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2570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课题《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汇报展示(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汉中市教科研规划课题,五堵初级中学课题组,汇报人:董祥兵,课题立项号:309033,五堵初级中学课题成果汇报,2015年3月31日,课题的提出,一、我校是城固县南部山区一所寄宿制初中,学生住校且多为留守儿童。数学的学习基础差,兴趣低,计算能力不强,考试成绩偏低。 二、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突破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 三、从高效课堂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上,变题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探讨,恰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所以我们将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作为我们的课堂题目。,课题名称:“变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 课题立项号:309033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2、学科分类:数学 课题承担单位:城固县五堵初级中学 课题负责人:董祥兵,主要参与者,课题工作小组,组长:杨秀润 副组长:屈长发 组员:课题参与人员:董祥兵 王冬 闫丽娜 李孟杰 非课题参与教师: 张震 余宏德 何涛 袁琪 王海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一、通过研究,要对变题教学做更深入的理解和阐述,变题教学是什么? 二、通过研究,要探索变题教学的课堂模式,使变题教学容易实现和推广,变题教学如何来开展? 三、通过研究,要评估变题教学的效果,回答人们关切的问题:变题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什么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善有没有帮助?能不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变题教学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没有提高?等,

3、让人们接受变题教学。 四、课题研究对我们是一种新的挑战,通过课题的研究过程,我们能够锻炼自己,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方法和手段,提高我们教科研的水平,切实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课题的设计,1,发掘初中数学各个章节典型习题的“变题”方法;新教材的编写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重点突出。每个重点都配有典型的习题,我们要把他们尽量找出来,进行归纳整理,再进行“变题”的设计和实践。 2,学生形成“变题”思维习惯的过程记录和研究;在“变题”实践中,设计是不是够悬念,学生是不是都参与,有没有竞争,课堂气氛够不够好,学生能不能主动求变,等等。这些东西要有记录,才好研究。 3,“变题”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作用实效研究;课

4、题的一大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到底效果怎么样,还要通过调查等具体研究。 4,“变题”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学生成绩的提高,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定要围绕这个最终目的。,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1,课堂观察,课后评估和阶段总结相结合。 “变题”的实践课要做好课堂观察,及时反思,完善教学细节;课后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听课教师和参与学生的反馈,二是学生的测试成绩;定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 2,调查与反思相结合。 课题研究的阶段进展,学生的真实改变都要通过调查来了解,调查对象不仅是学生,还应包括家长和教师。对调查的结果及时反思,修定课题研究的节奏和步骤。,课

5、题研究的手段和途径,1,从各种资料收集典型习题,设计“变题”的方式; 2,观察记录“变题”的过程,评估学生“变题”的参与度,接受程度; 3,制定对比的表格,检验“变题”在学生中起的变化,各种“变题”方式的效果; 4,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变题”的方法和技术。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1,注重实效。课题的内容具体,切合实际,关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2,课题研究注重过程,观察和记录真实详尽,力求真实而有效的成果: 3,课题研究一直有学生参与,一切以学生为主。,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过程 研究对象:20132014学年五堵中学九年级全体学生。

6、研究过程;(周期为一年) 准备阶段;(2013.92013.10 ) 实施阶段;(2013.112014.7 ) 成果形成阶段;(2014.92014.11 ) 结题阶段。(2014.122015.1 ),一、准备阶段,(2013.92013.10 ) 首先确定了课题组的成员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然后共同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研究制度和工作纪律;完成课题申报。 二、实施阶段, (2013.112014.7 ) 先是查资料,收集典型的题例,确定实验班级,讨论研究变题的概念,初步确定变题教学的课堂模式,变题的方法与技术,讨论设计课题研究的实验,问卷调查等。然后就是师生互动,一起开展变题教学的

7、实践,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整理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例、案例,做好反思和分析。在这期间,课题组教师继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包括网上和网下的培训。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课题组教师共同讨论研究,不断修正和完善变题的方法与技术,改进变题教学的课堂模式,快速提高我们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成果形成阶段, (2014.92014.11 ) 我们认真的整理分析,共同研讨,分工协作,书写论文和报告,归纳研究资料,上好汇报课,做好研究推广工作。 四、结题阶段, (2014.122015.1 ) 就是抓紧时间,整理好课题结题验收的各种资料,及时上报。,研究活动的开展,一、自主学习,写下读书

8、笔记。每人至少4篇 二、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每人至少三次; 三、每两周至少一次集中讨论交流; 四、参加校内校外培训,每人至少两次; 五、撰写研究成果,每人至少两篇,并积极参加各种交流评奖活动; 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积极开展家访,确保研究活动取得实效。,课题研究活动掠影,2013-10-13课题组教师讨论研究课题实施方案,2014-4-26在城固一中参加高效课堂培训,我校屈长发副校长作课题研究暨校本研修培训,崔家山初中教师来我校交流课题研究工作,闫丽娜老师准备参加城固县说课比赛,王冬老师参加第六届全国SMART白板应用大赛,2013-12-10闫丽娜老师在我校进行课题研究观摩课,会议记录,专题活

