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2233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2001年10月8日审定通过)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带有专题研究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衔接,利用和巩固以往已经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成文学鉴赏、评析的习惯和眼光,并引发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本课程课内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

2、课程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16讲,其中现代部分9讲,当代部分7讲。各讲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内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评析,又有文学思潮、文学史现象的讨论,并力争每一讲的角度、方法各有特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同时,充分考虑到电大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三、教学媒体的

3、使用(一)文字教材本课程以温儒敏、赵祖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拟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主要有文字教材、IP课件、网上辅导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认识理解有关问题。(二)IP电视课件IP课件为重点辅导型,初步

4、拟定6节课,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赵祖谟、高秀芹和中央电大文法部李平共同主讲,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语言基础理论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IP电视课件的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和补充。(三)网上辅导1 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2 安排4次(每学期两次)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3 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4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5、,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直播课堂根据教学情况安排4次(每学期两次),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争取利用双向视频直播。第一次的主要内容为课程及教学重点介绍,播出时间暂定为2002年3月27日(星期三),第二次的主要内容为期末复习与考试,播出时间暂定为2002年6月5日(星期三)。(四)辅导材料编写教学辅导材料,解析重点和难点问题,编拟形式多样的综合练习,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教学媒体主要内容主要作用时间安排文字主教材系统介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具体化36周IP电视辅导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消化教材网上播放网上视频直播介绍教学要求重点等解决学生疑难问题4次网上辅导指导分析针对学生反映安排

6、灵活安排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一览表讲教 学 内 容使 用 媒 体文字教材IP电视网上辅导其它手段1鲁迅研究四题&:?8*)2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8*)3茅盾研究中的“矛盾”&?8*)4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8*)5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8*)6沈从文与“京派”文学&:?8*)7张爱玲的传奇“张爱玲热”&:?8*)8穆旦与九叶诗派&?8*)9现代散文五家&?8*)10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8*)11“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8*)12朦胧诗及其叙述&?8*)13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8*)14王安忆与女性写作&:?8*)15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8*)16王朔现象与

7、大众文化&?8*)符号说明:&表示需要系统自学;:表示有IP课件,重点讲授;?8表示有定期网上辅导与练习; *)表示应随时通信和电话与教师联系。四、教学建议(一)与本课程相关联的课程有:专科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本科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尤其是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知识,学生必须具备。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重要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到较多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需要掌握足够的作家作品和文学

8、基本知识,并对当前文学研究现状有所涉及。(四)本课程同其它文学课程相比,实践性较强,抽象的问题较多,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实践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自学。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1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成熟的标志。从“表现的深刻”与“格式的特别”看鲁迅小说对传统的突破。重点分析两种结构模式以及鲁迅观察与分析生活的独特视角。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意味及诗性特征。简述鲁迅对后起的现代小说的辐射性影响。2了解阿Q正传的代表性。掌握几种不同的理解角度和层面,掌握不

9、同历史阶段的阿Q正传的接受史。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把握作品,突破单一性的评价思维模式。3理解鲁迅的彻底反传统。理解鲁迅反传统的语境、目标和态度。掌握所谓“鲁迅割断了传统”的指责及错误。分析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澄清现实中对鲁迅的一些误读。4掌握鲁迅对现代文化转型有哪些重要的探索和思考。掌握鲁迅早期讨论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理解、对科学主义的警惕。认识鲁迅作为精神观照的巨大价值。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1从时代的隔膜和诗歌审美潮流的变迁等方面,分析对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并由此掌握和掌握对于那些时代感强的作品。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

10、析结合起来阅读,以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2分析郭沫若文艺型的人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同情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肯定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崇高地位。3掌握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1掌握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一些否定茅盾的观点,并以此为个案,学习用文学史的眼光观察有争议的问题,逐渐进入研究领域。2通过文本分析,掌握茅盾子夜存在的概念化弊病,同时掌握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以及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了解那种认为子夜是所谓“一部高级形

11、式的社会文件”的贬斥。3分析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4掌握茅盾在三十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1了解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掌握老舍的艺术视点:人性与人伦的关系。分析老舍笔下老派、新派与正派等三类人物形象的内涵。掌握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2理解骆驼祥子可能存在的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通过祥子这样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掌握老舍对于病态城市文明造成人性伤害的忧虑。3从老舍作品的风俗描写、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幽

12、默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去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4了解有关樊骏、赵园等老舍研究的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1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运用、比较文学的视角、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及接受美学的层面等向个方面,掌握曹禺研究的现状。2通过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等作品,掌握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等。3掌握雷雨等经典剧作的内涵,包括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象征性意象、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对周朴园、蘩漪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解折。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1了解京派形成的文化背景。掌握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

13、及偏于古典审美的倾向,肯定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掌握京派的共性特征及主要作家。2从沈从文的写作心理、姿态,看其作品的特色与得失。理解构成湘西文学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的元素,掌握像沈从文这样对现代化和都市文明持批判态度的作家的观照价值。3了解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第七讲 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1掌握张爱玲传奇中的“香港的传奇”和“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以及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2从意象营造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艺术的创新和袭旧。掌握张爱玲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掌握其作品极为鲜明的艺术

14、独创性和本身具有的缺陷。注意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异的地位。3掌握两次“张爱玲热”出现的不同情况。包括傅雷对张爱玲的批评、80年代张爱玲被重新发现,并逐渐形成热点的过程和原因。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的过程、社会消费心理,及其身世被传媒热炒和商业包装,并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第八讲 穆旦与九叶诗派1了解新诗发展的历史轮廓,掌握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的“历史意识的浮现”、“诗歌散文美的追求”和“新诗现代性的拓展”等创作趋向。2了解九叶诗派的形成情况,包括他们在40年代的两次聚集、他们同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关系等。掌握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及其共同追求。3掌握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穆旦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第九讲 现代散文五家1掌握“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格外发达的主要情况和原因,掌握现代散文的“闲话体(风)”和“独语体”两个主要语体的特点。通过对几位代表性散文家创作特色的分析,大致把握现代散文的几种主要风格类型,掌握散文鉴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角度。2掌握周作人的“言志”散文以及基本体式,了解“言志派”的其他散文作家。3比较“冰心体”与朱自清的抒情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