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6232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阳光100居住小区07-07-14(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划建筑设计说明一、基地概况1基地位置阳光 100 居住小区项目位于合肥市庐阳区阜阳北路东侧,东邻板桥河。共有两个地块:A 地块位于阜阳北路与龙潭桥路交叉口东南侧,规划用地面积16825;B 地块位于阜阳北路与临泉路交叉口东南,侧规划用地面积 4524. 。距市中心仅 1.2 公里,区位条件明显,景观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捷。2地形地貌阳光 100 居住小区 A 地块呈不规则方形用地,南北最长约 130 米、东西最宽约 150 米,基地内部现主要为村民自建住房,地形标高在 13.215.70 米之间,最大高差约 1.5 米。B 地块呈不规则带状用地,东西最长约 180 米、南北最宽仅约 37.5

2、 米,基地内部现主要为村民自建住房,地形标高在 14.5015.50 米之间,最大高差约 1米,用地地势平缓,地质条件较好。3交通状况基地位于合肥市北一环与北二环两条快速路之间,西侧紧邻城市一级主干道阜阳北路, 有 4、7、14、232、124、117、46、路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4综合分析基地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邻城市中心;东临板桥河自然景观环境优良,地形高差不大,配套设施完善。二、规划条件分析1区位与环境条件:中心城区,交通走廊基地位于城市中心北部,二环以内,紧靠城市中心,随着周边上城国际、元一名城、银河新城等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及危旧房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进,城市北

3、部的大型居住社区正在形成。周边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是十分理想的居住地区。西侧的阜阳北路南接徽州大道、北到双墩,贯穿整个城区,是合肥市南北向的主要交通走廊之一。 2用地适宜性分析:外商内居依据地形特点、所处位置及周边交通状况,A 地块沿龙潭桥路布置商业和配套的公建,B 地块沿临泉路布置商业,有利商业的外向服务而不影响小区内的居住环境。3关键设计要素:优良环境,特色建筑在规划设计中,体现环境品质优先的理念。区内利用人工造景手法营造较为开敞、大方的公共活动空间,并将滨水景观引入小区。为了使入口处显得开阔,在北入口处结合商业设置入口广场。本次规划建筑注重现代化外形和功能的诠释及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以

4、创造怡心、悦目、宜居的生活环境。三、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安徽省实施办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2002 版) ;4、 合肥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规院、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2007 年修订) 等其他相关规范、技术规定以及已批准的规划;6、国家及地方其它相关设计规范及技术规定。四、规划原则1、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2、自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

5、前提下,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经济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园林化居住空间。3、经济道路、建设等都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尽量减小土方建设量,利用高差进行整体设计。4、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融合。5、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和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6、安全适度的人车分流,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五、规划定

6、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民居住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普遍由温饱型提升到小康型,同时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住区的规划、设计也得到很大发展。由花园小区到主题社区,花园住区强调环境质量与配套设施水平,重在住区物质空间的改善,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应标准。主题社区是在满足环境与配套设施的前提下,强调社区的网络化组织,并且以某一经典的聚居区作为蓝本,营造一种高尚的内在品质,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住区离不开地区和时代的特殊要求,要创造出人们乐意从心灵深处认同感,这才是人类住区的本源,即“情景住宅” 。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中小区可以分为四类:

7、1.安居工程小区;2.经济适用房小区;3.“小康”住宅小区;4.现代化居住小区。从本小区场地的区位条件、用地条件、交通条件及环境景观资源来看,该住宅小区属旧区改造项目,更应该注重建设的质量和品质,注重文化历史的延续,并充分发掘其潜在经济价值。六、规划目标1、充分协调经济、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深入细致地考虑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风格形式、内在居住功能、住区景观构成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因素,使之成为合肥市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楷模。2、力求把阳光 100 居住小区作为庐阳区建设重点改造的城中村地块,合理配套各类公共设施,努力营造新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提升小区人气。3、以建设文明

8、住区为目标,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邻里环境,注重步行游憩绿地系统的建设,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4、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思想,使其真正落到实处,针对地形地貌,处理好竖向设计和排水系统,构筑良好而独特的生态居住环境。七、设计思路1、以现状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尽量减小土方量。2、强调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活动空间分布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整体设计。3、以环境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规划区块范围内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以广场、水系、绿带等内容为载体,点、线、面互为串联,全方位营造高品位居住环境。4、规划、建筑及景观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9、同时反映文化与地方特色。5、在整体风格协调的前提下,单体建筑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征,尤其是资源分享尽量均好。6、尽量考虑经济性及可操作性,提高产品的价格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尽量创造良好的空间及景观环境。八、规划布局1总体框架A 地块规划通过入口空间塑造,中心水系景观展示,广场空间的延伸扩张,东西方向的水面景观带与南北向广场轴线景观绿化带的巧妙过渡、融合,增添小区的人气和空间凝聚力。小区东西方向利用形态丰富的水系和硬质地面形成景观轴线,南北向主要采用硬质铺地和中心广场形成步行景观轴线,形成丰富多彩的外部空间。B 地块规划由于用地的限制,只布置一排建筑,1、2 两层为商业,能有效地利用其独特的地段优势