9、动,“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方式探讨”专题活动 工作计划 高效课堂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小组活动,但是每每在听课时总发现小组活动有点像作秀。讨论的很热烈,发言的很积极,到展示的时候登台的却总是那几个同学,连听课的人都觉得没有什么悬念。小组活动怎么做才是真实有效的,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探讨。这学期我们数学组准备搞一个“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方式探讨”的专题活动。计划如下: 时间:2014.10.16星期四,早上第三、四两节课 地点:旧教学楼多媒体教室 主讲教师和班级:闫丽娜 八(3)班,主要过程: 1、闫老师讲课30分钟,有小组活动。 2、闫老师谈一谈本次小组活动的反思。5分钟。 3、调查下学生对这次小组活

10、动的看法。10分钟。 4、学生回教室。数学组所有教师探讨合理有效的小组活动方式。40分钟。 具体要求: 1、闫老师提前做好准备,把教学设计和小组活动的具体方案打印出来,本组教师人手一份,每个教师提出意见,反馈之后修改完善,再重新打印发给每位教师。 2、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至少提出一条意见,到时按时参加活动,不要请假缺席。 3、探讨活动结束后,整理出来的小组活动方式希望各位教师认真实践,切实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 数学教研组 2014-9-2,“课堂教学小组活动方式探讨”专题活动 工作小结 在闫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全体数学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次的专题活动如期顺利完成了,并取

11、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从小组活动的教学现场看,教师和学生都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对将要讨论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预习和初步的研究。现场很真实,看得出来,学生有思考,有疑问,有收获。也就是说,小组活动中讨论的问题要让学生提前知道,这样的讨论才会有结果,有收获。 二、各位教师对这次活动很认真,可以说是真心面对。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教师能保持这样纯洁的研究精神,不容易。接受任务干脆,讨论时尽量展示真知灼见,有的教师把课堂中的很多细节都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三、经过探讨研究,找出了一套有效的课堂小组活动方式。 1、提前把活动内容,讨论内容告诉学生,学生要提前思考。 2、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习惯

12、,喜好,把能谈得来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一组得有两个学习好的,男女生要有所搭配。 3、小组活动的时间要预留充分,如果上课教师觉得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的讨论正在状态,不要草率或轻易中断,学习不是一节课,而是一生,不要在乎一节课的任务完不成。其实,现在的教材,基础知识少,拓展以及开发的空间很大。 这次的专题活动虽是我们教研组的一次尝试和探讨,但对我们的启发真的很大,校本研修就是要来实的,来有用的。也有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组织的经验问题,收集整理资料的水平问题,还有后续的验证完善欠缺等,在后面的专题活动中,尽量做得更好,更有水平和档次。 数学教研组 2014-10-23,课题研究成果,一、

13、确定了如何在数学课中进行变题教学。 提出“ ”,四步变题教学法,二、变题教学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关于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对比实验。问卷调查设计了十个问题: 1、你认为学习数学有用吗? 2、你喜欢上数学课吗?敢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吗? 3、你擅长心算还是用计算器还是根本就不爱算? 4、你喜欢提问吗? 5、你遇到难题怎么办? 6、你回家做数学作业吗?还是经常借鉴别人的答案? 7、你和老师、家长交流数学问题吗? 8、你预习数学教材吗?一般能提前看多少页? 9、你做数学笔记吗?你会定期复习吗? 10、你知道变式教学或是变题教学吗?,通过实行变题教学前后对比,我们发现大多数同

14、学接受了变题思维,养成了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主动学习,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分析试题的习惯。两个实验班级在2014年中考中取得了A+11人,A类41人,B类30人的好成绩。,三、变题教学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变。,变题教学以问题为引导,需要师生共同探究思考,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是平等的,如果教师还是高高在上,那学生的思维肯定就放不开,变题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一是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思维;二是提高了主体意识,增强了自信;三是学生把教师当成了益友,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也说明了改变了教学方式也就改变了

15、师生关系。 具体的表现有这样几点 : 1、上课的时候,学生都跃跃欲试,争相表现自己的变题能力; 2、下课了,学生还想多问几个问题; 3、学生写作文,最喜欢的教师有好多变成了数学老师; 4、教师也改变了对学生的看法,他们不再是基础差,不爱学习,总是捣蛋的山里娃。,四、完成了变题的方法与技术创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课题组教师通过收集和整理,不断综合完善,形成了对具体的数学试题的变题处理方法。 数学题型一般分为三大类: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解答题一般包括:计算题、作图题、证明题、应用题和探究题等。 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创新: 1、改换情境 :将数学知识插入不同的生活背景;

16、2 、转换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间的题型转换; 3 、重组整合 :知识点重新组合; 4 、改变立意 :利用方程思想改编; 5、生活应用:从生活中找素材,通过抽象、计算指导我们进行决策 ; 6、静动变化; 7、探究发现。,课题经费支出明细,课题组成员成长记录,存在问题,1、课题研究应该是很专业的科学探索活动,但对我们基层教师来说,如何来有效规范的开展研究活动需要有实际的专业引领,光是看看书,从网上收集一些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总是感觉我们的研究活动有些盲目。 2、与外界的学习交流较少,思维和观念一时打不开,变题的方法与技术形式较单一,理论不深。 3、没有充分了解研究对象的主体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没有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受益,有部分学生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