28876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注入创新教育内质的思考-大学论文所谓创新,是指人的个体在现有知识、现有信息、现有经验、现有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刻苦钻研,革旧布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创造或得出更具合理性和优越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其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只有创新,个人的智慧才能最大化人的智慧是可供开发的宝库,应用得好,可以产生新的能量,而创新是一种智能开发的过程,当今人类之所以比任何时代都更有智慧,就是创新在发生作用。如果不创新,囿于现有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只能止步不前,也就难有现今的科研成果。2.只有创新,才能派生新的知识和实

2、现科学研究的提升之所以发生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的英国工业革命,创新是重要原因之一。现今,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如,网络信息技术、基因工程、航天工程等,对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刻改变人与社会的生活,这也是因为创新引起。3.只有创新,国家才能有活力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路程充分说明这一问题,在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时,国家没有活力,老百姓生活艰难,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4.只有创新,国家经济才能实现更加繁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结构性矛盾和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形

3、成新的压力,为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这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一路一带”的实施,目前,不仅正影响着世界的经济格局,同时,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也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学教育对创新有更多的担当,应进行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笔者以为,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大学教育应调整应试教育的模式,在教育环节引入激励机制,让创新教育进课堂,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大学教育遵循的是应试教育,没有将创新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文革时期,全国所有大学停止了招生,更不可能进行创新

4、教育。改革开放后虽然进行教育改革,但主要体现在:把大学教育作为一种产业进行扩大招生;随后,民办高校的兴起和发展;再接着,是进行资源整合,大学合并。近几年,人们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但作为创新教育,并没有纳入教学程序。据考察,目前大学的创新教育基本分三种类型。一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各种资源处于劣势,属于“弱势群体”一族,基本上处于维持“生计”状态。这部分高校常忙于应付招生工作、资金筹措、日常教学、学生分配等事务,对创新教育无暇顾及。二是中等规模的高校和学术氛围较浓的高校,对创新教育主要从学术讲座、学报的学术探讨等方面进行。而这种创新教育主要在教职员工中产生影响,其次,才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处于

5、不自觉的或不很自觉的状态。三是重点高校,尤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除了办好学报、开展学术讲座之外,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组织学生一起参与科研课题。这种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受到创新教育,但实际上仅仅是实践性的一种创新,从整体上说,还够不上崭新意义上的创新教育。不管是规模较小的高校,还是重点高校,虽然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然而,从严格意义说来,把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科目或内容来进行,创新教育机制是缺位的。教学注入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提出如下思路:1.提高创新教育的认识考量一所高校的水准主要不是招生多少和毕业多少学生,而是这所学校对社

6、会发展和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国外的好些大学,学生人数远比不上国内的一些大学多,但享誉世界,其原因,除了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外,很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学倡导创新,从而培养创新人才。相反,国内好些高校,在比人数、比规模、比排名下功夫,比来比去,学校发展缓慢。由此可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从长期和大处看,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我国教育赶超世界教育发展水平,实现科技兴国;从短期和小处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如果就业久不解决,会诱发不稳定因素。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务必开展好创新教育,这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2.调整应试教育的体制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国家建

7、设提供人才支持,不能全盘否定。但应试教育强调学生考出好成绩,这种培养目标,让学生为考试而学,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下降,缺乏动手能力。为了除弊,应对应试教育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注入创新教育。应在打牢较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拓宽学生的智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第一,教学不局限课本范围内,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以外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二,教学过程,老师不应强调统一答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有理都应得到肯定。第三,倡导个性发展,不要一个模子培养人,只要遵纪守法,遵守道德规范,对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应加以鼓励。第四,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研究。第五,调整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督导组考量教师的教学质

8、量应侧重教师活的教学方法。侧重教师是否激活学生的创新。教师的酬金不应以职称和学历为“铁律”,可高职不高薪,低职者创新教学质量好也可高薪。总之,大学生正在走向成熟,教学不应对学生进行全盘知识灌输,而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应用。各个大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丰富多彩,创新教育更应丰富多彩,如,可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新讲座等。3.打造学生的创新内质教学注入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是打造学生的创新内质。不管教师教什么课程,都应该通过教学,将以下内质注入学生的心灵,有了这些内质,创新才能持久不断。创新意识。应对创新意义有正确的认知,此外,应做到不唯上,那种对上唯唯诺诺是不可能创新的。不唯书,书是前人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

9、,必须认真读,但又不能把书本当成至高无上的东西。每一时代都有新的知识出现,这都是知识创新的结果,应在读好书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探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爆出新的知识点。创新精神。创新的精神包括很多,如,勇于超越精神、专心致志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团结互助精神、无所畏惧精神、为国争光精神等。创新思维。创新必须有创新思维才能有新发现、新拓展、新发明。创新思维除了辩证的思维方式、相对性的思维方式、系统的思维方式以外,特别要多应用聚合式的思维方式和散射式的思维方式,让知识得到扩张。所谓聚合式的思维方式就是把相关知识聚合起来,互动起来,对某一问题点进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所谓散射式的思维方式就是用某一成熟的观点或结论推及或运用到其它领域,解决相关问题,得出新理论新技术。丰富想象。这是能否创新的前提,任何创新都应建立在丰富想象之上。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由上述四个要素来决定,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激发学生发挥上述四要素的功效。总之,创新是个人、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务必充分认识;创新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应然之举,务必给予重视并落实到实处。1石峰.创新学习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XX(4)石百千 单位:怀化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