10、,提高其开发建设的效益。2住宅布局小区住宅建筑采取点状布置,有利于南向或东南向的夏季主导风向的通行。围而不合,既有利于通风,又有利于景观营造。考虑到日照通风特点,住宅朝向以南偏东 15 度到正南北向之间布置,营造共享的内部庭园,住宅层数为 11、18、24 层部,顶层局部复式,切合当地实际,本次规划住宅高低错落,丰富了城市空间。3社区公共服务设施A 地块在龙潭桥路南侧规划沿街商业,与对面的商业建筑及板桥河东岸元一名城商业街共同构成了城市北部大型居住区的商业中心,为该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小区居委会结合商业布置,煤气调压站布置在小区的组团绿化内,配电房设在 4 号楼底层。在 1 号楼底层

11、设置幼儿园,结合架空层及地面设独立活动场地。B 地块沿临泉路 1、2 层除满足公寓的门厅及通道外全部布置商业。4交通流线分析规划 A 地块在龙潭桥路设置了小区步行主入口,在板桥河路设置了小区步行次入口,沿主干道阜阳北路和板桥河路各设置一个车行入口,车辆可以在小区南面直接进入地下大型停车场,使小区内部不被车流穿越,基本实现人车分行。内部步行系统通过广场、步行景观道并结合硬质铺地有效构成便捷丰富的步行空间。规划 B 地块在建筑左边设置地下车库入口,利用界线南面现有小路,向西打通接到阜阳北路,形成消防通道。5.静态交通本小区规划机动车车位参照旧区改造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A、B 地块分别需要停车 3

12、82 辆、82 辆。采用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住宅地面停车位约 45 个,占住宅总停车位不足 10%。地下停车采用两层机械停车库,停车库面积分别为 9543 万平方米和 1346 万平方米,基本满足 A、B 地块的停车需求。 自行车和摩托车在小区入口处利用住宅底层集中停车方式解决。九、绿化景观设计1、设计思想本次规划设计在整体基础上,着意强调住宅小区环境的塑造,指出一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集中绿地融合到每一个庭院环境中,达到“均好性” ,继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人居环境。2、绿地系统构成采用“点、线、面、体”结合的绿化布置手法。形成以各组群之间的庭院绿地为绿化节

13、点;小区及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危险为线;南北向城市绿化走廊与小区中心绿化为面;建筑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为体的各种类型的绿化相互渗透,互为景观,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绿化系统。院落绿地:重点为儿童及老年目标人群服务,内设活动及休憩设施。绿化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公共绿地:布置各种活动场地、娱乐设施及水池、凉亭、架空柱廊等建筑小品,使建筑、绿化、娱乐设施与居民的活动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最适宜的娱乐、休息和交往场所,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十、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1) 、用水量参照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并结合合肥市现状用水情况,方案采用

14、生活用水定额用水量指标计算本小区的用水量,计算结果见下表。地 块 用地性质 用水单位 用水定额 用水量(m 3/d)住宅 1392人 250L/pd 348商业 6555m2 6l/ m2d 400绿化及道路 9500 3 L/m2 d 28.5A未预见水量 80.85住宅 384人 250L/m2d 96商业 1712 m2 6l/ m2d 104.5绿化及道路 2200 m2 3 L/m2 d 6.6B未预见水量 19.4经计算,A 地块最高日用水量为 857.35 立方米/日,B 地块最高日用水量为 226.50 立方米/日。(2) 、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系统:A 地块从阜阳北路市政给水引

15、入一条给水主管,管径为 DN200;从龙潭桥路市政给水引入一条给水主管,管径为 DN200。市政给水管进入本地块与小区环状供水管网连接。B 地块给水直接从临泉路给水主管接入。室内给水系统:A、B 地块由多层、高层住宅组成,区内地下车库及 1F4F 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其余采用变频供水。生活给水泵房内均设在地下车库内,储存该区 0.2 最高日用水量。区内给水系统分区:5F11F 为低区, 12F 24F 为高区。区内的给水管道建设应与道路同期设计、施工。2、排水1、排水体制A、B 地块总体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建筑室内污废水合流制排水。2、污水量计算A、B 地块的污水量均以生活用水量的 85

16、%计,则最高日污水量分别为 729 立方米/日、193 立方米/日。3、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立管设专用通气立管,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阜阳北路市政污水管道。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接入阜阳北路市政雨水管道。3、强电设计(1)、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1本工程电梯、消防用电设备按二级负荷供电,其它按三级负荷供电。2为满足本工程供电要求,由附近城市电网上一级变配电站引来两路 10KV 电源。具体由当地供电部门确定。3小区内的住宅用电及公用设施供电标准按下表实施:设计指标如下: 类 别 指 标 需用系数 同时系数住 宅 6.6KW/户 单相 Kx=0.5 Ke=0.9车 库 0.03KW/平米 Kx=0.6 Ke=0.5商 业 0.080KW/平米 Kx=0.8 Ke=0.8负荷预测:.A 地块:住宅用电: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